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实现阅读教学的对话过程

——浅谈“探究性阅读”中问题的筛选整合

梁志斌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丽湖学校 518000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从人的思想的多元性和矛盾性出发,新课程是更青睐对话的。因为无论任何思想,只有同他人的思想发生更重要的对话之后,才能开始形成、发展、寻找到更新自己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才能衍生出新的思想。而引发这一系列对话的起点便是质疑。

关键词: 探究性阅读 整合初读

从阅读心理特征来看,探究性阅读,是以问题为学习的中心载体,学生选择或自主发现探究专题是学习的前提。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可见,质疑是搭建生生、师生、以及师生与文本间对话的桥梁。我们部编办教材3年级和四年级教材的阅读策略单元,已经明确地将阅中的预测和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明晰地提出这是阅读的有效策略。但在实际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是可行的,由于学生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的差异,提出的问题常常深浅不一,杂乱无章。怎样对待这些问题? 我认为在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筛选整合,是引导学生将阅读思考不断引像深入,激发学生自主深入阅读,让阅读课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

怎样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筛选整合问题,提高探究性阅读的效果?

每学习一篇课文,我要求学生的质疑做到“五点一半”,即: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全过程中要从以下五点的着手提问:内容点、情节点、语言点(包括标点)、写法点、启示点。“一半”指在精读、细读的整个探究性阅读中半读半思,半信半疑。

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如何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又如何梳理筛选孩子们阅读提出的问题呢?


  1. 梳理——筛选破题时的疑问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课文的高度浓缩。课题中,有的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的揭示了文章中的中心。处理文章的题目还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所以每学习一篇文章,我都要让学生针对题目发问,这个环节,其实也是让学生在阅读的预测质疑的第一步。再让学生在发问后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己初步解决一些问题,筛选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时发现一些新问题。


例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读了题目后学生就提出了这些问题:1.圆明园在哪里?2. 毁灭之前是什么样子的?3. 它是被谁毁掉的?4. 为什么被毁灭掉?5. 为什么不用“破坏”“消失”而用“毁灭”?6. 它毁灭时为什么没有人制止?这些问题涉及到了文章的内容,语言,以及情感和启示。

有了这些问题,我会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文本。学生在初读后,问题1、3便会轻易解决。而其他问题只是有了大致的了解,不够深入。问题4、5、6学生仍然会大惑不解,这些问题便成了本课探究的重点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必然会引导孩子阅读思维的加深。


  1. 筛选——整合初读的疑问

学生在初读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对这些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梳理,归类,将问题分成一般性局部问题和关键性整体问题。对一般性局部问题,可引导学生在自读汇报中学生互助解决,对关键性整体问题,则将它筛选到精读、细读中进行探究、分析。

例如学生在初读了《西门豹治邺》后,产生许多问题:1. 西门豹了解这里的情况什么问一个老百姓?2. 什么人是官绅?3. 西门豹为什么要看新娘并且说新娘不漂亮? 4. 明明是惩治巫婆和官绅,为什么还用“麻烦你”“请你们”这些客套话?5.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整治巫婆和官绅?6.西门豹为什么不把真相告诉老百姓呢?7、课文题目是“治邺”,而课文中凿河渠,灌溉庄稼这些内容为什么只写了寥寥数笔呢?

我们不妨将这几个问题进行 归类整合,首先选择了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如3、4、5、6作为精读细读的重点,可以结合课后的问题“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整合为一个大的问题,孩子们在阅读中就会思考这些小问题背后呈现的西门豹的大智慧。这样这些小问题就会成为孩子们阅读不断深入的一个退助力。一些浅显的问题如2什么人是官绅?则让学生查工具书后合作解决。一些与文章中心有关,关乎写法,但不是重点的问题如7,我则把《史记-滑稽列传》的片段当 成资料补充给学生,或让学生下课查资料解决。学生在资料课外的阅读中进一步了解西门豹,了解“治邺”背后的丰富内容。问题经过这样的梳理筛选便使学生更加明确探究的目标,阅读教学的对话实施成为必然。


  1. 提炼——回向学文后的疑问

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结束了,有的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会产生出新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我都会回向给孩子:重复的课内没有听懂的问题,让孩子们生生互解。但要融入善意的批评: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了,谁愿意再为他讲解?这也是对学生不良习惯的纠正。如果问题有益于文章主题的深化,则以学生讨论、或补充资料的方式解决。

例如 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学生问: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那个深黑的石洞是什么洞?我便为学生介绍了叶老的另一篇介绍金华岩溶洞的文章。再如学习了《草船借箭》,孩子们学习了课文会提出,既然蜀有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什么最终蜀国还是灭亡了?进而推荐学生阅读整本《三国演义》,了解全部内容。


  1. 阅读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围绕教学目标调整教学

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又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首先要把握住一点,不要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对这些问题,要帮助学生归纳出质疑的方法,再依据问题应变解决的方法。

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有学生问, 夏天的小兴安岭,说太阳光怎么会像利剑一样? 我首先肯定学生抓住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这些语言点上提问,这虽然是非重点问题,但与文章所描绘的景象有联系,我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让学生感受夏日小兴安岭树木的繁茂。面对学生的问题,一定首先表扬孩子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针对文本提出质疑,然后我提出“选材”和“视角”的问题。文章主题在凸显草原美丽草原人民的热情。必然要聚焦在视野中美好的东西。如择菜一样,把与主题不相关的裁剪去。所以我们在习作中,也需要将自己的写作素材跟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裁剪”。

总之,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筛选、整合,然后围绕问题进行深入的阅读探究。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重点问题是学生没有注意到的,教师便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例如《西门豹治邺》一文,对主要人物西门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刻画非常少。我就抓住文中 出现的“四问”和“六说”,引导学生结合写作来思考,人物语言部分神态描写的缺失,让学生结合文本和对人物的理解,给人物的每一次语言加入神态,这样学生会更深入结合文本,思考人物的内心,进而体会人物可能会表现出来的神态,为后面的课本剧表演,理解改编剧本做好准备。

陶行知曾经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可见,实践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即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文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对问题的激发、梳理、筛选、整合,及时地回向给孩子,便会让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焕发生命和活力,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对话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陶昱."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教学效果."学周刊.29(2021):149-150.

[2]姚帆宏.探究小学语文阅读写作的契合路径[J].学周刊,2021(2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