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园建设对生物学教学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1

生物园建设对生物学教学的价值研究

卢光怀 尹慧 朱前树

江西省瑞金市瑞金第一中学 342500

【摘要】生物园建设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基地,是重要的生物课程资源。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建设生物园,是生物学课堂教学与生物实践相结合的有机体,是理论与实践的催化剂,是充分发挥生物园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价值体现;不仅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探究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是美化校园环境和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观察能力;美育功能;生物园与生物教学

【引言】当今,在我国无论城市中学或城镇中学生物园的数量不断减少留给教育的土地尤为稀缺,如何把生物园的建设与生物课程教学和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相融合,把生物园建设融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生物园的美育功能,就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灌浆期”是情感价值观的塑造期,知识体系的搭建不能缺少生物与自然的美育功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物园可使学生接触到丰富的生物世界,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如生命现象的本质、生命活动的规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想象一下当年孟德尔如果没有生物园,能发现两大遗传学定律吗!在生物园里,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生物有不同的敏感度,对感兴趣的生物观察得比较细致。长期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这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生物园还有利于学生掌握基于比较的学习研究方法。例如,指导学生通过对植物的大量观察,在观察中作比较,从而把握不同植物的共性与个性,认识季节的变化与植物的变异,这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并牢记较多的植物品种和特性,而且能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建立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教材往往只给出一个结果,学生虽然能立即记住,但基于比较的学习方法难以建立,在考试结束后就容易忘记所学的内容。事实上,这种比较的方法也能让学生加深对某些概念的理解,例如,把松果和桃子作比较,了解其种子的特点,能加深学生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概念的理解。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将在生物园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概括,从具体的诸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共同属性,形成概念和规律,分析和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对在生物园中的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识别和解释,如合理施肥、合理种植等,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通过对生物园各类群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的学习,还能使学生树立事物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观点,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有利于实践活动的开展

实践活动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生物园中包含有很多生物课程资源,便于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初中生物教材“课外实践”栏目编排了许多活动,如“黄豆芽”、“对某种植物进行无土栽培”、“帮助植物受粉”、“给栽培植物松土”、“参加当地的绿化活动”、“设计并安放人工鸟巢或饲养台”、“嫁接”、“饲养家蚕,观察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等,以上实践活动都可以利用生物园开展。除教材提供的实践活动外,利用生物园还可以挖掘丰富的实践活动素材。如围绕环境主题设计活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植树节校园植树活动设计、爱鸟周宣传活动设计、世界环境日活动设计等,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写出设计方案;教师组织评选设计方案,展示优秀设计方案;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开展校园生物种类、校园垂直绿化现状等调查活动,要求学生做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等等。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生物园里,各种各样的生物通常会以它的形、色、神来吸引学生,通过经常的接触和观察,可以让学生从对个别花草、动物的喜爱发展到对大自然的热爱。生物之美是自然之美的核心,人爱自然是环境得到保护的前提,学生只有热爱自然,才能从思想根源上主动地去保护环境。

生物园建设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基地,是重要的生物课程资源。建设好生物园,充分发挥生物园在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预试验等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美珍.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2]刘幸萍. 中学新型生物园的设计. 中学生物教学, 2010.

[3]刘幸萍. 中学生物园建设与应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