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张安永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清湖小学 535400


【内容摘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于知识或技能,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趣。那么,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体会学习乐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他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未来之路就会走得顺畅;反之,孩子则会在厌学情绪的干扰下止步不前。

【关键词】:培养 数学 兴趣


一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可以理解为:对于知识或技能,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趣。那么,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体会学习乐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他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未来之路就会走得顺畅;反之,孩子则会在厌学情绪的干扰下止步不前。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做好课前约定。

约定是有效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课堂中学生“动”的有效控制。有效的约定是师生之间的一种默契,它对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在对我们农村学生进行约定训练时,让学生参与班级课堂约定的制定,有利于学生对约定的理解和应用,又能培养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另外约定必须有效,才能规范学生的行为,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益。

我平常采用的课堂约定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停的约定(1)当老师刚步入教室,或上课过程中场面失控,学生显得杂乱时,老师当即喊口令:1,2,3。学生回应:3,2,1。(要求学生一边回应一边做好,当喊到“1”的时候,应该做到既做好,又安静,而且还注视老师。)

(2)小组讨论结束归位时,老师喊口令:5,4,3,2,1。(当喊到“1”时,要求每名学生都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1. “明白”的约定:举起右正手掌;“不明白”的约定:举起右反手掌。一节课中,老师或同学归纳小结一个知识点后,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自己是否明白,老师再根据检测结果,觉得是继续强化,还是接着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2. 准备就绪的约定:“ok”手势。上课之前,准备好学习用品的,出示“ok”手势;开展活动前学生已做好准备的,出示“ok”手势;检查学生是否已完成任务时,完成的出示“ok”手势。

  3. 正确的约定:右手拇指和食指张开做出“√”状;不正确的约定:两手食指交叉做出“×”状。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或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的答案后,学生都可用手势表示自己的观点。

  4. 激励表扬的约定:击掌“X,X,XXX”当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或老师认为学生的表现值得表扬时,都用这一约定。

  5. 基本礼仪的约定:讲解团队成果时,开场白要说“大家好”,然后报出队名,队员等。结束语要说“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等。课堂上,学生发言结束要说“我的发言完毕”。学生在做到礼貌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发挥了发言的作用。

  6. 看黑板或白板的约定:教师可以说“小眼睛”,同时指着白板或黑板,学生答“看黑板”或“看白板”。(要求学生回应的同时边坐好边集中精神看黑板或白板。)

有了这些约定,特别是当喊出约定口号时,我们农村的学生能较快进入学习状态,不容易走神,也感觉比较有趣味,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高涨,就积极主动,乐此不疲,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难点突破,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时,多媒体课件动画先后出示鱼缸和金鱼。

师:有三个鱼缸,每个鱼缸4条鱼。一共有多少条鱼?你是怎样计算?

生:3×4或4+4+4.

师:接着点击课件:出现第四个鱼缸有一条鱼。这几个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样算的?

生:3×4+1或4+4+4+1.

师:再出示有4个鱼缸,每个鱼缸4条鱼,突然,走了3条。请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4×4,再用16-3.或者4×4-3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把为什么要先算乘,再算加;先算乘,再算减的过程形象、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学生理解知识和消化知识的速度与程度就会大大提高,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爱上”数学。

数学实践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示、教具、学具等材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实践操作的意义,学会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生操作实验中,要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

如学习《千克和克》,我组织学习称称数学书,知道大约5本数学书是一千克,2包盐是一千克,然后让学生用手拎一拎,体会一千克有多重;组织学生称一称硬币,知道一枚一分的硬币大约一克,用手掂一掂,感受一克的重量等等,学生在拎一拎、掂一掂的活动中体会了物体的重量。在学习了《比例尺》,我组织学生量一量身长与影长的长度、旗杆的影长,从而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组织学生量一量学校操场的长宽,算出周长;组织学生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准备一个有刻度的容器,先注入一些水,然后把土豆放入水中,观察水面高度上升的情况。利用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等量替换的思想方法。

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四、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标指出“要改变过去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和甄别的功能,忽视改进的激励的功能”;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所要求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多元主体评价,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渠道获取信息和资料。建立多元主体评价的目的,就是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有效性,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强调评价应突出发展、促进的功能,注意了对学生智能发展的多元评价。对于后进的学生,进步即成功,以这样的标准评价我们的学生,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对于后进的学生,如果能举起手来回答问题,有时尽管回答得不对,我都及时表扬他们:比以前有了进步,敢举起手,最起码已经说明你在认真思考问题了。 如对学习较吃力学生我经常说“老师相信你经过努力一定能行!”“虽然这句话读错了,但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佩服你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下次努力!”这个问题提得真好,谁愿意帮助他解决?“你很勇敢,第一个举起手,说错不要紧,关键是敢于发表个人见解。”他们得到了表扬,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从而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参考文献:

  1. 《有效教学的基本功》欧阳芬 张厚刚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韩立福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