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大学外语课程学生“获得感”现状与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3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外语课程学生“获得感”现状与问题研究

白艳梅

红河学院 云南蒙自 661199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大部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更加差强人意,在学习大学外语课程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如兴趣不高、没有积极性、学习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为弄清楚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大学外语课程学习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学生“获得感”的角度出发,制定并向74名学生发放问卷。通过分析调查结果,试图总结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大学外语课程学习“获得感”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改进策略。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外语 获得感


2015年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1],“获得感”一词随即成为2015 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咬文嚼字》编辑部将获得感阐释为“得到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也表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2]。而学生的“获得感”是“成绩+感觉”式的复合之“效”,是教学之“效”的卓越体现。[3]研究学生的“获得感”是教学效果评估的客观实际的方式,也是推动教学改进、改革等的有效方式。

地方本科院校因录取分数线本就较低,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其中艺术类(音乐、舞蹈、体育、美术等)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更差。作者所在单位将大学外语分层次教育,艺术类专业学生单独一个层次教学。在从事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外语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诸多问题,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等。为弄清楚产生这诸多问题的原因,改进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外语教学现状,本文试图从学生获得感的角度入手,制定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大学外语课堂“获得感”的问卷调查,通过分析学生的问卷结果,总结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学习大学外语教学获得感的现状,初步分析造成学生获得感不佳的原因,并提出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性专业学生大学外语学习获得感的策略。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数据收集

张梦皙对现有有关学生获得感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归结出影响学生获得感的因素,即影响教学体验的因素和影响关系体验的因素两个维度[4]。本研究主要从影响教学体验的因素考虑,调查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对获得感的影响及教师对学生获得感的影响。

此外,作者在设计问卷时还参考了有关教师教学满意度的问卷内容。最终调查问卷共涉及三个部分14个问题,其中第一部分是有关学生的基本信息,涉及学生的性别、高考英语成绩、英语学习经历及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等;第二部调查学生的获得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第三个部分是学生对大学外语课堂的期待。问卷设计完成后,以问卷星为平台,把问卷星的链接发送到2021年春季学期修读大学外语I课程的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班级群,最终收回问卷共74分,有效问卷74分,有效率达100%。受调查学生85.14%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1.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及学生获得感情况分析

在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方面,总体认为课程重要,其中40.54%的同学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课程,32.43%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是到位的。结合受调查者性别情况看,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与学生的性别有一定的关系。受调查女生中47.62%的同学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课程,42.86%的同学认为有必要;而男生中对应的这两个数据是37.74%和28.3%。大学外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而该课程的开设对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及综合人文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今高度国际化的社会环境中,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尤为重要。对于大多数非外语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大学外语是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此外大学外语的课程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能有效促进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研究学习,阅读英文相关的文献及新闻消息等。可见大学外语的重要性。

然而,大学外语学习的效率及获得感并不能立竿见影,造成许多同学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如在问卷中关于“大学外语课程(英语)对您的未来有什么影响”的问题中,29.73%的同学认为“使自己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44.59%的同学同意“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帮助”,同意“促进我的专业学习”的学者只有1位,而由24.32%的同学认为“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从数据可以清楚的看到几乎所有学生不同意大学外语课程的学习能“促进我的专业学习”。这样一来,部分学生在学习大学外语课程时是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尤其是当今追求效率的大环境当下。由于学生认为学些大学外语不会对自己的未来有太大的帮助,也不能促进专业学习,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性,影响着大学外语的修读效果,成绩及感受双重受挫,从而影响学生在大学外语学习中的获得感。

在问及从大学外语课程(英语)的学习中获得了哪些提升的时候,受调查者的反映各异,在给出的10个选项中,选择最多的是“开阔了视野”,占比58.11%;其次是“提高了自己英语应用能力”,占比44.59%;39.19%的同学同意“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31.08%的同学认为“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对英语写作能力及英汉互译能力的提升的影响方面,学生选择结果一样,均为27.03%;在跨文化理解及交接能力的影响上,有25.68%的同学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对“提高了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方面”,只有24.32%的同学给出正面评价;对英语听力能力的提升方面,只有22.97%的人同意;排在最后的是“工作和学习更加积极向上了”,给予肯定评价的只有21.62%。这一个问题是从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学习方法、跨文化交际、开阔视野及对工作学习的促进作用方面调查了学生对现有大学外语课程的满意度,或者说感受,是学生对修读课程获得感的又一重要评价。从数据上看,没有任何一项选项获得很高的评价,学生最满意的是开阔了视野。从获得感的角度来说,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大学外语课堂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造成学生获得感较低的原因分析

在问卷中,笔者试图从学生自身及教师身上寻找造成学生在大学外语课堂上获得感不理想的原因。根据孙窨君等,“性别、学习动机、学习 行为习惯、第二课堂参与及投入、与任课教师交流等指标与学生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更为显著”。[5]从调查的数据看,基本上与孙窨君等的调查结果保持一致。

