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画心理分析在初中生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3

浅谈绘画心理分析在初中生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朱婷

石台县第二中学, 安徽池州 247000


摘要:初中生阶段是个体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心理发展水平有限,有很多想法不能实现,易产生挫败感,身心发展不平衡使得他们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心理科学发展迅速,心理学家将绘画分析与心理学联结起来,形成来一门新的艺术治疗技术—绘画分析与心理治疗,两者相互承接、有效整合。通过这门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将内心世界中看不到、摸不着的主观世界以生动丰富的绘画形式外化成清晰可见的图像,帮助人们释放情绪、改善心理、认识自己、促进沟通、改善人际关系等。绘画心理分析作为一门心理投射技术,还可以降低初中生的防御和抵触心理,传递更多非语言信息和鼓励他们更真实地表达自己,便于分析、干预与治疗。

关键词:心理绘画分析、初中生、心理咨询与治疗

正文

  1. 绘画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起源与发展

心理治疗方法大多数都是以谈话开始的,虽有疗效但也有局限,随着心理学的蓬勃发展,表达行艺术治疗逐渐登上历史舞台。19世纪末,人们开始关注儿童在绘画中所表达的内心思想和精神情感,相对于语言表达,孩子们似乎更喜欢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他们,绘画开始成为新的心理分析形式。弗洛伊斯·古德纳芙(Florence Goodenough,1926)提出绘画可以作为智力测量手段,称为“画人测验”(Draw—A—Man,DAM),哈里斯(Harris,1963)进一步发展来古德纳芙的研究并提出“绘画是认知成熟的指标”,修订和完善其评分标准。20世纪40年代,巴克(Buck)提出房树人(House—Tree—Person,HTP)绘画投射测验,他认为这可以诱发儿童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联想。凯伦·麦克伏(Karen Machover,1949)在《人物画与人格特质方面》这本书中提出人物画和人格特质及心理病理学方面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罗伯特·伯恩斯和哈弗德·卡夫曼(Burns&Kaufman)在绘画测验中引入动力因素,他认为通过动态的画面,可以得到来访者更多互动的信息。

  1. 绘画分析和心理分析的理论基础和优势

师建国(2009)在《实用临床精神病学》中指出绘画分析的的理论基础是心理投射理论和人类大脑半球分工功能理论。

绘画分析是一种灵活、便捷的技术,可用于个体和团体的心理分析与干预,特别对于不善于表达、有抵御情绪的来访者,可降低内心恐惧和焦虑,引起测试兴趣。哈默(Hammer,1958)在其著作《投射绘画的临床应用》一书中认为绘画分析进行时间短,可以迅速对来访者进行检测和再检测,方便了解来访者治疗进展,也更易于让来访者本身察觉其隐藏的心理冲突。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速度是相互协调的,使得个体的身心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初中生由于生理发育快速,而心理发展速度则相对缓慢,以至于青春期少年的身心就处于非平衡状态,从而容易引发心理发展上的问题,这个时候的初中生既反抗由依赖、既封闭又开放、既勇敢又懦弱、既高傲又自卑,是一个敏感复杂个体。因此,在学校里的心理治疗中,仅仅靠简单的谈话技术并不一定可以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绘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的防御心理,拉近学校心理工作者和绘画者的距离,提高心理治疗趣味性和心理干预的时效性,也可以及时向学校、家长反馈真实信息。

  1. 绘画心理分析在初中生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绘画心理分析,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绘画者潜在的内心冲突,可以让学校心理工作者快速地、有效地对找到问题所在并进行治疗;同时绘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宣泄绘画者的不良情绪,可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沟通,提升自我概念,达到自我康复或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

  1. 情绪情感方面

青少年情绪情感会出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强烈、狂暴和温和、细腻共存、可变与固执共存、内向性与表现型共存,还伴随着烦恼增多、易产生孤独感、压抑内心需求和反抗心理。对于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有着有极强的防御和对外界冷漠的心理,传统谈话方式的问诊已经无法有效地给他们提供心理帮助,这个时候绘画内容传递的信息就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具体化,可以对他们提供有效咨询和帮助,帮助他们完善自我、提升心理健康素质,实现自我成长。如有愤怒情绪的绘画者的画面中更容易出现夸张狰狞的人物表情、直立飞扬的头发和牙齿或其他尖利形状的物体等;有烦躁、焦虑情绪的绘画者的画面中则会出现反复涂抹的痕迹、线条不连贯、颤抖或笔触加重、杂乱的头发、无序凌乱的内容,画面缺乏逻辑性;有抑郁情绪的绘画者的画面中会出现矮小的房屋、树木,或果实掉落、树枝下垂、树叶稀少、枯树等,或乌云、日落、月亮和星星等;有恐惧情绪的绘画者的画面中会有特有的恐怖物体,如鲜血、骷髅、尸体、鬼怪等;有孤独情绪的绘画者的画面中会出现小动物、星空、小草或孤独的人物;有自卑心理的绘画者的画面往往位置偏下方和偏小,人物更偏小,画面中或有阴影、涂抹等。

  1. 人际关系方面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积极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使他们通过别人更好地认识的内心世界和了解自我。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绘画者的画面位置合适、大小合宜,画面内容远近适当,线条连贯、流畅、圆滑,房屋上有窗有门,门前或有恰当的路,反之房屋无门无窗或门窗紧闭,门前无路或路与大门不相连,或房屋前有围栏、石头、篱笆或砖块,没有画人或人物简单勾勒,没有五官或没有身体或只有背影或侧面,画特定含义的树木如柳树,或树木很小,线条很轻、不连续,或秋天冬天季节的树木、落下的枯叶,或小动物、花草、云雨雷电等都表现出绘画者内心世界或是有极强的防御心理不愿与人接触,闭锁心理,或是迫切想要交朋友却找不到方法,或是与家人关系恶劣,家庭氛围差或是孤独,渴望陪伴和关注等,这些都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初中生学习、生活方面

