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居民教学点的协调与分工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3

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居民教学点的协调与分工建设研究

袁梁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居民教学点均属于社会公益机构,三者在社会教育发展领域中均发挥了重要价值作用,而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分工建设内容也是不尽相同的。本文中首先分析了社区学院、社区学院以及居民教学点之间的相关概念,研究三者的协调与分工建设内容。

关键词:协调分工建设机制;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居民教学点

社区学院、社区学校以及居民教学点三者都关注开展社区教育,它们都将一定区域内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开展、提升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建设机制,形成服务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教育活动,它体现了全员、全面、全程开放性特征。但是,三者之间在协调分工建设机制方面是有区别的。

  1. 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居民教学点的基本概念

  1. 社区学院的基本概念

社区学院是基于地区、社区层次所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它其中包含了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内容,其教育机构内部内容相当丰富。在社区学院中,学生一般来自于学院所在本地,它可以获取来自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社区学院可以基于网络层面建立,它可建立网络社区学院,围绕网络知识形成自助学习论坛,确保实现对社区互联网体系上广大客户技术知识的有效扩充。整体来讲,社区学院的建设概念是比较自由开放的,它争取建立互联网供应商重要品牌[1]

  1. 社区学校的基本概念

在社区学校中开展社区教育,它充分利用到各种教育资源,在开展、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过程中建立服务区域,形成区域教育发展体系。在社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主要结合现代社区价值意义展开分析,所以社区学校主要负责协调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如此可形成教育合力,建立开放型社区教育机制。社区学校相比于社区学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更注重线下课堂教育交流,在教育部署方面更加接近居民教学点。

社区学校注重社区教育建立市民教育载体,保证满足社区学习者的基本权利以及终身学习需求,在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效促进现代社区可持续向前发展。在终身学习的理念指导下,社区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大力推进学习型社区构建,确保社区中的每一名成员都能在社区内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所以目前社区学校的关键工作还包括了促进学习型家庭的有效行程,大力推广青少年教育,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融为一体。

  1. 居民教学点的基本概念

相比于社区学院以及社区学校,居民教学点没有自身独立建制,它属于乡村义务教育调整布局的产物,常常设立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者城市普通社区之中,专门为区域内居民提供教育资源内容。一般来说,居民教学点的人员流动性最大,且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没有明确的招生机制。作为地方、乡村教育的重要教学组织方式,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教育契机,承载当地居民教育希望摇篮。在办好居民教学点过程中,需要兜底教育部关键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实现教育扶贫机制[2]

  1. 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居民教学点的协调与分工建设研究

社区学院、社区学校以及居民教学点各自的协调与分工建设内容是不同的,下文分别展开分析。

  1. 社区学院的协调与分工建设机制研究

1指导思想

社区学院属于社区教育中的三级网络机体系机构,它为社区居民提供终身教育内容,确保全区域开展规范化社区学院创建工作,形成教育工作整体指导思想。就社区学院办学开展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而言,它希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立足社区实际需要服务社区,优化办学方案,全面提高社区整体公共服务水平。在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建立教育出发点、落脚点的过程中展开教育活动,提升社区服务教育质量与水平,同时提高居民群众整体满意度与幸福感。

2目标任务

社区学院的教育目标任务主要是组织网络,形成更丰富网络教育资源,在机构设置与管理机制方面追求运行机制有效分类,建立分级负责机制,结合条块建立社区学院教育管理机制,保证社区学院设立多级中心。另外就是加强社区学院整体经费投入,满足社区学院的教学场所开放性与功能性需求[3]

3工作安排

社区学院的工作安排是分阶段展开的,首先它需要做到汇报动员,在认真学习、领会规范化社区学院建设标准基础之上,要结合区域社区学院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社区居民需求设计规划教育工作内容,汇总专题汇报内容,提出创建社区学院的总体思路与工作要求。具体来讲,就是结合社区学院所在区域部署相关教育工作,创建工作小组着手展开宣传动员工作。

在进入第二阶段以后,需要落实相关教育责任,进一步优化工作建设机制。考虑到社区学院的开放性,在整理工作重点、难点过程中,拟定创建新一轮的教育工作方案。该阶段的教育工作安排相当明确,就是以自由开放的教育机制为背景整理社区学院工作重难点内容,确保建立与地方教育部门相关联的工作责任分工机制,围绕教育部门与社区学院创建教育工作要求,切实落实教育工作任务,拟定创建教育工作方案。

第三阶段则是整理上报教育工作任务,按照社区学院建设与评估工作同志要求相应提出评估申请工作内容,结合社区学习者相关学习要求评估工作内容,优化社区学院教育工作机制,提高社区学院整体教育工作水平。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整理教育素材,建立教育格局,对社区学院有效开展教育工作很有帮助。

第四阶段则是创建实施阶段,该阶段要求社区学院能够规范社区学院建设工作具体要求,结合相关资料收集形成教育过程性资料体系,切实落实各项具体教育工作内容,保证教育工作体系建设到位。

第五阶段为工作推进阶段,该阶段主要希望整理创建工作内容,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保证协调落实各项工作责任任务,确保各方协调工作实施有效到位。