问卷调查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性别。由于所发放问卷的两个大学外语班大部分学生来自体育学院,男女性别比例差别大,74位受调查者中有71.62%为男生,26.38%为女生。由于受访者绝大部分是大学一年级学生,大多数是进入大学后第一次修读英语相关课程。顾对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进行了调查。从数据来看,高考英语成绩与学生性别有一定的相关性。受调查的女生中57.14%的同学高考英语成绩在60分以上,而男生的这个比率只有28.3%。女生的英语成绩普遍比男生好。

在学习体验方面,笔者从几方面进行了调查。首先,71.62%的同学认为课程重要但是提不起兴趣,只有25.68的人同意课程重要且对课程感兴趣,说明课程教学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方面效果不佳。“兴趣是组好的老师”,艺术类专业学生对大学外语课程不感兴趣,影响着学习表现,同样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获得感;对教材内容的评价方面设置的是单选题,74名受调查者中有32.43%的同学认为教材内容知识丰富、贴近实际,其他均为否定或部分否定的选择,22.97%的同学认为教材内容知识丰富,但不贴近实际20.27%的同学认为内容深奥、难以理解,认为语法太难和语法知识过多、枯燥乏味、不贴近实际的同学占6.76%和9.46%,8.11%的同学认为单词过多。从教学内容上看学生的体验感,学生的满意度不高,教材的内容影响了学生的获得感;教学手段方面比较多样化,既有多媒体教学,也涉及与教师进行探讨、混合式教学及视频教学等手段,学生的肯定评价相对较多;在教学第二课堂方面,54.05%的同学选择了英语角,50%的人什么也没有参加,说明教学第二课堂活动不够丰富;教师的个人魅力方面(教师哪一点最打动你?),37.84%的同学选择了幽默有趣的个性和语言,29.73%的同学认为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严谨治学、学识渊博和语言能力强方面,也有部分同学给予了积极肯定;课堂活动方面设置了单项选择,28.36%的同学选择了“老师讲解课文”,喜欢“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占比22.97%,喜欢口语活动的占比是17.57%,“就主题用给定词语编故事”的同学有12.16%,喜欢背诵课文的占到10.81%,其他选择单词循环记忆和课后练习的同学不到10%。说明大学外语的课堂教学活动均受学生欢迎,其中学生最喜欢的是老师讲解课文;最后,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互动方面,有91.89%的同学认为“沟通良好,有问题会积极与教师交流”。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在大学外语的学习中获得感较低,影响因素有学生自身英语基础的不好的影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手段、与学生的互动、第二课堂活动、教师的个人魅力等方面均对学生的获得感有所影响。

3.学生角度看大学外语课程的改进

问卷中从大学外语教学内容和教学两方面调查了学生的偏好,以期在课程改进方面提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策略。在教学内容方面,37.84%的同学认为教学内容应该生动有趣,32.43%的同学认为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24.32%的同学选择教学内容生动和正式,认为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的只有5.41%。在受调查看来,33.78%的人希望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多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句及例子,16.22%的人希望有更多机会开口说英语,9.46%的同学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能多用中文解释。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教学内容及课堂设计方面均有一些期望及要求。

综上,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学生的大学外语课堂学生获得感较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影响因素既有教师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三、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大学外语课堂改进策略

1.引入课程思政的理念,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大学外语课程的其中一个培养目标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对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等有所了解。目前市面上大学外语系列教程很多,其中不乏直接将国外一些知名作者的原作拿来做课文内容的。这是大学外语教材中惯用的教材编写方式。从了解国外历史人文的角度看,这样的教材内容非常合适。但是考虑到许多学生反映的希望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一些文化现象,结合中国的实际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课程思政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2.通过教师的引导,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周海涛指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掌握教学目标 程度高,对于学习成功有自信心,学习效果也较好, 更容易受到教师的青睐、同学们的羡慕和崇拜,有 较多机会参与课堂研讨,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并能 较为轻松地获得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因而更有获得感。 相反,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获得感会相对弱一 些[6]。

3.做好学情分析,设计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大学外语课堂。有学者认为关注每个学生,主要是关注孩子们的内心需求,教师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内心需求得到满足、自信心得到提高,是帮助学生获得满足感的关键因素[7]。学情分析要从学生的内心需求方面去探讨,从课堂设计到教师语言的使用方面,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4.课程内容保持与学生专业有一定的相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诸多文献中均有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课程内容方面着手,尽力保持与学生的专业内容有相关性,同时兼顾跨文化能力培养、开阔视野及人文情怀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科学统筹突出重点对准焦距让人民对改革有更 多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5-02-28.

[2]《咬文嚼字》编辑部.2015 年度十大流行语 [J].中学生阅 读 (初中版), 2016, 04:20-21.

[3] 龙宝新.构筑学生有“获得感”的课堂 [J].教师教育论坛,2017.4.15

[4] 张梦皙.学生获得感研究综述 [J].教育科学论坛,2017.12.20

[5]孙窨君,沈若萌,管浏斯.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9):65-71.

[6]周海涛.我国民办高校学生获得感的调查与分析[J].高 等 教育研究,2016,37(9):54-59.

[7]朱琳.小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