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皮瓣和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旋转皮瓣和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比较

何云东

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314100

摘要:目的:评估旋转皮瓣和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54例面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7例,分别采用旋转皮瓣、改良菱形皮瓣。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长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切口长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满意度,试验组面侧颧颊部缺损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缺损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旋转皮瓣和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疗效相当,临床上需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关键词:面部缺损;旋转皮瓣;改良菱形皮瓣


面部缺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面部美观度,临床上通常采用局部皮瓣来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从而达到美容的效果。在对局部皮瓣的类型进行选择的时候,一般是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并结合临床经验,选择改良菱形皮瓣或者是旋转皮瓣[1]。为探讨旋转皮瓣和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现对54例面部缺损患者进行分组实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54例面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临床检查确诊;缺损部位无感染;符合手术指征,无禁忌证。排除标准:认知障碍;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54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的一般资料:男12例,女15例;年龄18~44岁,平均(32.42±3.53)岁;缺损面积1~4平方厘米,平均(2.31±0.54)平方厘米;致病原因,外伤性损伤10例,面部色素痣12例,其他5例;缺损部位,额部4例,鼻部9例,面侧颧颊部12例,睑唇功能部2例。对照组的一般资料:男10例,女17例;年龄18~45岁,平均(32.62±3.47)岁;缺损面积1~5平方厘米,平均(2.28±0.52)平方厘米;致病原因,外伤性损伤9例,面部色素痣11例,其他7例;缺损部位,额部3例,鼻部10例,面侧颧颊部11例,睑唇功能部3例。对两组的性别、年龄、缺损面积、致病原因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两组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术前用亚甲蓝溶液在皮损边缘位置划切口线,注意尽量保留正常组织,辅助切口线应尽量隐蔽,可利用皮纹线、朗格线、亚单位分区线、皱纹线等。行局部浸润麻醉(2%利多卡因),沿切口线做切口,充分显露、完整切除病灶,并送检。提前设计局部皮瓣,局部皮瓣应完全覆盖(稍大于)创面。如果病理检查为恶性病变,应适当扩大切除范围,重新设计局部皮瓣;如果为良性病变,则可应用设计好的局部皮瓣。皮内用可吸收5-0缝合线,皮肤用7-0锦纶线缝合。创面切开、闭合时,可采用微创技术,以避免出现疤痕。

1.3观察指标

术后测量切口长度。由医师对局部皮瓣修复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皮瓣血运情况、瘢痕的隐蔽性、色泽的一致性、质地的差异性、周围器官有无移位。每项满意2分,一般1分,不满意0分。总分10分。总分≥7分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

2.结果

2.1切口长度

比较切口长度,试验组的(5.21±0.65)厘米高于对照组的(2.84±0.58)厘米(P<0.05)。

2.2满意度

比较满意度,试验组面侧颧颊部缺损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缺损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1 两组的满意度比较(`x±s,分)


n

额部

鼻部

面侧颧颊部

睑唇功能部

试验组

27

8.42±1.25

7.21±1.05

8.54±1.25

7.62±1.24

对照组

27

8.51±1.17

7.16±1.07

7.11±1.14

7.55±1.32

2.3并发症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n

表皮坏死

瘢痕明显

皮瓣远端静脉回流障碍

总发生

试验组

27

0(0)

1(3.7)

2(7.4)

3(11.1)

对照组

27

1(3.7)

0(0)

3(11.1)

4(14.8)

3.讨论

面部皮肤缺损修复时,可采取直接缝合法、皮片移植法、局部皮瓣法、游离皮瓣等。其中,直接缝合法适用于较小的面部缺损,其他三种适用于较大的面部缺损。皮片移植法容易出现色素沉着、皮片挛缩,且色差明显;游离皮瓣法的手术操作复杂、难度较大,且术后皮瓣容易坏死;局部皮瓣法操作简单,皮瓣的质地、色泽与周围皮肤一致,但也有治疗周期长、痛苦大等缺点[2]。改良菱形皮瓣、旋转皮瓣是临床常用的局部皮瓣。

本研究中,试验组、对照组分别采用旋转皮瓣、改良菱形皮瓣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试验组的切口长度(5.21±0.65)厘米高于对照组的切口长度(2.84±0.58)厘米。提示,旋转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具有切口较大的不足,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旋转皮瓣在设计切口的时候,对面部自然轮廓线进行合理应用,可达到隐蔽的效果,切口长度至少是面部缺损直径的4倍,皮肤弹性较好的青壮年患者可适当加大切口长度。由于旋转皮瓣对切口长度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其不适用于修复可用面积狭小的缺损部位,这就缩小了其适用范围。临床上,需在明确皮瓣修复术适用范围的基础上,对手术风险进行准确判断,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试验组面侧颧颊部缺损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旋转皮瓣通常用于鼻部、颧颊部,这些部位皮纹成斜形分布,与辅助切口的走向相符,从而可以将辅助切口的瘢痕藏在正常皮纹中,得到更好的美容效果。额部使用改良菱形皮瓣的频率较高,额部横向皮纹容易出现直线瘢痕痉挛,改良菱形皮瓣的缝合线并非直线,所以额部采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可有效减轻切口瘢痕程度[3]

综上,旋转皮瓣和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疗效相当,面侧颧颊部缺损采用旋转皮瓣的治疗效果更好,但旋转皮瓣有着切口较大的缺点,临床上需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郝健,王川,杨川峰,顾钏,罗君,李天石.改良菱形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1,32(03):140-142.

[2]付学锋,王美燕,张娜.改良菱形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手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35(05):286-288.

[3]黄娜,文辉才,付建华,黄进军,廖怀伟,涂峻,卢颖洁,祝愿,蒯权.改良菱形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33(02):2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