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段学生数学作业常见的错误及改正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3

浅析小学高段学生数学作业常见的错误及改正策略

许敏娟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小学

摘要: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如果学生作业出现错误,必须分析原因,并因此提出各项解决对策: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原因,在纠错中,既要学会明白道理、悟透方法,也要学会开拓思维、积极创新,促使学生不管在知识能力、数学思考方面取得进步,还是在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最终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掌握、个性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小学高年级的数学作业的常见错误,并分析其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策略。

关键词:数学作业;错误;对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作业是学生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但作业中也难免出现错题。在此期间,因为教师使用的方式各有所异,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也各有所异。同时,每个学生无论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还是在思维品质方面,均存在差异,数学作业自然存在不同的错误。本次以小学六年级的数学为例,结合本人教学经验,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分析其出现的错误以及原因。

一、高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常见的错误

1.不够理解课堂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都是对学生一视同仁,基本都是坐在讲台下,听从教师的讲解,导致学生因为个体略有不同,学习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比如在教学圆时,教师通常只会讲解圆的半径与圆周长的关系,从而得出圆的面积公式。但是某些学生因为基础有限,根本不懂圆的半径与圆周长的关系,导致课后做作业时,题型换成根据面积求半径时,就会出现错误或者无从下手。正因为如此,教师不能只顾教学进度教学,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改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快速适应课堂教学,把握课堂学习进度,充分理解课堂知识,促使自身能够更好地适应课堂教学进度,避免产生错题的现象。因此,为了更好地避免产生错题的现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才能真正避免错题发生。

2.解题过程过于粗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起码应督促学生学会正确读解题意,才能避免犯错。比如题目明明是要求学生求圆柱的体积,但学生却看成求圆的面积,这就是很明显的低级错误。一方面体现学生没有认真审核题意,另一方面体现学生没有怀疑自身理解错误,从而导致错题发生。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审题,并圈出关键词,帮助自己思考解题思路,采取正确的解题方法,有效解答题目。另外,学生还可能因为计算过于粗心,把答案算错了。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运算,促使自己能够确保计算准确无误。因此,为了更好地避免产生错题的现象,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具备审题能力和计算能力,才能避免错题发生,真正发挥学生的个人实力,教学质量也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升。

3.经常犯同样的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同样的现象,那就是学生总会犯同样的错误。今天刚刚布置的作业,做错了,教师让其纠正过来,过几天考试又错了。比如教师教完圆柱时,要求学生计算圆柱的体积,某个学生因为理解有误,做错了,教师及时纠正过来,可期中考试时,又是计算圆柱的体积,学生再次犯错。但这些不是个例,有时还很常见。为此,教师头疼不已,学生也备受打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求学生收集错题,将其有效训练,避免再次犯错。通过这样,学生再次犯错的几率有所下降,自然可以避免错题发生。因此,为了更好地避免产生错题的现象,教师应借助作业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盲点,使其针对错题进行训练,及时弥补自身的缺陷,避免再次犯错,从而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4.解题能力有待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基本根据教学进度,教学一种解题方法,没有开拓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解题能力也有限。比如题目给出一个正方体,已知正方体的体积为512立方厘米,求正方体的棱长。但是如果题目换成已知正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合计为384平方厘米,求正方体的体积。又或者已知正方体的全部棱长合计为96厘米,求正方体的体积。如果学生对正方体的特点以及体积公式不够熟悉,那么,自然很难联想到答案。为了避免产生错题或者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巧妙调整题目,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有效避免犯错。因此,为了更好地避免产生错题的现象,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调整题型类型或者结构,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学生作业常见错题的原因

(一)教师认知学生错题明显不足

1、教师研究学生的错题不够正确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为担心学生弄不懂知识或者出错,因此,不管是算理、算法方面,还是数量关系方面,讲得又多又细。长期以往,学生既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也缺乏尝试实践能力,还缺乏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自然不能自主构建知识,教师也无法真正获取学生的思路,无法改善教学方法,所以,错题也就不难出现了。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就算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因为害怕耽误教学进度,基本还是一带而过,不会详细讲解;而对于个别不是普遍性的错误,基本选择视而不见;针对常见的错例,部分教师只是告诉学生,答案不对,自己再想想,然后又开始其他授课环节。正因为如此,学生基本不存在思考错因的时间。因此,教师较难得知学生的知识盲点,并无法给予相应的反馈。教师因为存在防错、避错的过度心理,无法正确接纳意见,也容易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生也没有养成主动分析错因的习惯,逐渐形成任其发展的态度,或者被动接收教师的答案,进而订正错题。因此,学生根本无法正视错题,也无法有效解决错误。

