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米多君及美托洛尔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盐酸米多君及美托洛尔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研究

张建元 李爽 秦倩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分析盐酸米多君及美托洛尔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就诊在我院的126例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1年1月。用数字随机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A组(美托洛尔)和B组(盐酸米多君)。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心率水平和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对比两组症状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2.06%明显高于B组76.1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直立心率和心率差值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采用美托洛尔治疗与盐酸米多君相比更有优势,可帮助患儿显著改善临床指标和症状,是效果更理想的治疗用药。

关键词: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美托洛尔;盐酸米多君;症状评分


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属于一类心血管疾病,以直立性不耐受症状为主要表现,通常平卧可缓解症状,若病情严重能引起患儿晕厥,对患儿健康极为不利[1]。此类患儿的治疗用药多选择α受体激动剂和B受体阻滞药物,其中盐酸米多君及美托洛尔较为常用。研究分析了盐酸米多君及美托洛尔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就诊在我院的126例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1年1月。用数字随机方法将所有患儿分组,A组(63例)和B组(63例)。A组中有男20例、女43例;年龄6~15岁,平均年龄(8.95±1.21)岁。B组中有男22例、女41例;年龄6~16岁,平均年龄(8.73±1.07)岁。互相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础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来院时详细问询发病情况,完成各项检测,明确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后入组。将美托洛尔(国药准字H32025391,阿斯利康制药)应用于A组,具体用法:以每次1mg/kg的剂量口服,应用2次/d。将盐酸米多君(国药准字H20060551,川抗制药)应用于B组,具体用法:以每次2.5mg的剂量口服,每天应用1次。

所有患儿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定期评估患儿症状发生程度和频率,定期进行直立倾斜试复查。给予家长用药、诱因规避教育和日常生活指导,保障患儿有良好依从性,且用药效果不受其他因素影响。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变化,进行症状评分,共0~4分,无症状为0分,每月有1次症状发生为1分,每月发生症状2~4次为2分,每月有2~7次症状发生为3分,1d内有1次以上症状发生为4分。在治疗前后检测和对比两组患儿的直立、平卧心率和心率差值。

综合患儿病情变化完成临床疗效评价:患儿治疗结束时症状消失,评价显效;患儿治疗结束时症状程度和频率有超过50%的改善,评价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无变化,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评定获得数据资料均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症状评分

治疗前对比两组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均降低,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症状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症状评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A组

63

4.85±1.54

1.82±0.53

B组

63

4.71±1.37

2.65±0.84

t


0.892

3.228

P值


P>0.05

P<0.05

2.2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儿的直立、平卧心率和心率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直立心率和心率差值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

组别

例数

前/后

直立心率

平卧心率

心率差值

A组

63

治疗前

114.01±10.41

75.26±12.42

42.54±8.24

治疗后

101.55±6.52

78.74±14.11

26.01±4.63

B组

63

治疗前

114.27±11.25

75.27±12.36

42.19±8.04

治疗后

110.65±9.16

77.85±12.84

32.85±5.72

2.3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2.06%明显高于B组76.1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A组

63

43

15

5

92.06%

B组

63

30

18

15

76.19%

χ2





8.092

P值





P<0.05

3讨论

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主要特点是站立时不耐受,存在心率变快且无血液下降,也会伴有视物模糊、心悸、胸闷、头晕、晕厥等表现,该病也是儿童晕厥常用原因[2]。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概念最早是上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提出,确诊和病情程度的评价主要是利用直立倾斜试验完成。据悉我国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患儿中普遍处于学龄期,年龄超过10岁的患儿比重超过80%,与男孩相比女孩发生率更高。该病具体的发生机制目前还没有完全清楚,多认为是有体位变化时患儿机体调节系统某一环节异常,且难以让患儿短时间适应,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3-4]

临床对此类患儿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主要是对患儿和家长进行生活指导、疾病宣教以及症状诱发因素避免相关的干预等,比如指导家长和患儿在生活中尽可能避免疲劳、缓解闷热、情绪紧张、长时间站立和突发改变体位等,同时鼓励患儿加强机体锻炼、增加饮水量和日常盐分的摄入。若有需要或是基础干预效果不理想的患儿,还需要增加用药治疗。药物的选择方面,α受体激动剂和β受体阻滞剂较为常用。盐酸米多君属于一种α1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在应用后药物有效成分可促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同时使静脉血容量减少,进而使血压升高,让心率反射性减慢,达到改善病情的效果[5]。美托洛尔是受体阻滞剂,该药物能够发挥理想的异丙肾上腺素心动过速抑制作用,药物有效成分能够具备选择性的阻断β受体,同时强化β受体的密度,促进交感神经的活性下降,使迷走神经的张力增加和心肌血供的阻力下降,帮助患者达到调节心率、抑制收缩等多重效果。同时该药物有生物利用率高、吸收快的优点,在口服后1.5h时就能将血药浓度达到峰值,普遍能获得20h的半衰期。此项研究两组患儿分别应用美托洛尔和盐酸米多君。治疗后对比两组症状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2.06%明显高于B组76.1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证明美托洛尔更利于帮助患儿改善病情,确保有满意的临床疗效。治疗后A组患儿的直立心率和心率差值明显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证明美托洛尔对改善患儿心率的效果更为理想,是病情康复的保障。

综上所述,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采用美托洛尔治疗与盐酸米多君相比更有优势,可帮助患儿显著改善临床指标和症状,是效果更理想的治疗用药。

参考文献:

[1]李章勇,刘晓燕.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J].儿科药学杂志,2016,22(10):60-63.

[2]郑娜,张印军,孙大庆.直立后血压变化对盐酸米多君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7):728-731.

[3]陶春燕,杜军保.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8,33(11):909-913+919.

[4]李艳.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的诊断[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20,35(8):580-582.

[5]张建元,秦倩,赵自广,杨玉军.盐酸米多君与美托洛尔治疗儿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临床疗效对比[J].慢性病学杂志,2017(7):760-76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