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体验中完成生长学习——“1分有多长”教学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在经历体验中完成生长学习 ——“ 1分有多长”教学实践与思考

黄惠玲

湛江遂溪县黄略镇南坡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335


摘要:学生对时间的体验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数,动手做等各种方式去进行体验1分的长短,而且体验1分能做不少事情,体会到时间的价值,懂得了珍惜时间,并且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小小的改变,换来了学生对"1分有多长"的认识与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1分有多长”;教学实践


前言: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接受。根据在北师大教材的实践和研究,设计研究,经验,观念和学生听觉享受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想和帮助学生建构和自主探索。



一、课前思考

1.这节课的教学难在哪

(1)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针、分针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进入课堂之前很多学生已经认识了秒,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促进学生的主动生长呢?

(2)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容易感知。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感知1分有多长呢?

(3)学生已经知道了,还需要教吗?在前测中我们对“1分有多长”这个问题进行了课前调查,发现学生虽然在初见这个问题时感到很抽象,不知如何作答。但经老师提醒,有86.7%的学生回答1分=60秒。那么已经有这么多学生知道了,还需要教吗?该怎样教呢?

2.我们的出路是什么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们有了以下思路:

(1)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很多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但是他们对时间单位的认识还处于听说的阶段,并不知道它的实际意义。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唤醒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完善学生认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时间概念,从而体会到时间计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2)如何帮助学生感知1分有多长呢?我们觉得可以安排一系列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也可以设置一些对比情境,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主动建构时间概念。

(3)我们对那些已经会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在这些学生中有73.3%是听别人说的,是死记硬背记下来的,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可以让学生观察钟面进行验证,通过观察秒针、分针在钟面上的走动规律,来发现1分=60秒。

3.学习目标的确定

(1)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建立1秒和1分有多长的时间观念。

(2)知道1分=60秒,能简单地估计时间的长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3)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课前实践

1.了解学生起点,初步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1)认识秒针,感受1秒。

师:听说过秒吗?谁来介绍一下?

生1:1分等于60秒。

生2:秒针走1小格是1秒。

师:秒针是哪一根?

介绍:钟面上最细最长的就是秒针(感受1秒,课件演示: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师:做什么事情的时间差不多是1秒?

生1:1秒可以眨一下眼睛。

生2:点一下头大约是1秒。

……

课件出示:我国生产的高速电梯,1秒可上升6米;汽车每秒约行20米;动车每秒约行60米;飞机每秒约行700米;人造卫星每秒约行7900米。

师:现在你对1秒有什么感觉?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和分,为什么还要学习秒呢?

小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可以用秒来作为单位。

(2)了解生活中的秒,初步体会秒针走动的节奏。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量时间的?

生1:跑步比赛要用秒来计时。

师:运动场上经常用秒表来计时,(课件出示:小兔参加50米的跑步)我们来帮它记记时间。

生:1、2、3、4、5、6、7、8,一共用了8秒。

生2:红绿灯要用秒来计时。

师:(课件出示红绿灯的时间:60秒)这个60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生1:就是要等60秒。

生2:1分等于60秒,所以也是等1分钟的意思。

2.组织活动体验,自主建构“分”的概念

(1)发现1分=60秒。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课件演示秒针走1圈,分针走1小格)

生:秒针走了1圈,分针走了1小格。

小结:秒针走1圈分针正好走了1小格,1分=60秒。

师:一起跟着秒针来数一数,看看1分钟有多长。(再次体验1分有多长)

(2)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师:想一想生活中做什么事情的时间差不多是1分钟?(学生回答略)

师:每个小朋友选一个项目做好准备,测一测1分钟能做多少?(学生活动)

师:数一数1分钟你到底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反馈略)

(3)估计1分有多长。

师:现在播放一段音乐趴下休息1分钟,如果你觉得1分钟到了,就抬起头,比一比谁估计得最准。

师:我发现这个小朋友估得特别准,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回答略)

小结:看来咱们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节奏才能估得准确。

3.应用巩固,促进概念的内化

(1)计时工具的演变历史。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让我们走进一段数学历史。

(课件介绍计时工具的产生以及时间单位的统一)

小结:时分秒是国际通用的计量时间的单位。

(2)选择合适的单位。

课间休息时间是10(),小明跑50米用了10(),

眼保健操时间是5(),跳绳10下用了5(),小亮吃饭

用了20(),小红做20题口算用了60()。

(学生回答略)

小结:可以选择合适的标准进行估计。

三、课后反思

“1分有多长”,并不是简单地记住1分等于60秒,也不是让学生背下1分钟可以干哪些事情,而是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完成生长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1.找准切入点,在交流中体验——促进学生认知生长这节课学生是带着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进入课堂的。学生对秒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但是对1分的感知还不够充分,需要借助秒来建构1分的时间概念。因此课一开始,我以秒的认识作为切入点,直接提问:对“秒”这个新朋友你已经有了哪些认识?通过这个问题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完善对秒的认识,促进学生原有认知的生长。逐步帮助学生从1秒到几秒再到1分,逐渐地建立起1分的时间表象。

2.抓住关键点,在活动中体验——促进学生经验生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四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长。首先让学生观察钟面上分针和秒针的走动规律,自主发现1分=60秒。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事情进行1分钟的体验,促进时间概念的建构。再次我安排了听音乐休息1分钟的活动,让学生在休息的同时根据秒针走动的节奏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最后是估计1段音乐的长度,意图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时间概念的深化。在这四个活动中,学生对1分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听说到理解,不仅建立了1分的时间表象,还促进了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生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让学生亲身体验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分”和“秒”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本节课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不断体验、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自主地建立起1分和1秒的时间表象,促进学生不断生长。


参考文献:

[1]林晓英.看见“一分有多长”——《一分有多长》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设计,2017(11):34-35.

[2]何晓娜.经历·体验·感悟——“1分有多长”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师,2017(04):26-29.

[3]林莹莹,聂斌,谢毅辉,叶翠华.在快乐活动中体验时间的长短——“1分有多长”教学实录与评析[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7(Z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