2.教师没有实施针对性反馈评价

教师基本从这两个角度评价学生,既包含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包含学生的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一般而言,解题是否正确,就是评价的唯一标准,反馈时,教师无法获取学生的思考过程,当然也无法采取有效的纠正策略。遇到错题时,教师通常让学生自行改正,教师负责二次批复,如果又错了,学生再次自行改正,教师再次批复,实在不行,教师可以将错题的解题方法重复一遍......在反馈、订正的过程中,学生处于紧绷的精神状态,心理压力太大,自然还会犯错,又或者因此出现其他的错误......因而,订正效果不够显著。从其他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负担自然只会越重,导致养成抄袭作业、逃避改错的坏习惯,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不管是学生的思考过程,还是其思维品质,教师都无法针对其过程进行评价,既无法有效纠正错题,也无法积极纠正错题,还可能由此引起新的错误。

(二)学生作业产生错误的原因

首先,学生对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题,不够重视和关注。虽然学生表面能够及时订正,但没有养成刨根问底的习惯:到底错在哪里?下次还会再犯错吗?少数学生因为没有教师指导,养成偷懒的习惯,学会边问边抄,从而订正错题。这样一来,可能导致再次发生错误。比如学习五年级的简便运算:90-(70-20),学生容易去除括号,又忘记变号,结果得到错误的答案:90-70-20=0。

其次,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据错误进行分类,以此认真分析学生,发现个别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既没有掌握某些知识,也没有掌握某些技能,因此,在他的作业或试卷中,总能找到相应的蛛丝马迹,也是造成错题的真正原因。比如6/5÷2=?,学生通常只会颠倒关键词,但不知道具体颠倒哪个,于是,自然出现某些错误:6/5÷2=5/6×2=10/6或6/7÷3=5/6×1/2=5/12。同时,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其薄弱点也略尽不同。本人发现班级有个学生,成绩总是飘忽不定,时高时低,后来研究总结,发现这个学生在平时学习新的内容后,不管是作业质量,还是学习效果,检测均很不错,但碰到某些综合性的检测时,出现错误的概率很高。经过认真分析:本人发现这位同学不管是学习主动性,还是新课学习方面,均表现良好;其综合性练习之所以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其原有的知识基础,对部分内容理解不够透彻。

再者,已有的经验产生的负迁移,影响小学生的作业。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不够成熟,在解题时,时常没有全面考虑题意,总是从自身的经验出发,没有借助逻辑推理,就直接判断,草草作答,结果可想而知。这样貌似值得推崇,使用合理的话,学生可以顺利解题;反之,运用不够得当,又因为受到知识负迁移的影响,出现错误也在所难免。比如计算六年级的简便运算:(24+48)×1/24,因为受到乘法结合率的影响,产生负迁移,运用乘法分配率也深受影响,学生容易得出错误的结果:(24+48)×1/24=24×1/24+48=49。

第四,学生的解题思维比较狭窄,解题思路比较单一。比如六年级的习题化简120:0.12和1.2吨:很多学生就会被难住了,不知采取怎样的方法。再比如已知正方体的长和宽,求体积,学生就会感觉得心应手;如果已知正方体的面积和高,求体积,学生就会有点懵圈。究其原因,学生没有打开思维,导致解题思路比较单一,基本不能做到由此及彼,更不能灵活使用。这只能依靠教师备课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既要适当地变换角度挖掘教材,也要适当地超越角度挖掘教材。

第五,错题没有被当成学习资源。学生无法深入研究错题,也没有养成同样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只是简单订正错误,而没有真正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从表面上看,多数学生可以纠正错误,但为什么还是出现同样的错误呢?本人认为学生自身缺乏某种习惯,不会认真分析每次出现错误的原因,缺乏自我反思、避免再犯的态度。

二、面对学生作业重复错误,找出其错误的原因,制定防错策略。

(一)教师必须正确看待学生的错题

在学习中,学生肯定会遇到错题,学生的知识盲点也能真实反映出来。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的错题,应结合学生的意见,甚至结合其创见,促使教学发挥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认真审视教学中的错误,应积极点拨、帮助和指导学生,将错题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当学生出错时,切忌随意埋怨、指责学生,必须给予其更多时间,使其能够有效分析错因。

