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旋转和改良菱形修复面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54例面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7例,分别采用旋转、改良菱形。比较两组的术后切口长度、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比较切口长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满意度,试验组面侧颧颊部缺损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缺损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旋转和改良菱形修复面部缺损的疗效相当,临床上需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面部缺损 旋转皮瓣 改良菱形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旋转治疗胫骨内固定钢板外露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我科自2005年7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局部旋转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同程度的胫骨内固定钢板外露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骨折均良好愈合,创口均一期愈合,可恢复体力劳动。

  • 标签: 局部 旋转皮瓣 胫骨内 固定钢板外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指端旋转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诊的指端缺损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指端旋转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邻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修复情况及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手指功能正常率为93.33%,术后外观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和6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端旋转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患者手指功能恢复良好,皮肤修复完整,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指端旋转皮瓣 指端缺损 皮瓣移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掌侧旋转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疗效分析.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对48例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掌侧旋转修复指端皮肤缺损,切取面积2.0cm×3.0cm.结果术后48例全部成活,随访时间3-12个月.质地良好,感觉恢复良好,供区植皮愈合良好,轻度色素沉着,耐磨性较好.结论掌侧旋转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方法简单,可修复手指指端及指腹皮肤缺损,且因皮肤缺损较多不能应用V-Y推移时,此手术是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的首选显微修复方法之一.关键词掌侧旋转;指腹皮肤缺损ApplicationpalmarrotationflaprepairthedefectanalysisoftheefficacyoffingerskinLijiaGengWangQiangLigangZhangLijunXi'anCityRedCrosshospitalhandsurgeryfirstward710054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volarskindefectfingertiprotationflaprepairefficacyanalysis.MethodsMarch2014toMarch2015,48patientswithsofttissuedefectsinpatientswithfingerfinger,applicationvolarfingerrotationflaprepairskindefects,cutarea2.0cm×3.0cm.ResultsAllflapssurvivedafter48caseswerefollowedupfor3monthsto1year.Flapgoodtexture,feelgoodrecovery,skingraftdonorsiteshealedwell,mildpigmentation,goodwearresistance.ConclusionPalmarrotationflapbloodsupplyreliable,highsurvivalrate,themethodissimple,repairablefingerandfingerpulpskindefectandcannotbeappliedbecausemoreskindefectVYFlapOvertime,thissurgeryistorepairthepulpsofttissueflaponepreferredmethodofmicrosurgicalrepairdefect.keywordPalmarrotationflap;pulpskindefects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7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带蒂旋转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8例颌面部皮肤组织缺损患者,在缺损旁设计带蒂旋转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均I期修复成功,随访6个月——6年,术区皮肤色质正常,无明显瘢痕,无继发畸形及肿瘤复发。结论带蒂旋转设计合理,就近取材,操作方法简单,是修复颌面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 标签: 带蒂旋转皮瓣 颌面部 组织缺损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烧伤的治疗修复方法。方法通过对我科5年来收治的35例深度烧伤患者采用修复进行总结,介绍修复修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35例中,5例部分坏死,30例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修复封闭,功能恢复较理想,外形满意。结论具有血运丰富、好成活、不用吻合血管、抗感染力强等优点,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深度烧伤 皮瓣肌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一种取自示指桡背侧和拇指尺背侧的双旋转治疗先天性扣拇畸形方法,评估这种皮设计对开大虎口、松解拇指掌指关节掌侧皮肤挛缩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治疗的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资料。术中设计示指桡背侧长三角形,转位后主要用于开大、加深虎口;取拇指尺背侧三角形,转位后主要用于覆盖掌侧缺损皮肤。根据肌腱发育异常及肌肉挛缩情况,分别行不同程度的拇短伸肌腱紧缩或重建,以及拇指内在肌松解。术后石膏固定1个月,随后开始规律的手功能康复锻炼。术后随访存活情况及供区愈合情况,评估虎口开大和掌侧皮肤软组织松解的效果及拇指功能,并进行患儿父母满意度调查。结果共纳入先天性扣拇畸形患儿10例,平均年龄26个月(11~36个月),共11只患手,左4只患手、右7只患手。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拇指掌指关节掌侧软组织挛缩,虎口窄小。术后随访10.2个月(4~24个月),所有转移均成活,未发生边缘坏死。虎口开大及掌侧软组织挛缩松解效果满意,拇指外展及掌指关节背伸角度获得明显改善(掌侧外展平均42°,范围38°~43°;主动背伸角度平均1.6°,范围-5°~10°)。患儿父母对拇指和虎口外观及手功能总体满意率为100%。结论双指背侧方旋转切取简单,可有效起到加大、加深虎口,覆盖掌侧皮肤缺损的作用,是先天性扣拇畸形手术中修复的可靠方法。