最后一阶段为申请迎评阶段,该阶段结合社区学院开放学校建设,围绕迎评工作相关事项建立工作方案做到各方教育评价工作协调到位。

(二)社区学校的协调与分工建设机制研究

1指导思想

社区学校的指导思想应该坚持教育工作从辖区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有效满足广大居民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建立“终身化教育”发展机制,确保社区教育服务发展道路上努力贯彻实现社区教育工作任务。整体来讲,就是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确保创建学习型社区作为基础目标,持续满足居民学习需求作为基本任务,坚持协调建设“终身学习”社区教育发展理念,创建具有市一级属性的社区教育服务示范街道目标,全面提高社区居民整体教育素养,确保社区学校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价值作用。

2目标任务

社区学校的教育目标任务就是不断加强社区教育服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社区教育服务水平。在整个过程中,要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实践创新机制,做到社区教育过程因材施教。不同于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具有完整的建制,所以他们在积极组织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整合教育资源、满足社区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价值作用[4]

3工作安排

社区学校的工作安排主要围绕硬件展开,首先必须有序开放学校图书馆与阅览室,营造全民良好的读书氛围,协助社区居民接触并了解新事物,最大限度发挥学校资源效益。在结合学校定期开放健身器材组织开展学校开放周,定期组织社区家长展开“教师评定”工作,结合社区要求组织具有专场的教师参与到社区公益性教育活动中。结合专业技术辅导报告、职业节能培训活动来普及家庭教育与全民终身教育内容,积极宣传社会发展新形势与新变化。再一点就是主动联动社区展开书法会话大赛、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等,结合全面终身教育思想宣传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切实发挥社区学校在社区中的文化普及与宣传作用,建立良好的智力支持与保障作用。在利用社区资源过程中,也需要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内容,确保引导并支持学生走进社区之中,建立具有服务属性的社区岗位,并广泛开展各种工艺活动与主题活动。例如走进社区敬老院关注孤寡老人、走进孤儿院捐赠孤儿,指导教育他们成为“爱心儿童”。总体来讲就是要确保社区学校做到由此及彼,教会他们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位亲人与朋友。

(三)居民教学点的协调分工建设机制研究

1指导思想

居民教学点在协调分工建设机制过程中应该在居民小区内设计多个教育活动点,满足居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建立喜闻乐见的居民培训项目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它希望开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内容,保证做到领导重视、建章立制、有效弥补居民教学点没有实际建制的缺陷问题。

2目标任务

在居民教学点中,它组织开展读书讲座,展开书评活动,结合各类培训与老年合唱团建立戏曲团队及,营造居民点上相对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开展使命素质培训过程中,它也希望组织各方力量建立完整的居民区人员素质培训机制,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教学过程有序、有效展开。另外,居民教学点也会宣传优生优育、二胎等民生政策,普查小区人口状况,宣传两性生殖健康与性病防治知识内容,同时抓好工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缓解家长负担[5]

3工作安排

居民教学点的教育工作安排相对宽松,它在建立社区居民学堂过程中要遵照以民为本理念,尽可能利用居民社区内的现有资源,尽可能发挥公益效果,积极招纳各路志愿者参与到公益志愿服务体系中,发挥居民力量,做到节俭办事、节俭教育。就这一过程中,居民教学点应该建立试点学堂,合理布置环境氛围,建立良好的软硬件管理机制,组织指导相关讲坛建设到位,例如在居民教学点可以设计老年大学、社区人口教育学堂等等,积极鼓励各方机构参与运作,开设各种民生教育课程,吸引更多居民参与进来,调动居民群众形成社区居委会、教师志愿团队等等,即组织各方社区力量、教育资源有效汇总到社区居民教学点中,共同开展教育协同工作。

总结:

综上所述,社区学院、社区学校虽然叫法不同、所处区域不同、但是它们在功能作用上殊途同归,都能为区域居民提供有价值教育资源,开展教育宣传活动。而三者在自身相对独立的协调与分工教育建设机制上也有所不同,这为社区居民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多、更优质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冰. 基于摄影工作室建设的社区学院特色课程开发模式研究[J]. 品位·经典, 2020, 000(001):P.142-144.

[2] 傅三顺, 张美憨, 张学玲. 巴彦淖尔市城乡社区教育建设与发展研究[J]. 河套大学学报, 2019, 000(002):P.50-55.

[3] 韩雨倩. 社区学院在培育社区学习共同体过程中的思考与体会--以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为例[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19, 000(003):P.50-53.

[4] 王岩, 陈征. 学分银行在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天津市和平区新华社区学院为例[J]. 天津电大学报, 2019, 023(004):43-46,60.

[5] 杨英歌, 王海东. 美国社区学院的课程设置研究及启示——以哈特内尔社区学院农商专业为例[J]. 职业教育(下旬), 2019, 18(004):55-60.


袁梁,女(1981.12)汉族,江苏无锡,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及教育信息化作者信息

课题: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非政府组织介入智慧社区学习平台建构的研究“(编号:H/B/201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