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4
/ 2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罗晓娇 黄浩 丁妙

自贡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自贡 643011

【摘要】目的:研究在分娩镇痛中采取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镇痛方法,研究组采取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镇痛,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和镇痛起效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两组产妇疼痛评分NRS评分。结果:研究组的产程时间和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镇痛前疼痛评分NRS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NRS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分娩镇痛中,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分娩镇痛;临床效果

分娩阵痛是产妇在正常分娩期间必经的一个过程,而产妇由于分娩阵痛往往会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过度通气,宫缩不规律,产程延长,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胎儿缺氧,进而会影响胎儿以及产妇的生命安全。临床针对分娩阵痛,目前常采用的方法就是硬膜外镇痛。硬膜外镇痛虽操作简单,但起效较慢,效果一般,并且会影响产妇睡眠[1]。近些年,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临床效果显著,被广泛应用[2]。因此,本文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分娩镇痛中采取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中年龄25-38岁,平均(31.5±2.6)岁,身高156-164cm,平均身高(160±1.7)cm,体重60-65kg,平均体重(62.5±1.4)kg,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1±0.8)周。对照组中年龄26-40岁,平均(33.1±2.8)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5±0.7)周,身高157-163cm,平均身高(160±1.6)cm,体重61-65kg,平均体重(63.1±1.3)kg,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1.2方法

两组产妇全部进行常规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胎心、宫缩强度等,当产妇宫口开到2到3指且宫缩规律时,产妇鼻导管吸氧,体位左侧卧,开放上肢静脉补平衡液,于L2-3间隙寻找穿刺点,实施分娩镇痛。对照组采取硬膜外置管,并注射5毫升利多卡因,观察五分钟,确保导管位置正确后,注射5毫升0.1%罗哌卡因。研究组在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采用腰穿穿刺针(25号)刺破硬脊膜,待脑脊液回流,即达到蛛网膜下腔,退出腰麻针,将硬膜外导管留置于硬膜外隙,给药采取和对照组一样用药及方式。20分钟后两组患者全部连接硬膜外镇痛泵注入0.1%罗哌卡因,速度为8毫升每小时,待到宫口全开为止。

1.3疗效观察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和镇痛起效时间比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观察两组产妇疼痛评分NR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SPSS21.0统计学软件;资料描述:计数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614d4a52db8d2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χ2,计量资料为t;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0.05。

2结果

2.1 对照组和研究组产程时间和镇痛起效时间比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对比

对照组和研究组产程时间和镇痛起效时间比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对比,研究组的产程时间和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对照组和研究组产程时间和镇痛起效时间比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对比 (n,%)

组别

镇痛起效时间(min)

第一产程时间(min)

第二产程时间(min)

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

新生儿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

研究组

40

3.13±0.83

453.16±20.32

43.32±10.46

9.41±0.42

9.89±0.08

对照组

40

6.12±1.31

479.84±30.15

50.23±14.23

9.49±0.39

9.87±0.09

t


12.193

4.641

2.472

0.882

0.932

P


0.000

0.000

0.015

0.380

0.438

2.2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NRS评分对比

两组产妇镇痛前疼痛评分NRS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NRS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疼痛NRS评分对比 (n,%)

组别

疼痛评分NRS

镇痛前

镇痛后5min

镇痛后20min

镇痛后60min

研究组

40

8.8±0.7

5.0±1.2

3.7±1.1

1.8±0.8

对照组

40

8.9±0.6

6.7±1.0

4.5±1.2

3.1±1.2

t


0.685

6.883

3.108

5.700

P


0.494

0.000

0.002

0.000

3讨论

常规的硬膜外阻滞技术是比较常用的分娩镇痛措施,但在分娩的过程中,随着产妇宫缩频率增加,疼痛感会越来越明显,从而没办法达到产妇的镇痛效果[3],而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是腰麻-硬膜外联合的麻醉技术,改良的关键点是通过人工将硬脊膜刺破,通过穿刺孔使麻醉药物进入蛛网膜下腔,具有剂量小,起效快,麻醉完全的特点,可以起到很好的镇痛效果,而且不易发生不良反应[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产程时间和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镇痛前疼痛评分NRS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后研究组的疼痛评分NRS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分娩镇痛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繁荣, 郑映红. 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探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 (14):60-61.

[2]卢园园, 蔡嘉靖, 金绍武, et al.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 2020, 100(005):363-366.

[3]李彬, 李梦倩, 董铁立. 硬膜外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实用医刊, 2020, 47(11):26-29.

[4]袁建伟. 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014(002):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