  • 标签: 手畸形,先天性 拇指 外科皮瓣 扣拇畸形 旋转皮瓣 虎口挛缩 拇指掌侧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骨肌联合面颈胸旋转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下颌骨合并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下颌骨肌联合面颈胸旋转修复6例因难治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缺损。结果:应用下颌骨肌联合面颈胸旋转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缺损,所有均存活良好,未出现供区并发症。所有患者语言、吞咽功能良好,面部外形满意。随访16~24个月,平均20.6个月,患者病情均无复发。结论:下颌骨肌联合面颈胸旋转制备简单、快速,适合同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下颌骨"L"形缺损合并颊部软组织缺损。

  • 标签: 放射性骨坏死 下颌骨肌瓣 面颈胸旋转皮瓣 下颌骨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旋转带蒂修复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眼睑肿瘤50例(61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眼睑肿瘤切除后,应用单个或数个带蒂进行修复。随访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全部成活,切口I期愈合。末次随访未出现肿瘤复发。眼睑闭合功能良好,所有患者对眼睑外观满意。结论应用旋转带蒂修复眼睑肿瘤切除后的眼睑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肿瘤,眼睑 缺损,眼睑 修复,移植,皮瓣,带蒂旋转
  • 简介:目的探讨面侧旋转修复眶下、颧部及颞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面侧旋转对12例因良恶性病变切除造成的眶下、颧部及颞部缺损进行修复.结果皮全部成活,色泽、质地和厚度接近缺损区的皮肤,效果满意.结论面侧旋转是修复眶下、颧部及颞部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操作简单,效果可靠.

  • 标签: 面侧旋转皮瓣 眶下缺损 修复 颧部缺损 颞部缺损
  • 简介: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手外伤科行上肢微型游离修复手部缺损的患者102例共118指,其中右手68例,左手34例,拇指缺损48例,食指30例,中指20例,环指15例,小指5例,均为不规则创面,面积(1.5cm×2.0cm)~(3.0cm×5cm)。结果本组102例患者(118指)均顺利完成手术修复缺损,118指均顺利存活,均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手指创面外观恢复良好,均无需再次手术修复。供、受区伤口均直接缝合并Ⅰ期愈合,供区仅残留局部线性瘢痕。术后出现静脉危象4例,经局部按摩、红外线理疗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使用标准》评价疗效,优38指,良74指,差6指,优良率为94.9%。结论上肢微型游离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游离皮瓣 上肢
  • 作者: 李德全 柳琴 马爱敏 曾剑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江西省乳腺专科医院 (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一科 330006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乳腺外科,南宁 530021,江西省乳腺专科医院 (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一科 330006,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乳腺外科,南宁 530021,丰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宜春 336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皮下蒂组织旋转修复中央区乳腺癌保乳术后中央区缺损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江西省乳腺专科医院乳腺一科收治的Ⅰ、Ⅱ期中央区乳腺癌患者,均实施保乳手术,并以局部皮下蒂组织旋转修复乳腺中央区缺损。术后随访观察并发症情况,评估术后1年患侧乳房的美容效果、患者满意度、患者舒适度及术后2年局部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14例中央区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7~75岁,中位年龄47岁。保乳术后创面一期愈合12例,切口感染1例、坏死1例,均二期缝合。术后1年胸骨上切迹到乳头的距离患侧为(22.27±2.38) cm、健侧为(23.33±2.22)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3,P=0.242);乳头到胸骨中线的距离患侧为(10.12±0.91) cm、健侧为(10.68±1.09)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7, P=0.094);乳头到乳房下皱壁的距离患侧为(6.94±0.95) cm,健侧为(7.05±1.30)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8,P=0.645)。术前患侧乳房满意度为(60.2±11.4)分,术后为(61.7±12.7)分,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0,P=0.744);术后整体舒适度为(62.05±4.40)分,为中度舒适,其中生理舒适度为(6.52±2.05)分、精神心理舒适度为(15.13±2.56)分、社会舒适度为(19.09±1.57)分、环境舒适度为(21.29±2.11)分。术后2年局部无肿瘤复发,无全身转移。结论局部皮下蒂组织旋转修复中央区乳腺癌保乳术后中央区缺损,术后并发症少,乳房美容效果良好,术后患者满意度好,中度舒适,肿瘤学安全性好。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外科皮瓣 皮下组织蒂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我们采用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6例。一期修复12例,二期修复4例。手掌背侧7例,虎口部7例,手指背侧2例。缺损面积为4.0 cm×3.0 cm~9.5 cm×6.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采用全厚片移植修复。结果术后16例均存活,其中15例伤口Ⅰ期愈合,1例术后发生静脉危象,拆除缝线积极处理,经加强换药最终存活。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3个月,外形不臃肿,质地良好,无明显色素沉着,供受区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旋转点下移的前臂逆行骨间后动脉穿支血供可靠,操作相对简便,可修复手部远端创面,同时降低骨间后神经损伤的手术风险,减少供区损害,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外科皮瓣 手损伤 骨间后动脉 旋转点 软组织缺损
  • 简介:目的探索治疗睑黄瘤切除后手术修复方法。方法应用上睑松弛皮肤横行设计超长皮下蒂旋转修复睑黄瘤切除的创面。设计的比率可达1:6-10。结果19例全部成活。其中一例(单侧)术后2年复发,再次用相同的方法治愈。结论超长皮下蒂旋转是修复睑黄瘤手术切除后创面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创面较大时更有显著的指征。