青少年学习类问题有压力过大、目标不明确、方法错误和学习态度上等,这类绘画者的画面中常常会出现高山、台阶、特定的树种、果实、云层等,都象征着绘画内心的压力状态,倍感焦虑;生活类更多体现在与家长的亲子关系上,画面中出现篱笆、围栏、小动物、月亮和星星、乌云、有瓦片的的屋顶、曲折的小路、台阶等都显示出绘画者或回避态度或渴望被爱。

  1. 关于如何在校开展绘画心理分析的建议

  1. 实施绘画心理分析的主题。根据绘画方法的权威性和典范性,有经典主题和非经典主题。经典主题有树木画、房屋画、人物画以及三者组合形式,如家庭或学校动态图、果树、自画像、异性像、雨中人等;非经典主题有随意画、风景构成图、九宫图、安全岛、曼陀罗绘画等。考虑到学校人数众多和课程安排问题,学校心理工作者可以采用班级作画模式,为方便筛查和干预治疗,建议采用同一个绘画主题,在实际运用中,更多地采用自画像、房树人和雨中人,可操作性强和便于找出心理冲突严重者,及时干预治疗。

  2. 绘画心理分析测试的准备工作。个体绘画:作画环境比较安静,周围环境互不打扰,桌面平整,A4型白纸,根据绘画主题需要来使用铅笔或彩色笔。团体:安排多名测试者,环境安静,纸张A4,铅笔。学校里更多地采用班级团体绘画模式,可以在绘画前,通过热身活动活跃气氛,调动班级热情和积极性,打破参与者内心防御,并收集作品。

  3. 绘画心理分析测试的实施过程。个体:要求被测试者画一幅画,不告知其测试目的,以防引起防御心理,宣读绘画测试指导语,解答关于测试的提问,注意测试的时间和保护测试者的隐私,进行测试后的分析;团体:说明测试目的,宣读指导语,解答测试相关疑问,注意测试时间,针对团体绘画中的代表性画面特点进行分析。学校绘画分析更多采取班级团体绘画形式,可以有效筛选出有显著心理冲突的绘画作品,学校心理工作者可以单独找绘画者进行谈话咨询,详细了解情况,维护其心理健康;若不配合,可以私下和班主任了解其具体情况,也可联系家长了解在家情况,多方面了解后再进行下一步干预、治疗。

  4. 绘画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注意事项。一是绘画测试与分析过程中,学校心理工作者对于来访者提出的困惑要耐心简答并注意使用问答技巧,要无条件接纳来访者的情绪,语言温和,不带有任何批判;二是对绘画者的绘画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和记录,深刻了解绘画分析三步骤:整体、过程和内容:对于画面大小、位置、线条颜色、绘画物体的先后顺序,关注房树人和其他附属物的内容相对应的心理投射;三是不可以仅凭一副作品就轻易的诊断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要结合绘画者本人实际情况、绘画内容、谈话信息及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同时结合其他心理治疗手法如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疗法等,更有效地对绘画者进行干预、治疗,尤其对在校学生进行绘画分析时,要结合绘画者的家庭情况、在校表现和最近遇到的重大事情综合诊断,万万不可全套照搬书本,对于绘画内容的象征意义和投射内容一定要灵活掌握和运用。

  5. 绘画心理分析时间安排。学校心理工作者可利用心理课或班会课每个月安排一次团体绘画心理分析,通过技术分析对绘画内容进行筛选,找到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可单独私下一对一治疗,根据绘画内容,帮助绘画者直面自己内心冲突,找到问题纠结根源,获得自我成长,遇到封闭内心不配合者,不要急于一时,可以适当联系班主任和家长,了解相关情况,加强关注,家校联合给予其更多关爱,慢慢打开心扉,找到解决方法。

  6. 整理好绘画作品、分析治疗记录。不仅可以方便查阅和后续跟踪治疗;还可以对绘画者的作品的问题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归档:好、良好、一般、不好,学校心理工作者可根据自己时间安排对这些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依次咨询,这样可以加深对全校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的了解;很多经典绘画案例也可以收集到一起,给全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开展一堂生动的心理分析课,这都是宝贵的学习经验,但要注意保护好绘画者的隐私。

参考文献

  1. Goodenough. F L. Measurement of Intelligence By Drawing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World. 1926.

  2. Harris D BChldrans Drawings as Measures of Intellectual Maturir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snc world,1963.

  3. Buck JN. The H—T—P. J Clin Psychol. 1948,4:151—159.

  4. Burns R C1& Kaufman, S1H1Action,styles,and symbols in Kinetic Family Drawings (K—F—D):An interpretive manual1New York:BrunnerPMazel,1972.

  5. Hammer E F,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rojective Drawings,Springfield,L Charles C. Thamas.1971.

  6. 陈侃徐光兴.抑郁倾向的绘画诊断研究.心理科学2008313):722-724.

  7. 陈侃著.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8. 陈曦赵玉平.房树人测验HTP的研究与应用.社会心理科学2012.9-10.

  9. 李洪伟吴迪.心理画绘画分析图典.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10. 师建国.实用临床精神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5.

  11. 严虎陈晋东.绘画艺术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广阔前景.医学与哲学.20111032):56-57.

  12. 严虎陈晋东.绘画艺术疗法在心理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173-2175.

  13. 严虎陈晋东.青少年交往焦虑绘画特征研究.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3132):184-186.

  14.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20-359.

  15. 严虎陈晋东.绘画心理分析与心理治疗手册3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9.

  16. 张日昇.庭箱疗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13eaa55917af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