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刘惠坚

闽南师范大学龙文附属小学 363000

[摘要]“双减”背景下,如何落实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质量是当下最为关注的话题。那么提高一堂课的质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向一堂课要质量?一堂有质量的课必须是目标精准、课堂高效。目标精准要求师者必须要先学会解读文本,而深入解读文本必须学会三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从纵向了解学段的衔接、横向单元要素、语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其次高效的课必须是了解生情情况下善提问、巧提问,以问促学,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推进导学案和当堂达标测试方式,适当一些激励方式,让学生当堂消化知识点。做到高效有质量。


[关键词]文本解读 以问促学 学案导学 先学后教 激励评价 当堂达标


最近上热搜的关键词是“双减”,所谓的“双减”便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如何保证40分钟有效教学?这是值得我们探究与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个人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从课前教师文本解读、学生的导学、课堂上的以问促学、当堂达标四个方面入手谈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解锁文本解读,学会三对话

文本解读的学习对于老师的来说,是必备的能力,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此文本解读必须学会三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这是提高有效课堂的前提。

作为老师首先要先纵向了解每个学段的目标,再横向解读单元要素、各个篇目之间的联系。一篇文章的文本解读策略需要学会三个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便是联系背景,查阅作者相关资料,正所谓是知人论世;与编者对话便是查阅教师用书,了解教师用书对本课的要求,只有认真解读教师用书,才能在执教中不偏离重难点,也才能做到深挖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发掘文本的语文教育价值。与文本对话,这需要我们先解读文本,了解文本要传达的内容,写什么?怎么写。关注文本的特点,文本的语言、情节、形象到意蕴、情感的表达。如四年级古诗《墨梅》,这是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有关人物品质单元。首先解读作者:了解王冕的生平,了解王冕的对梅的衷情,淡泊名利,鄙薄流俗,不求功名的追求;其次解读编者:这是一首题画诗,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最后解读文本:开头两句抓住“我家”、“洗砚池”(化用王羲之的典故,诗人与王羲之同姓)和“淡墨痕”,与日常梅花对比,感受墨梅的朴素淡雅。重点解读后两句,它是整首诗的重点: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当然在解读中联系生平,创设不同的情境:当地官员向他购买墨梅图时:他态度坚定;当当地财主向他购买时,他的态度是那么果断,当……当好友劝他出仕时,他的态度是%……当皇帝请他出仕时,他的态度还是……在不同情境的朗读中感受人物品质。深入解读文本,是保证课堂的质量的前提。

二、以问促学,激发思维与潜能

课堂是一个师生对话交流的场所。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问促学,问出门道,问出精彩,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去发现、去探究,让问题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的触发器。这是保证课堂质量的重要关键。

统编版三上第四单元是策略单元,围绕学习“预测”这一阅读策略,教材编排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小狗学叫》三篇寓意深刻、富有童趣的故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作为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我在执教这篇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采用了“倒推”的教学方式,即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文中提到哪些角色?先让学生汇报梳理出课文中出现的角色——安睡一晚的小猫、待了二十一天孵蛋的母鸡、一直织网讲着故事的蜘蛛。在学会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我引入了新的思维角度,创设了新的场景:“老师列出了几种动物,故事中能否替换?”课堂上,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和自身知识储备,饶有兴趣地思考和辩论,他们先后否定了迷路的老牛(体型太大)、受伤的狮子(老屋里缺乏食物)、松鼠(不喜欢长时间待在室内)三种动物。

在串珠式的提问中,让学生在在原有阅读策略学习的基础上,也领会到“预测的合理性”这一关键要素,为随后猜想故事和续写故事奠定了良好的思维训练基础。

  1. 推进学案导学,先学后教

学习新课前我们一般会布置给学生预习的任务,而预习的效果不尽相同。如何更好地了解生情,学生缺什么我们才能明白给什么。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差,有效课堂的关键还可以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案引导自学。推进导学案是了解学情的关键,也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什么样的导学案比较有效与合理?三段六步学案导学模式相对比较有效,具体是“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教师导学——课后拓展,达标检测”。课前,学生依学案为纲,利用一点课前时间自学课文,完成导学案(也可以预习任务中完成),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订正。教师进行批阅,记下学生出现问题,并做好分析。课上,教师依据学案情况,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性问题,全班交流,然后教师抓住本课重点、难点进行导学。师生共同学习后,进行达标测试,与补偿训练。这样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有针对性,学有目标性,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教学效益。文言文《囊萤夜读》为例:

6136ce1b746b8_html_9c7d7c1ecf983b81.gif

6136ce1b746b8_html_dadb6145a6bf26db.gif6136ce1b746b8_html_12b5839eeb371e99.gif

6136ce1b746b8_html_e34696dcab98cd3d.gif


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再实施教学,是把握有效课堂的关键。

四、嵌入激励评价,当堂达标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更多的人文关怀,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如口头评价,实物奖励,学生表扬等方式,创造机会评价,营造和谐向上的气氛,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同时,在课堂后半程,要进行当堂达标测试,集体订正,然后进行补偿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达标。每天当堂消化知识点。以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达标练习为例:

6136ce1b746b8_html_e242db73cfdc5e0d.png

6136ce1b746b8_html_917d522a09b0555b.png

6136ce1b746b8_html_92e135e24f15bd1.png

当堂达标检测成效比较高,有效检测学生的一些薄弱点,教师根据出现的问题再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一些达标的学生,适当给予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有效课堂重要环节。

课前教师充分解读文本,课上把握问题的质量,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性,课前学生的导学,课堂的激励措施,课堂当堂达标检测,这些方面都是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有效减少作业负担,同时为孩子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