  • 标签: 睑黄瘤 上睑 超长皮下蒂皮瓣
  • 简介:背景:手指远节缺损为手外伤中较常见损伤,传统修复方法较多,均存在不足,寻找一种损伤小、修复效果好的方法仍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指动脉血管神经束残端蒂旋转修复手指远节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应用指动脉血管神经束残端蒂旋转修复远节缺损病例17例,缺损面积:0.8cm×1.2cm至1.0cm×1.5cm。切取面积:1.0cm×1.3cm至1.2cm×2.0cm。结果:17例(17指)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4个月。颜色红润,质地接近正常,指端外形圆润饱满,两点辨别觉为4-5mm。结论:指动脉管神经束残端蒂旋转修复手指远节缺损手术操作简单、风险小且感觉、外观恢复良好。

  • 标签: 指损伤 指动脉皮瓣 旋转皮瓣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局部穿支修复股前外侧供区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们急诊收治前臂或手部创面患者共15例,创面大小为5.0 cm×7.5 cm~8.5 cm×12.0 cm,采用股前外侧游离移植修复创面,并设计穿支血管蒂顺行推进、逆行旋转等修复股前外侧供区。股前外侧大小为5.5 cm×8.0 cm~9.0 cm×12.5 cm,局部穿支的大小为2.0 cm×3.0 cm~5.0 cm×8.0 cm。结果术后均存活良好。随访时间为8~19个月,平均14.5个月。前臂或手部及股前外侧供区修复后外观满意,未见明显臃肿、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感觉未见明显减退。邻近关节活动度无明显受限。结论局部穿支修复股前外侧供区,设计灵活,限制少,手术方式简便,是股前外侧供区有效的修复方式。

  • 标签: 外科皮瓣 治疗结果 穿支 皮瓣供区
  • 简介:目的通过对传统游离与穿支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两种皮、手术风险、成活率及术后功能存在的共性和差异,试图找出预防、解决方法。方法通过对2000年至2010年,1320例游离、肌及穿支病案资料回顾性研究,随机抽取300例,(180例传统、120例穿支)进行随访研究。随访1.5~5年。从选择、设计、切取、移植、供受区的处理以及修复后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找寻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逐项分析原因,并根据临床经验和教训,提出预防、应对的措施和方法。结果300例,因故放弃和失败10例,成功率为96.7%,术后坏死率为3.3%。术中发生血管危象38例,其中传统16例,穿支22例,传统经对症处理解除危象27例,手术挽救成功1例;穿支对症处理解除危象19例,1例失败放弃,2例穿支部分坏死。完全失败10例。本组急诊手术32例,感染率仅为3.2%。慢性创面268例,感染率为8.58%,慢性创面感染率远高于急诊创面。其它还有:边缘愈合不良及部分坏死、与受区匹配问题、供区遗留创面、瘢痕,功能障碍等问题。结论预防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障成活的关健。严格遵守切取原则,控制好修饰性切取适应证,注意张力是手术的技术要求。手术供区正确封闭处理方式,是预防、解决并发症及功能不良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传统皮瓣 游离皮瓣 创伤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旋转联合推进形式的臀上下穿支动脉岛状修复臀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至2018年4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收治臀部褥疮患者37例,男27例,女10例,年龄35~79岁。所有病例均进行一次清创负压治疗,控制局部感后,根据拟修复创面与臀上、下穿支动脉穿出部位及局部软组织情况,选择相应穿支动脉为蒂,形成岛状,以旋转及推进联合的方式转移修复创面。结果37例伤口经一次清创负压引流后局部感染均控制,二期修复术后33例伤口均一期愈合,其中4例术后出现伤口脂肪液化局部伤口裂开,经2期清创换药后愈合,术后局部外观良好,无明显隆起畸形。所有病例均随访,最长随访时间2年,电话随访患者,局部均无褥疮复发。结论旋转联合推进形式的臀上、下穿支动脉岛状是修复臀部褥疮一种良好方法。

  • 标签: 修复外科手术 穿支皮瓣 褥疮 旋转联合推进 岛状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