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8
/ 2

如何进行多文本阅读课堂教学设计

郭向丽 王超云

河南省林州市阜民中学 456550

摘要:目前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老师们日复一日讲解一篇篇孤立的课文,只能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字词,然后再把这些认识的字词书写在试卷上,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老师们也教得身心疲惫。多文本阅读教学解决了我们目前语文教学中遇到的这些问题。那么具体到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该如何进行多文本阅读的教学设计呢?我认为,在教学设计中要明确基本思路,同时还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多文本阅读 教学设计

  多文本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围绕一组或者一个议题,选择多个文本,师生围绕议题展开集体构建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只有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才能使多文本阅读教学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1. 同中求异

同中求异即在主题与写法相同或相近的文本中发现不同之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的《藤野先生》和胡适的《我的母亲》以及胡适的《我的童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可以就这个主题进行深入挖掘,开展多文本阅读。但是如果进行“同中求异”的思考,就可以从写人叙事的方法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设计。例如三篇文章都有一个共性即通过典型的事件突出人物的性格,这是“同”,那么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是否还有个性化的“异”呢?通过这种方式的深入思考,还可以发现《藤野先生》在塑造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正衬”和“反衬”这种表现手法,仙台人民是“正衬”,日本学生是“反衬”,而在《我的母亲》这一课,母亲的形象塑造过程中大嫂和二嫂也起到了“反衬”的作用,但文中没有”正衬”。在《我的童年》中,衬托这种笔法就不明显。这种“同中求异”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有更为深入的探索和发现。

  1. 异中求同

异中求同即在主题与写法不相同或不相近的文本中发现相同之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的《雪》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以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三个文本,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放在一起进行阅读的时候,是否可以发现其中隐约存在的共性呢?我认为,它们有共性,即三个文本背后都有一个勇敢不屈的斗士形象,都有一片拳拳爱国心。这种“异中求同”的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要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目前出现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多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很多老师花费不少精力来进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寻找了很多课外的相关文章,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的设计。但是,这种做法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我们的教材在编纂时,已经是按照相同的主题进行了单元的编排,同一单元的文章为什么不能作为多文本阅读的素材呢?再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的《短文两篇》,在同一课之内的两篇文章《陋室铭》和《爱莲说》已经能够很好的让学生体会“托物言志”这种表现手法,又为什么要寻找那么多课外的生僻古文来学习这个知识点呢?这种做法是否有一些舍近求远呢?所以如何提升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选择合理恰当的阅读主题

  多文本阅读即是通过提出一个阅读主题或者阅读方向,在一个单位时间里通过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对提出的主题进行深刻探究,旨在将该主题的文章理解透彻,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所以,选择一个合理恰当的阅读主题是实现多文本阅读有效教学的基础,不仅可以为多文本阅读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路,而且也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因此,在选择多文本阅读主题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考察学生的兴趣,其次应该关注社会发展,从多角度对主题的选择进行剖析,既要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又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这样才能推动实现多文本阅读方式的有效性教学。

  例如,在学习季羡林的《成功》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就“成功”这一话题开展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成功这一话题契合学生实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压力下,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以及实现成功的方法和途径。可见,一个好的阅读主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之路起导向作用,从而实现多文本阅读的有效性教学。

  2.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这项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所以学生在其中占领主导地位,而学生主动阅读将为提高自身阅读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采用多文本阅读方式的时候,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不仅可以逐步让学生接受多文本阅读这种学习形式,也让自己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增长见识,提高阅读水平。另外,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时候,应该研究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不同学生的阅读水平,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鼓励方式,这样更易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更好的实现多文本阅读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有效性教学。

  例如,在阅读鲁迅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多角度对学生发问,比如“文章中鲁迅借助藤野先生要表达怎样的情感?通过该文章我们可以看到鲁迅描写人物的时候注重人物的什么?”等等问题,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将鲁迅描写人物的其他文章介绍给大家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像《阿Q正传》、《祥林嫂》、《祝福》等等,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和总结,从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以达到学生自主阅读的目的。

  3.组织科学有效的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多文本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对于同一个阅读主题,不同的学生阅读了不同的相关书籍,因此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交流讨论,并且将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是自己的看法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所以,在课堂互动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促进学生水平的进步。另外,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互动结论,及时地反思本次课堂活动的不足之处,并做进一步的改进和调整,从而实现多文本阅读的有效教学。

  例如,在阅读培根的《论美》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于“美”这个词进行多文本阅读,让学生去收集各种和美相关的文章,不管是风景美,人美还是心灵美的文章,都可以拿到一起去讨论。

  4.督促学生进行阅读整理

  多文本阅读最重要的就是可以获得阅读技巧,阅读规律,所以在阅读过后,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及时地进行阅读整理,而所谓的阅读整理,即是对于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收获的知识、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思考等进行梳理和记录,不仅可以提高本次阅读的有效性,而且能够加深自己的印象,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所以,在学生进行阅读整理的时候,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整理的技巧,不仅仅是单纯地文字整理,还要通过自己的整理进行思考,思考在多文本阅读中自己的表现情况以及下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从而提高多文本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需要教师首先选择合理恰当的阅读主题来确保阅读过程的顺利进行,其次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还需要开展一些课堂互动活动,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督促学生及时进行阅读整理,只有教师全方位深化多文本阅读的理念,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设计有效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才能进一步地实现多文本阅读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笑飞.自主性文本阅读教学浅探[J].才智,2012,(18):58-59.

  [2]史培民,史艳兰.多文本阅读课堂实践操作初探[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