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心理弹性特点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临床护士心理弹性特点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白小凤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 内蒙   017010

摘要:护士作为一类特殊的工作群体,工作压力一般都比较大,且工作具有较强的应激性,需要护士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如果心理素质过低可能会导致情感疲惫、抑郁等心理问题,国内有些地区护士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达61.7%。在心理学中用心理弹性来评价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它是指个体在面对困境或困难时的适应能力。对于护士来说,对其心理弹性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心理弹性的因素将有助于避免护士出现心理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临床护士;心理弹性特点;影响因素;路径;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通过按比例分层随机联合整群抽样法确定调查对象。把重庆市医院按级别分成一级、二级和三级3个层面;依据第5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方案的抽样比例,抽取一级和三级医院各1所,二级医院2所;再运用整群抽样,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共计2285名。纳入标准:①18~65岁;②取得护士执业资格;③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非一线护理职位人员。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医院等级。

1.2.1.2心理弹性量表包括坚韧性、力量、乐观性3个维度,共25道题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从“从不这样”至“几乎总是这样”分别计0~4分,得分越高心理弹性越好。

1.2.1.3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

为单维度量表,共20道题目,分别调查20项症状。依据过往7d内发生提及情况的频率进行4级评分,从“没有或基本没有”至“几乎一直有”分别计0~3分,题目4、8、12、16为反向计分。总分≤15分为无抑郁症状、16~19分为可能有抑郁症状、≥20分为肯定有抑郁症状。

1.2.1.4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包含病人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5个维度,共35个条目。采取Likert4级评分法,从“没有压力”至“较大压力”分别计1~4分,得分越高压力越大。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8。

1.2.1.5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包括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因子,共22个条目。从“极少”至“几乎每天”分别计0~6分,情感衰竭与去人格化分数越高、个人成就感降低分数越低,倦怠水平越高。

1.2.1.6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包括工作状态、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两个维度,共15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Likert5级评分法,从“非常不满意”至“非常满意”分别计1~5分,分数越高提示工作满意度越高。

1.2.2调查方法2020年4月至9月,由经过培训且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研究者本人在征求4所抽样医院护理部的同意后,亲自下发问卷。在征得护士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指导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阐明目的及填答方式。问卷由护士独立填答,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504份,全部收回,其中填写缺项者视为无效,有效问卷2285份,有效回收率为91.25%。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人数、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P25,P75)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各影响因素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

2结果

2.1临床护士一般资料

2285名临床护士,年龄19~69(29.16±5.86)岁。

2.2临床护士心理弹性

临床护士心理弹性总分为(63.87±12.96)分,低于我国常模(65.40±13.90)分(t=-5.628,P=0.000)。

2.3临床护士抑郁、压力、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对心理弹性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抑郁、压力及各维度、职业倦怠各维度、工作满意度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自变量均原值代入,回归分析结果。

2.4临床护士抑郁、工作压力源、职业倦怠及工作满意度对心理弹性影响的路径分析

设定初始模型,以抑郁、工作环境及资源、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弹性进入模型。模型提示,抑郁、工作环境及资源对心理弹性既有直接影响(P<0.01),也可通过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和工作满意度对心理弹性产生间接影响(P<0.01);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降低对心理弹性既有直接影响(P<0.01),也可通过工作满意度对心理弹性产生间接影响(P<0.01);工作满意度对心理弹性有直接影响(P<0.01)。

3讨论

3.1抑郁对护士心理弹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心理弹性与抑郁呈负相关(r=-0.444,P<0.01),抑郁可负向预测心理弹性,且总效应高达-0.428,是护士心理弹性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何苗和张静研究结果也表明,抑郁可负向影响护士心理弹性。原因可能为:在人心理失调最常发生且最主要的问题中,抑郁是其中一种。低抑郁程度的护士,能创建积极的认知评估系统,缓解面对挫折的抑郁情绪,提高战胜压力的自信和能力,因而心理弹性水平较高。提示应强化减低护士抑郁水平的培训,以提升其心理弹性。

3.2工作环境及资源对护士心理弹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心理弹性水平与工作环境及资源呈负相关(r=-0.147,P<0.01),工作环境及资源对心理弹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似。原因可能为:仪器设备配置短缺、病房拥挤、缺乏安全保障等较差的工作环境和资源,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较重,且精神压力较大,进而引起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降低,影响其心理弹性水平。提示医院及护理管理者:①优化工作环境。营建融洽的人际交往和组织文化环境,严控护患比,日臻完善病区拥挤的现况。②加强科室建设。在参考各医院具体情况的基础上,主动配置、升级仪器设备,修缮病房,以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提升其心理弹性。

3.3情感衰竭对护士心理弹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个人成就感降低对护士心理弹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心理弹性与情感衰竭呈负相关(r=-0.316,P<0.01),与个人成就感降低呈正相关(r=0.345,P<0.01),情感衰竭对心理弹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个人成就感降低对护士心理弹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为:职业倦怠是人跟工作环境互相影响而丧失功能的结局。一方面,情感衰竭水平较高的护士,在面对压力时通常疲于应对,不但无益于缓和应激导致的心理压力,而且会导致恶性循环,加重职业倦怠,并降低工作满意度,从而影响其心理弹性水平;另一方面,个人成就感降低水平越低的护士,在工作中的完美感和成功体验越强烈,自我职业价值感体现程度和工作满意度越高,心理弹性越好。提示需强化减弱情感衰竭及增强个人成就感的训练,如鼓励护士从解决较易的挫折开始,获取正向反馈,以职业认同培训带动职业价值感的升华。

3.4工作满意度对护士心理弹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心理弹性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r=0.342,P<0.01),护士工作满意度对心理弹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在护理队伍中,工作满意度较高者,离职率较低,也较易适应从业过程中的负性事件。原因可能为:自我对职业各方面认知和解释越满意的护士,其工作主动性和个人责任感越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更融洽,在面对负性事件时也能较好适应,心理弹性较高。由于较强的工作主动性能增强个体的责任意识,帮助个体获得成就感,进而改善工作满意度,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工作满意度的效用,从调动工作积极性入手,改善护士心理弹性水平。

4结语

护士心理弹性有待提升且受较多因素影响,其中抑郁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护士的心理疏导,重点从降低抑郁水平着手,辅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及个人成就感,降低情感衰竭水平,改善工作环境和资源等方法,提高护士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护理队伍,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许珂. 护士心理弹性状况特点及影响因素的量性与质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7.

[2]申秀英.心理弹性及保护因素对临床一线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7):71-72.

[3]曾素兰,彭成君,崔丽君.临床工作1年内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0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