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31
/ 2

科学活动中幼儿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董艳华 河北省雄县王黑营中心幼儿园 071800

摘要:科学活动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组成,它对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前教育教师要改变原有科学活动的模式,不仅要将关注点放在幼儿科学活动的参与度上,更要关注幼儿在科学活动参与过程中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幼儿成为科学探究学习的主动者,科学活动的开展才有意义。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五个培养策略,包括保护好奇欲望、提供有效材料、开展科学实验、优化科学评价、善用家园共育。
关键词:科学活动;主动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对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探究能力。为此,学前教育教师在开展科学活动时要抓住多个着力点,创造合适科探条件,让幼儿不仅仅感知科学知识,更能够在主动探究与学习之中形成科探能力,促进幼儿主动探索。

究竟如何在科学活动中做好教学创新,实现幼儿主动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呢?学前教育教师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

  1. 保护好奇欲望,设计问题,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科学

幼儿由于年龄限制,他们在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会对周边的一切科学现象感兴趣,他们充满好奇,时刻思考为什么。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发展,更要保护幼儿这种好奇欲望的产生。要从幼儿的生活入手,以幼儿的眼光去思考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科学现象,并将其作为科学活动的“引子”,将科学现象带入到科学活动之中,让幼儿进行自主探究。这样能够将低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陌生感,也能够鼓励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让科学探究活动的进展更有效。教师要适时的将幼儿的疑惑转化为问题,精心设计科学探究问题,唤醒幼儿的好奇心,驱动幼儿投入到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如在一次早操,我发现班级里的晨晨一直在动来动去,我走近他发现他在“踩影子”。他看到我来了,好奇的问我“老师,为什么人会有影子呢?影子为什么会和人的动作一模一样?”我笑了笑摸摸晨晨的头,让晨晨先做早操。在早操结束后,我抓住晨晨这个科学探究点,在课堂上提出上述问题,幼儿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大家兴趣满满。我也顺利引出这一科学知识,讲述了影子和影像这两种不同的光学现象,幼儿们积极配合我投入到了该科学知识探究中,课堂气氛热络。

  1. 提供有效材料,支持探究,做好幼儿主动探究准备

科学材料是科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支撑,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幼儿教师要注意在开展科学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且适合幼儿科学探究水平的材料,要借助科学材料让科学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支撑,同时借助材料来引发幼儿探索欲望,推动幼儿主动投入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将材料作为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桥梁。教师在选择科学活动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可开发性,不要将“完全性”材料带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且要供幼儿自主选择。这样幼儿能够在研究材料和二次开发材料中开发自己的智慧,进行主动科探。如在学习“纸的特性”时,我除了为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纸张,如白纸、宣纸、褶皱纸、蜡光纸之外,还为幼儿提供了水彩笔、水、剪刀等,让幼儿们自己对比不同纸张的特性,鼓励幼儿自己使用和开发材料。有的幼儿将纸张放进了水里,发现了纸的吸水性。有的幼儿则利用剪刀来对比不同的纸张的韧度...幼儿们在熟悉的材料之中尽情的探究科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十分有效。

  1. 开展科学实验,示范陪伴,推动幼儿主动探究投入

科学实验活动时相对集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它是学前教育课堂上科学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科学探究得最有效手段。学前教育教师要做好教学调整,在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时要改变原本的实验教学模式,不仅要让幼儿们看一看、说一说,更要让幼儿们想一想,做一做。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变化科学实验的开展形式,正确自身的教师角色,借此来推动幼儿主动探究,投入到科学活动之中。如在“水果的沉浮”科学知识探究时,我先利用动画为幼儿们展示了生活中的沉浮现象,以幼儿们十分熟悉的生活画面做科学实验引入。如轮船、潜水艇等。让幼儿们思考“什么是沉浮,沉浮和什么因素有关”。在此基础上,我提供了多种水果,包括苹果、橙子、葡萄...让幼儿们分小组进行水果的沉浮探究,每个小组自己进行实验猜想和实验观察记录。教师适当的介入幼儿们的小组科学实验活动,对幼儿的科学实验予以点拨。这样科学实验完全成为了幼儿的“主战场”,幼儿们集思广益、相互交流、互相沟通,主动投入到了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探究的气氛热烈。

  1. 优化科学评价,鼓励支持,提升幼儿科学探究自信

学前阶段的幼儿他们需要肯定,需要支持,需要认可。外界的鼓励、认可、夸奖就像是“兴奋剂”,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探究的快乐,也能够推动幼儿进一步走近科学。为此,学前教育教师要优化科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科学评价,要认识到科学评价的价值,借此来发展和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自信。学前教育教师要以夸奖评价为主,善于发现幼儿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之中的闪光之处,如有的幼儿想法充满创新,如有的幼儿实践能力突出等。在这样的夸奖与鼓励之下,幼儿的主动科学探究学习自信不断提高,科学探究学习效果十分明显。

  1. 善用家园共育,家庭科探,提供幼儿主动探索保证

家长也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角色组成,幼儿教师要认识家长的特殊作用。第一,要与幼儿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能够在日常家庭教育之中注意保护幼儿的科学想法以及科学行为,并且鼓励幼儿投入家庭科学探究活动。第二,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在家中和幼儿一起完成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传输给家长科学探究的主题,或开展亲自科学探究活动等,在带动家长之下丰富科学探究活动的教育主体,增加幼儿的科学探究积极性。

结束语:

科学的世界精彩纷呈,充满无限奥秘。要想让幼儿能够进入到科学世界,成为科学的主动探究人,实现幼儿主动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幼儿教师就要变化科学活动的全过程,要关注幼儿特点,更要通过科学活动开展创新进行全方位的科学教育。这样才能让幼儿跟随教师的步伐迈入科学世界,在感受科学魅力之中成为“小小科学家”,实现自身主动探究学习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杰.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策略[J].辽宁教育,2019(18):83-84.

[2]邹连秋,牛玮.在科学活动中促进幼儿主动探究的几点做法[J].儿童与健康,2015(1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