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

俞忠清

莆田市秀屿区丙仑初级中学

摘要:如今,在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让学生们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的内涵和宝贵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章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提出了策略和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爱国主义

  1.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价值意义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都是支撑人民前进的精神动力。在如今信息传播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时代,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推行成为十分重要的培养方针[1]。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的教学要求下,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初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是必要的[2]。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个人的个人核心素养,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从初中历史教材中各个时期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来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怀的内涵和宝贵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为祖国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策略

(一)运用历史事件,在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中,爱国历史事件不断涌现。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历史事件都蕴含着爱国主义情怀,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历史事件,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五四运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讲述五四运动发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具体事件为同学们展示革命青年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高尚爱国情操和无惧无畏的英雄气概,告诉学生们要坚决爱护自己的祖国,铭记历史,绝对不做伤害国家和人们利益的事。在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融入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只有实现祖国稳定和统一,国家才能进步,人们才能安居乐业,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运用历史纪念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创立历史纪念日,不仅可以让我们铭记历史,从历史中得到经验教训,还可以在历史中学习,总结过去,创设未来[3]。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历史纪念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历史事件的印象,更能让学生在历史纪念日的教育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例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庆祝纪念日的同时,教师可以为同学们讲述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艰难革命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告诉同学们中国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坚贞不渝,依靠奋斗发展壮大的脚步从未停歇,鼓舞学生努力学习,成为建设祖国的坚实力量。在人教版教材《七七事变》这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七七事变的深远影响,让同学们感受到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在外敌入侵时,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守护好自己的祖国。

(三)运用历史,对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

忧患意识在国家和学生的发展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提醒学生具有忧患意识,不要享受一时的成功,也不困扰于一时的失败,唯有不断地努力学习,勇敢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同时,教师要教授学生勤于思考,并将课堂中学习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当今时代,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跟不上进步的步伐就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所以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这就要求学生要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忧患意识,不被社会所淘汰。比如在当今中美关系紧张的时期,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到目前世界的形态,明白中国已经不处于那个任人宰割、随意污蔑的时代了,培养学生们的忧患意识,扩大学生们的认知,唤醒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深化爱国主义内涵

教师在课堂前应该明确本节课所讲的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应该不仅要围绕课本中的内容,针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进行教育。教师在课时首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在内容的基础上升华情感,让学生们对爱国主义有个清楚的认识,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们才能更加自然地明白各个历史事件,逐步提升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讲授人教版教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课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及目标。在教授知识点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让学生明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不断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努力奋斗,一直秉持拼搏精神。

(二)创建情景环境,引导学生讨论

创设情景环境、引发学生积极讨论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的方式创建情景,让同学们对历史事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然后教师创设情景的问题,让学生们形成小组进行讨论,表达各自的思想,共同探索问题。同时,教师也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教学《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课时,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红军长征的感人故事,在课堂中教师先播放一段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视频,让学生们投入到视频中,在播放视频后,教师让学生们讨论红军长征的原因和意义,并且在讨论的时候可以分享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长征的感人故事,从而引导学生对爱国主义情怀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知,有效地提升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三)组织课外实践,学习爱国主义

历史教学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之外,有很多课外实践也是很好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资源。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家乡的资源,首先家乡是学生们熟悉了解的地方,学生会投放更多的注意力在家乡上,在莆田市就有红军第207团旧址,笔者在教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后,会组织学生们参观红军第207团旧址,让学生们切身地感受红军“红旗不倒”的革命精神,对红军长征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对爱国主义产生联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参考文献:

[1] 徐兆山.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J].新课程(中学),2015(03):17.

[2] 温婕. 初中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研究[D].鲁东大学,2020.

[3] 彭青红.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J].情感读本,2015(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