运用前后门控对冠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0
/ 2

运用前后门控对冠脉 CTA 图像质量的影响

陈雪 徐立峰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研究最高心率小于等于75/分、心率波动小于等于10次/分时前门控和后门控对冠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回顾性筛选最高心率小于等于75次/分、心率波动小于等于10次/分的冠状动脉CTA检查病例,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平均年龄、心率、心率波动相差不大,其中一组运用前门控检查,一组运用后门控检查,比较得到的两组图像的质量差别。在最心率小于等于75/分、心率波动小于等于10次/分范围内使用前门控和后门控获得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具有一致性的评估价值,而且前门控组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后门控。在最高心率小于等于75次/分、心率波动小于等于10次/分的患者应更适合前门控扫描。

关键词:前瞻性门控 回顾性门控 冠状动脉造影


目前冠状动脉CTA逐渐代替冠状动脉造影来排查疑似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1]。前门控和后门控是冠状动脉CTA的两种扫描方式。后门控扫描运用螺旋连续扫描方式,一次屏气就可完成整个心脏的容积扫描,并且能够同步的采集心电信号,由此得到的图像每一层都由多个心动周期的数据组成,放射技师可以根据病人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期相进行重建[2]。前门控扫描运用非螺旋扫描方法,它只在选定的期相内进行扫描,临床上一般选定为舒张末期,前门控的检查过程中,在扫描时检查床不动,完成一个期相的扫描然后检查床移动到下一个层面的预定位置,在达到下一个预定期相时再进行这一层面的扫描,以此类推直到整个心脏容积扫描完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的收集2020年8月——2021年2月潍坊市中医院所接收的心率≤75次/min、心率波动≤10次/分的患者共232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选出116例作为实验组,将其进行前门控扫描检查,其余作为对照组,进行后门控扫描检查。利用SIEMENS Drive双源螺旋CT对患者进行定位扫描及相关图像的采集,利用SIEMENS Syngo Via 工作站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收集两组检查所获得的图像,并将其打乱,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进行盲评,根据图像的质量以及是否符合诊断要求分为五级。统一在左冠状动脉窦起始平面上选择相同面积的感兴趣区ROI,其面积大约在25mm²左右,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图像相同的轴面上分别测量其中心的CT值及标准差SD值,每个患者测量三次,最后取其平均值。根据公式“有效辐射量=辐射长度乘积×c”计算出患者有效辐射量[7]。运用SPSS 20.0软件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前门控组和后门控组的评分结果均值、CT值以及SD值经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前门控组和后门控组两组年龄、身高、体重以及心率的统计数值经t检验,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ED均值见表3,经t检验,前门控组和后门控组在此项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差异非常显著。

表格 1 心率≦75次/min患者前后门控组的图像质量比较

组别

前门控组

后门控组

t

P

评分

4.27±3.8

4.82±0.73

1.002

0.203

CT值(HU)

432.3±112.32

443.21±197.35

1.533

0.268

SD

32.82±6.73

24.97±11.2

4.336

1.34


表格 2 心率≦75次/min患者前后门控组一般资料比较

指标

前门控组

后门控组

t

P

年龄

53.4±12.3

56.2±17.3

0.903

0.324

身高

164.3±6.58

168±10.3

0.924

0.204

体重

54.32±17.6

56.12±15.12

0.324

0.436

心率

63.24±7.32

67.43±12.45

-0.656

0.254


表格 3 心率≦75次/min患者前后门控组的辐射剂量比较

辐射量

前门控组

后门控组

t

P

辐射量长度乘积DLP(mGY/cm)

145.47±53.54

978.79±556.93

-67.47

<0.001

平均容积CT辐射量指数CTpol(mGY)

18.35±3.84

53.83±18.49

-30.54

<0.001

有效辐射量ED(mSv)

2.34±0.45

18.34±3.43

-34.75

<0.001


3 结论

本研究表明,当心率不超过75次/分,心率波动不超过10次/分时,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CTA前、后门控所获得的图像具有相同的参考价值,而且前门控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后门控组,所以检查前预估患者的心率及心率波动的范围更有利于选择适合他们的扫描模式,这样既能获得优质的图像又能尽量的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

参考文献

  1. 伊旭,刘沛国,韩燕,等.冠状动脉CTA技术在诊断冠脉病变中的最新进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01):116-119

  2. 曹希明,黄美萍,郑君惠,等.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 2012,27(6):629-631.


指导教师:徐立峰 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