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

杜蓓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瓦石峡镇中心幼儿园

8418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广,社会各界对幼儿教育的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相应提升。如何在当前的学前教育学课程中科学浸润德育教育,从根源上培养好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幼儿教师,成为了学前教育课程教育教学的最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就从分析德育渗透学前教育学课程的现状分析入手,针对提出完善建议,以期为后续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指明方向。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德育教育;教学现状

前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传播形式的不断变化,一些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道德素质受到了社会与家长的高度关注与质疑。因此,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细化教育融合,创新德育渗透教学方式,需要课程教师通过制定的适宜的教学计划,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对已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养、专业技能。

一、学前教育学课程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现状分析

(一)认知出现偏差

幼儿教师的道德素质是可以影响幼儿成长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可以决定幼儿教育整体质量的关键条件之一。要想切实解决好当前我国幼儿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教育部门就不仅要加强对各幼儿园及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针对管理,还应强化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监督管理,从优质幼师力量培育入手,为幼儿教育发展打好基础。但是,细观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现状不难发现,不少相关人员对于学前教育认知都出现了偏差[1]。即,首先,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意无意的忽视或轻视德育渗透重要性,无法重视通过德育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其次,一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认为德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关联不大,不应属于专业课教育范畴。因而无法从本质上认识到德育浸润专业教育对于自己今后进入幼儿教育领域的重要价值,无法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二)学生教育理论能力欠缺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正式课程教学中,有不少学生能代入自身的职业想象,意识到德育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但是,通常也都是停滞在意识到其重要性这一表层,对具体的德育渗透学前教育并没有进行系统性、适宜性的深入研究、学习[2]。因而导致自身认知笼统,缺乏专业教育理论做支撑。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该先行发挥自身的组织带头作用,深入挖掘、整合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元素,设置专门的德育融合教育课程,在根源上为学生提供助力,指引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学习德育,有效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理论认知,使学生教育理论能力提升。但是,现实的教育情况往往是,学校尽管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专题讲座、活动、课程,却并未深入凸显德育精神内涵。导致学生认为德育就是枯燥、无趣、晦涩文字理论,在德育学习中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学习现象。

二、学前教育学课程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挖掘学科中的丰富德育资源

在学前教育学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未来的幼儿教师队伍树立正确幼儿教育观。首先,需要专业教师明确德育渗透教学目标。而后,挖掘专业课程知识中的德育资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结合实际社会发展需求与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视角,根据学生的已有学习水平、认知水平,切实为学生厘清学习侧重,促使学生不断从新的角度展开幼儿教育知识多维学习,潜移默化引领学生逐步构建正确三观,将专业知识视作德育浸润载体[3]。例如,在教学“学前教育初创阶段的具体思想”一课时,教师要想让学生灵活的理解该章节相关知识内容,就应该有意识的把握好该章节知识的思想品德教育部分,结合具体的教学思想进行生动知识讲解。以“福禄贝尔主张:课程游戏对于提升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帮助极大。而蒙台梭利思想则侧重:强调幼儿自我教育,凸显教育环境训练作用。”为例,现场创设相应情境,让学生在边学习边分析、比较、讨论的思考表达中,将其蕴含的德育元素一一提取,最终明确幼儿教育以幼儿为中心的根本思想。

(二)突破束缚,创新德育融合方式

在学前教育学课程中对德育浸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实践,抓住学生学习眼球,凸显课程教学吸引力,首先,需要课程教师契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向,将学生感兴趣的专业知识作为中心,灵活调整教学顺序。其次,需要课程教师自身转变教学观念,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制约进行专门束缚突破,采用新颖、互动、学生更加易于接受的双向交流教学方式,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4]。例如,在教学“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一课,课程教师为了让学生从自我解读视角,更加实效的学透该章知识,利用引导学生自学、讨论、辩论、发言等方式,给予学生足够时间,让学生在相互暗示、相互竞争的良性交流氛围中,自发性了解、理解并分析学前教育机构发展历程,在由认知到分析的整个过程,使学生自发挖掘其蕴含的育人精神、发展观念,对所学内容生成更深刻记忆点。

(三)课程设置多元化转变

为了适应现如今的幼儿教育发展需求,使学前教育学课程培养的幼儿教师更加适应时代性教育发展趋势,发挥素质教育理念对学前教育学课程融合德育教育的教育功能强调。课程教师就必须针对以往的单一课程设置,进行由单一向多元的课程设置转变,从最为基本的课程体系优化上,做好有效的德育教育实效渗透。毕竟只有这样,学生在正式的学前教育学课程中学习相关知识,才能更加抱持“新鲜感”、“期待感”、“兴奋感”[5]。例如,课程教师将传统的班会活动改为主题性演讲讨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专题辩论赛活动等,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为第一宗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专门增设一些相关的人文主题阅读课,通过优秀作品细化品读,无形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只是,无论是进行哪一类课程设置转变,最需要注意的都是对实践活动课程的针对开发,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体验中,切实领会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互助精神,在特定实践活动中接受德育熏陶。

(四)对学生德育考核方法进行创新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考核中,课程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相关考核,都是让学生将教学内容中富含的德育部分死记硬背。这样无疑会直接增多学生的学习厌恶感,让学生对德育排斥、抵触,认为德育就是无意义的向他人说教。因此,课程教师针对此类问题,应针对性改进教学评价考核方法。首先,借助选题演讲方式,针对一些理论性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观等进行具体的题目见解演讲,在动态化、灵活化的教学评价考核中,既让学生深化学习思考,又使自身更好的把握学生学习消化情况。其次,撰写调查报告,结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具体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社会调查,使教学评价、教学总结、教学反思等更加方向明确,内容丰富。

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学课程中融合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提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还可以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理念,让幼儿教师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为教育目标,在今后正式的幼儿教育中为幼儿做好榜样。因此,提升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将德育全面渗透在学前教育学课程各个环节,可以切实推动幼儿教师整体综合素质稳健提升,成为人才培育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张清玉.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研究——以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 教育科学论坛,2021,(18):67-70.

[2]沈玲. 学前教育中德育教育路径探析[J]. 文理导航(下旬),2021,(06):95-96.

[3]李琳. 学前教育专业传统美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 时代报告(奔流),2021,(03):116-117.

[4]徐银梦,翟亚妮.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思政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文教资料,2021,(06):88-89+19.

[5]李双,马萌.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J]. 德州学院学报,2021,37(01):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