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注射方法对患儿肌肉注射时疼痛感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同注射方法对患儿肌肉注射时疼痛感的影响

彭巧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儿科   443000  


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在患儿肌肉注射中采取不同注射方法对其疼痛感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一年的时间作为研究时间段,即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接受肌肉注射的患儿为320人,利用平分的方法划分对照组(n=160,常规肌肉注射)、实验组(n=160,平行肌肉注射)。最终比较内容为VAS评分。结果 实验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即疼痛感更轻,且1次穿刺成功率与家属满意度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行肌肉注射的应用具备更高的适用性、有效性,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同注射方法;患儿;肌肉注射;疼痛感


在输注药物展开治疗的过程中,肌肉注射属于极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采取此种方法,能够在肌肉组织中直接注入药液[1]。但是,在肌肉注射期间,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因此,在对患儿进行肌肉注射之时,必须要对其疼痛感做出最大程度的控制。患儿由于年龄比较小,会因为恐惧针刺、恐惧疼痛感,而导致治疗配合度的降低,出现哭闹、抗拒、挣扎等表现,极有可能会造成穿刺失败等意外事件的发生,致使患儿加剧疼痛感,对后续治疗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样,也会降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增加纠纷事件的发生几率[2]。因此,医务工作者首要重视的问题便是采取适宜的注射方法,来减轻患儿的疼痛感,促使患儿能够配合完成肌肉注射过程,提高治疗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针对应用常规肌肉注射法以及平行肌肉注射法对患儿疼痛感产生的影响做出细致、深入的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确选实验过程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之间,在筛选实验对象时,参考的标准为:①年龄≤10周岁;②无凝血功能障碍;③无精神、智力障碍;④患儿家属知情并允许参与本次实验。最后确定320位需要行肌肉注射的患儿加入本次实验。划分2组,并保持每组人数160人,组别名称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男女比例74:86,年龄2-9周岁,平均(5.48±0.63)周岁;实验组:男女比例83:77,年龄3-9周岁,平均(5.97±0.94)周岁。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肌肉注射方法。要求患儿维持侧卧的体位,操作人员利用左手食指与拇指,将患儿的臀中肌皮肤分开,右手持注射器进针,抽取回血、注射药液。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儿行平行肌肉注射方法。自患儿臀裂顶点起,向右或者是向左画出一条水平线,选择患儿髂嵴的最高位置,画一条平分垂直线,取外上四分之一的部位作为注射位置,选择的过程中,需要同内角相避开。在直角边取互相垂直的2条线,并且随意取任意边长长度作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将此三角形的斜边作为依据,针头的斜面与其保持平行,随后进针,针头的斜面与其维持背对的方向。臀大肌肌肉从髂骨臀后线之后,还有骶结节韧带等展开计算,在髂胫束以及臀肌粗隆处结束。此种肌肉注射方法,可以促使针头斜面同臀大肌肌纤维走向保持最大程度的平行。

1.3观察指标

(1)VAS评分。评估依据的标准为视觉模拟评分(VAS)法。比较两组患儿VAS平分情况。疼痛程度以0至10分代表,无痛即0分;轻微疼痛、可耐受即1-3分;强烈疼痛,难以耐受即4分以上。分数高即疼痛感高。

(2)穿刺效果。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与穿刺1次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调查期间行SPSS25.0统计学软件;率(%)为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VAS评分对比

实验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1,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VAS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0分

1-3分

4分以上

对照组

160

72(45.00)

42(26.25)

46(28.75)

实验组

160

125(78.13)

25(15.63)

10(6.25)

P值

-

0.000

0.020

0.000

X2

-

37.096

5.456

28.052

2.2两组患儿穿刺效果对比

实验组家属满意度、穿刺1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2,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儿穿刺效果对比(%)

组别

例数

家属满意度

穿刺1次成功率

对照组

160

120(75.00)

134(83.75)

实验组

160

157(98.13)

160(100.00)

P值

-

0.000

0.000

X2

-

36.779

28.299

3.讨论

通常的情况下,在肌肉注射这一给药治疗方法中,注射部位选择的过程中,往往会遵照距离大血管较远、大神经、肌肉较为丰富的原则[3]。因此,最为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便是臀部。在儿科中,占据较高比例的是4-8周岁年龄的儿童,在针对此年龄段患儿展开肌肉注射期间,往往较为匮乏配合度,如果疼痛感明显,将会导致患儿抗拒情绪的加重,出现挣扎、哭闹等行为,对肌肉注射治疗的顺利进行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导致肌肉注射难度的增加,也会影响到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造成纠纷的发生。目前,导致肌肉注射产生疼痛感的主要因素在于:针头进针以及拔针期间侵袭到肌肉组织,或者是注射的药物会刺激到神经末梢[4]。以往所采取的肌肉注射方法,其针头走向同肌肉组织并不一致,患儿受到恐惧、害怕等负面心理的影响,会放大疼痛感,进而增加患儿的抗拒情绪。而随着医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平行肌肉注射方法的出现,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注射方法存在的不足,可以降低注入切面密度,在药物注射期间,也不会过大的牵拉肌肉中神经末梢,进而实现疼痛感的降低。当前,在儿科肌肉注射治疗中,此种方法已经得到患儿家属、医务工作者的广泛青睐。本文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在采取平行肌肉注射方法后,其VAS评分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家属的满意度以及穿刺1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并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此能够全面证明应用平行肌肉注射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综合上述的分析而言,患儿由于恐惧针刺治疗带来的疼痛感,极有可能会出现哭闹、抗拒等行为,对肌肉注射的1次穿刺成功率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导致疼痛感的加剧。而通过平行肌肉注射的运用,可以显著减轻、缓解患儿的疼痛感,并实现穿刺1次成功率的提高,确保患儿家属能够满意、信任注射操作人员的工作,拥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马燕燕.不同注射方法对患儿肌肉注射时疼痛感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04):89-90.

[2]刘晓芳.不同注射方法对患儿肌肉注射时疼痛感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1):227-228.

[3]邓志云,戈美芹,李海靖,马忠金.不同注射方法对肌肉注射时疼痛感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05):122-123.

[4]罗智娟,何淑娟,魏龙川.不同干预方法减轻婴幼儿预防接种注射疼痛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06(5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