1.及时有针对性进行反馈评价。

作业上交之后,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并向学生积极反馈,并由此改善教学方法;学生发现自己的劣势,以此补充知识,或者改正错误,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普遍性的错误,集中向学生讲解;根据个别的错误,与学生面谈,促使学生将错误的思考过程充分反馈出来,有助于更好地发现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订正错误。如果教师不及时对作业进行反馈评价,随着学生逐渐忘记习题内容、解题思路,其也不会积极寻求正确答案,同时,其也不会积极分析错因,自然容易遗忘,既影响纠正知识的错误,也影响弥补知识的盲点。

2.学生发展的生长点凭借错例资源

富兰克林曾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学生之所以出错,也是不错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不要责备学生,而是应该利用“错例资源”,使其促使学生发展,成为其生长点。

在学习中,教师应借助知识产生的负迁移,使其成为生成资源。教师借助这些资源,将学生的错误反映,使其产生认知的冲突,使其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在日常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应收集“错误习题”,定期整理,从中学习。全面整理错误的解法,将其进行分类,比如分成判断题、辨析题等,通过借助错例资源,分组讨论,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个人的知识盲点立现,在纠错中,既能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也能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错例资源也能够助力学生发展,成为其生长点,从而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学生均有纠错本子。根据本人经验,学生必须拥有自己的纠错本子。纠错内容如下:第一,每天放学回家改正错题,比如由于计算不够细心,引起的错误;由于公式理解错误,造成的错误;由于概念不够清晰,引起的错误;由于审题不够仔细,引起的错误;由于没有注意到关键词,引起的错误。第二,教师给予反馈,针对各种错误,认真批复,促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避免再次犯错。第三,学生根据自己整理的错误,训练其中几道错题。起初,部分学生很难做到这样,本人给予适当的支持,还有要求同桌给予帮助;由此可见,学生自行思考之后,能够选择符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印象自然较深。这样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也能培养其细心习惯。

2、在设计作业时,教师应参考新课标,作业量不宜太多;在难易方面,应参考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水平不同的学生,均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不能随便制定一个标准,除了具备基础知识之外,又有创新知识、训练能力,这样,既能完成教学的目标,也能突出学生的个性,还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管是数量上,还是难易上,均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打造,不能只关注教学绩效或者凭借主观判断,随意决定作业的数量或者难易程度,才能促使作业恰如其分,从而减少产生错题。

3、在课堂上,必须开发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其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反复训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改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就会一知半解,题型出现变化,无从下笔。教师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也要根据其难点,研究解题的最佳捷径,从而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比如花园里共有360朵花,百合花是玫瑰花的4/5,百合花有多少朵?学生在解题时,就有几种方法。解法一:(1+4/5)×4/5解法二:360-360÷(1+4/5)解法三:360÷(4+5)×4解法四:设梨树为X棵,X+4/5X=360X=200 200×4/5=160解法五:360×4/9。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顿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当然,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一题多解,主要为了借助不同的解题思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因为一题多解,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久而久之,当他们在解决的数学题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也会想方设法采用多种方法解答题目。这样既能开拓思维,也能提升解题能力。当解题能力提升之后,发生错题的几率也会有所降低,自然可以提升学习质量。因此,一题多解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提升解题能力,从而规避错题发生。

总之,在解题时,学生出现错误存在很多原因。不管学生出于什么原因解错题型,教师都应该查找原因,针对他们的原因逐个击破,采取有效策略,促使他们能够有效提升解题能力。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对错题比较认真对待,自然能够减少犯错的几率,有效规避错题发生,从而提升数学的学习质量。比如在面对学生出错时,教师应保持冷静,换位思考,不要训斥、批评学生,而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纠错时,既要明白道理、悟透方法,也要开拓思维、积极创新,促使学生既能发展知识能力、思考能力,也能发展解题能力、情感态度,致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因此,为了避免产生错题,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重视错题,教师为学生提供避免错题的方法,学生掌握解决错题的方法,两者携手并进,才能有效解决错题发生,促使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逐渐提升,进而达成数学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陆格灵.小学数学作业错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读与写,2019.09.

[3]赵兴成.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解题中的常见错因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16):128.

[4]许中发.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解题中的常见错因及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24-25.

[5]周星.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计算错误的原因及对策探究[J].内蒙古教育,2020(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