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对晚期肺癌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对晚期肺癌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效果

刘盛敏 李琦 周秀梅

北京丰台医院 , 北京 100070

【摘要】目的:探究晚期肺癌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呼吸衰竭患者92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试验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试验组血氧饱度、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死亡率、肺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4.78%、26.09%,对照组为76.09%、54.35%,试验组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期肺癌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死亡率、肺性脑病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晚期肺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呼吸衰竭

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为肺癌,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具备较高的死亡率及发病率,给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1]。发病早期较为隐匿,患者至医院就诊时已经进入晚期。晚期肺癌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为呼吸衰竭,若不及时治疗,极易造成患者死亡。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呼吸衰竭患者92例,46例采取常规治疗,另外46例采取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分析其应用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呼吸衰竭患者92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6例与试验组46例。对照组男女比27:19,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9.24±4.27)岁。试验组男女比28:18,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9.35±4.36)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均确诊为晚期肺癌;满足呼吸衰竭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且同意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伴有心血管疾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内容为应用呼吸兴奋剂,给予化痰、平喘、止咳药物,纠正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多给予营养支持,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等。同时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应立即进行对症处理。

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应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 Vision呼吸机,口罩面罩应用NPPV,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与压力支持,设置PSC为12~18cmH2O,呼吸频率低于28次/min,PEEP设置为4~10cmH2O,PaO2与PaCO2分别设置为60~90mmHg与40~50mmHg。

    1. 观察指标

治疗后180d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包括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及动脉血氧分压。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死亡率及肺性脑病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死亡率及肺性脑病发生率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以SPSS23.0统计学软件为主,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比较用t检验;死亡率及肺性脑病发生率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对照试验组血氧饱度、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血氧饱和度(%)

二氧化碳分压(mmHg)

动脉血氧分压(mmHg)

试验组

46

94.43±7.75

52.67±5.15

82.78±7.28

对照组

46

84.83±6.78

77.02±7.42

64.21±6.09

t

/

6.323

18.285

13.270

P

/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试验组死亡率、肺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34.78%、26.09%,对照组为76.09%、54.35%,试验组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死亡率

肺性脑病发生率

试验组

46

16(34.78)

12(26.09)

对照组

46

35(76.09)

25(54.35)

χ2

/

65.122

42.022

P

/

0.000

0.000

3 讨论

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肺癌,发病部位主要为支气管黏膜上皮,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原因与长期接触致癌物、免疫力降低等有关。有研究指出,引发恶性肿瘤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年龄,与年轻人相比,老年肺癌患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更高[2]

临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其能够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然而,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与长期吸烟史,导致肺功能较弱,极易引发胸腔积液、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3]。以往治疗晚期肺癌呼吸衰竭时多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尽管能够起到较好效果,但易导致患者院内感染[4]。经鼻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无需人工气管插管,可避免患者呼吸机疲劳,同时促进通气治疗提升[5]。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无创呼吸器辅助通气治疗晚期肺癌呼吸衰竭患者,可加快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此外,试验组死亡率、肺性脑病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

综上所述,晚期肺癌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死亡率、肺性脑病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邵秀娟.优质护理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212.

[2]孙子元.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2):81-82.

[3]史蒙蒙.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1):112-113.

[4]梁秀胡.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2):127-128.

[5]谢小华,翟进诚,宋新春,张莉玲,徐采保.老年晚期肺癌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0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