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韦式比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槐里小学、单位所在城市:南宁

市、单位邮编530207

摘要:在围绕立德树人而展开的教育改革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是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期。基于此,本文从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从关键能力、思维品格和价值观念三个层面探究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改革;实践策略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关键能力、思维品格和价值观念。在围绕立德树人展开的教育改革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目前,通过对小学生的观察、调查以及研究,可以发现学生在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针对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围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探索实践、总结经验。

一、立足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发展,推进课程改革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对于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而是整体全面的渗透,让学生不仅能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更能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产生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机。基于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几点探究改革路径:

第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引导学生辨析数学知识本质。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记忆知识,还应把握知识本质,并能够根据知识展开数学思考、实现灵活应用。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根据学生所掌握的除法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除不尽”的情境:现有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又可以分几盘呢?根据这一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平均分以外的情况,并列出:7÷2=3(盘)……1(个)。让学生透过算式感悟算理,掌握算法,以此达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第二,构建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夯实知识。例如在二年级“数据收集和整理”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构建生活情境,并提出问题: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红、黄、蓝、白4种颜色,请问选哪种颜色最为合适?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形成统计数据,最终给出方案,这样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知识的过程中巩固学习。

第三,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的数学关键能力包含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例如在学习“倍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给出一系列问题:已知甲数是乙数的3 倍,甲数和乙数的和是20,甲数和乙数各是多少?教师指导学生用线段图来思考甲数和乙数的关系;然后在学生掌握线段图法之后,教师还应举一反三,让学生理解其背后蕴含的数形结合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立足学生数学思维品格发展,推进课程改革

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品格方面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数学知识抽象、严谨,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形成系统有效的训练。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充分,思维的深刻性、灵敏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因此,教师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根据学生思维发展阶段,探索教学改革路径,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第一,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数学知识并不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且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在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突破表面化的概念理解,通过逻辑推理等方式探究知识内在联系,深入知识内核。第二,设计变式练习,启发学生的灵活思考。教师为打破学生死记概念、套公式的思维定势,可以结合具体的题目调整条件、问题、结论等等,形成新的题目,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进行探究,让学生在知识应用中学会灵活变通,举一反三。第三,引导学生反思检查,提升学生的批判和质疑能力。例如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巧设"陷阱",增加题目难度,给出题目:556÷7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引导学生思考当556÷7,被除数最高位5除以7商不够1个百,应该怎么办?许多学生在这一点上很容易出错。教师可以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引导其自主检查、纠正,同时教师还应有意识培养学生反思意识,鼓励学生将错误进行集合,作为以后学习的参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立足学生数学价值观念发展,推进课程改革

根据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小数学课程指导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发展关键能力、思维品质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这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学生的兴趣培养。提起数学,学生经常会产生一种抵触心理,这就是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的主要表现。没有兴趣的支撑学生很难学会数学、学好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积极探究趣味性课堂的设计,让学生打破对数学的固有印象,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实现乐学、好学的目的。第二,强调态度引导,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能够让学生在知识探究中认真、严谨,而这种态度更有利于延伸为学生的做人态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行为习惯的引导,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第三,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史料、传统文化等数学文化内容,营造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认识到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进而不断实践探究,总结经验,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周莹,金岚.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对J省10篇获奖教学设计的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4):26-30.

[2]孙彩红.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径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8):135-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