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环境设计专业工作室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

谢地

辽宁理工学院 辽宁锦州 10010


  1. 背景

在应用型本科的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应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室内设计师,笔者进行了行业调研,对本专业公共空间设计和居住空间设计两个方向,方案设计师、施工深化设计师、项目监理、造价员等岗位进行调研,调研的对象有从业设计师、装饰工程公司经营者、室内设计培训机构从业人员、本专业往届毕业生等。得出如下结论:

(1)在本专业人才需求方面,小城市通常存在缺口,经常存在招不到人才的情况,而大城市需求量大,对于去往大城市就业、有一定专业能力的应届生来说,通常是不愁谋得一个工作岗位的;

(2)在本专业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的过程中,除了面试往往通过“试用”方式展示能力,试用时长通常为半个月到一个月,这样的情况导致录取效率较低,在中小城市较常发生;

(3)学生在岗位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设计方案套用做法,创新能动性不足;

(4)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项目的深入程度不够,不能将自己的专业所学学以致用。

综上,环境专业需要进行实践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经历行业中的各方面锻炼,出校门就能以成手或半成手的水平入职,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专业就业率,因此,工作室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010年以来,我国各大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纷纷开设专业工作室辅助教学。如果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还是停留在书本理论培养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融合“课堂讲授”与“工作室”两种教学模式是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普遍采用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因其相对科学地把握了设计类专业的学科特点与专业教学规律,使教学活动的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得到了有机的协调与统一,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获得了很多高校设计学专业教学的青睐。

通过调研,环境专业需要进行实践性更强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经历行业中的各方面锻炼,出校门就能以成手或半成手的水平入职,切实提升教学质量和专业就业率,因此,工作室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教学改革目标

2.1总体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于2021年3月建立了室内空间设计工作室,将“四位一体”艺工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理论基础,本次教学改革旨在构建工作室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对教学计划中的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创新创业能力课程及实践环节分别进行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改革,从项目学习、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毕业设计等四个实践方向进行结合。

2.2具体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按学习进程划分不同的能力培养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专业能力进行课程的实践方向设置,形成课程内涵的改革,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过渡到重视专业技能和设计思维、设计能力的培养上。推行以专业能力培养为内核,以工作室制教学为载体,按实践方向组织教学,通过工作室、项目现场、实践基地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串联专业课程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1.2.1项目学习实践

由传统的“章、节、点”教学方法转化为“课题式”“项目式”教学方式,环境设计专业全面实施“教学工作室”制的教学机制。项目学习分为模拟项目和实际项目,结合不同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的深入程度,可由模拟项目过渡到实际项目开展教学实践环节。

1.2.2 创新创业实践

将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竞赛及团队建设融入到教学环节中,以工作室作为各类创新项目的主要载体,组织绩优学生或有意愿的学生进行小规模的专业教学和设计实操。

1.2.3 校企合作实践

学生到实践基地实训、实习,基地(企业)专家进入课堂教学,构建以教学工作室、施工现场和社会实践基地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专家进校的过程中可结合“项目学习实践”进行,专家对模拟项目进行点评,对实际项目进行指导;同时在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中的较为结合施工或项目现场内容的部分,可由企业专家代为讲解,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4 毕业设计实践

毕业设计体现“创新创业、项目学习、校企合作”的综合实践学习成效。来自企业生产实践项目的选题实行校企“双导师”制,优化毕业设计整体过程的指导,使毕业设计成为学生在校学习与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一个桥梁。

3.实施方法

3.1项目学习实践实施方案

(1)以工作室制教学为依托,对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论证与研究,对其他院校的相关专业工作室制教学进行充分调研,从理论到工作室的课程建设,建立起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较为系统的实践课程教学架构。

(2)通过三年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工作室制教学机制,从教学理念、教学计划,到课程体系,构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工作室—施工现场—实习基地”教学的模式。

(3)引入实际和模拟设计项目作为专业课程的课题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实行课题式、项目式教学方式。

3.2创新创业实践实施方案

(1)利用教学工作室和设计公司参加国内设计大赛,积极开展学生设计竞赛的活动,以此带动教师、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2)实训课程的授课与企业联合,将原有的课堂式教学改革为公司化教学模式。

3.3校企合作实践实施方案

(1)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社会、企业沟通的实践教育训练体系,强化“产、学、研”结合的现实意义,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2)紧贴市场,把握市场脉络,以环境设计研究中心为依托,联合企业的设计资源,开展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社会服务活动,建立和培养实践教学成果市场转化的途径和能力。

3.4毕业设计实践实施方案

改革原有的实践教学计划,科学、合理设置各类实践课程与毕业实习课程的授课时数,建立长期稳定的毕业实习基地。

4.成果

4.1四位一体工作室实践教学改革实施课程

学科基础课:《AutoCAD软件制图》;《展示设计》;《3Dmax与VRay效果图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专业主干课:《小型别墅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商业办公空间设计》;《餐饮娱乐空间设计》

专业选修课:《工程测绘与制图》;《工程预算与施工》

实践环节:《室内空间设计项目实训》;《工程现场施工设计实训》

教学改革覆盖教学计划中的半数以上课程,本专业学生均可收益,对于绩优学生或有意愿成为专业设计师的学生来说受益较大,从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到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及综合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4.2四位一体工作室实践教学改革成果

4.2.1课程体系的优化升级,课程内涵的深化

通过实践训练的串联,使得课程的结构更加清晰,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协同性更高,也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课程的内涵服务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2.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对口就业率提升

在进行各个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教研室教师提示学生将完成度较高的项目设计作品保留,在完成了一定的项目后,便可制作成作品集用以应评工作岗位,这就解决了通过“试用”展示能力的低效率问题;使用作品集展示在校期间曾做的项目,体现专业能力,对于就业非常有帮助。

4.2.3 深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专业教师必须更多地与企业和行业中的各个环节联系,自身也会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去,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行业各环节接触的经验和体会用以教学中,使本教研室的专业水平和教学团队的教学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5.特色与创新

5.1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

教学改革以专业实践能力构建教学内涵的变化,引导综合改革。使学生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最终达到应用型人才的输出。

5.2实行教学工作室制,使教与学具有实践性和机制性

改革以工作室制为内核,引导专业设计学习的各个环节溶入在实践中,实行校企结合,由教学场所的多样性来完成,按照各个场所的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室-施工现场-实践基地的无缝链接。  

5.3以学情和实践导向解构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与互动性

本专业学生均为艺术生,他们的特点是动手能力强,更擅长做实际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掌握理论知识,所以这种情况下,以项目、创新创业、校企合作走入课堂,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能动性,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课堂体验。



参考文献:

[1]廉祎,张春庆. 学科交叉 艺工融合——新工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报业.2021(04)

[2]史会全.“多级协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广东理工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J].设计.2021(07)

[3]任宇.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03)

[4]王潇晨,高珍宇.应用型大学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改革探究——以南昌工学院为例[J]. 西部皮革. 2019(03)

作者信息:谢地(1987.08—),女,汉族,籍贯 辽宁锦州,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人体工程学,商业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