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方法将400例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00例,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实验组200例在静脉穿刺时采用心理干预、直刺法、增大进针角度进行穿刺,绷紧皮肤,进针时采用三点一线的方法。结果实验组静脉输液时疼痛明显减轻(P<0.01).结论实验组的方法能够减轻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疼痛

  • 标签: 静脉输液 静脉穿刺 减轻 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疝气手术患者的疼痛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间于本院就诊的10例疝气患儿进行研究,对这些患儿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患儿的疼痛程度变化。结果:手术结束后当日疼痛程度评分为(5.07±0.21),术后1d、2d分别为(3.18±0.22)、(2.01±0.51)。患儿疼痛程度较有明显减轻(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的疝气患儿给予舒适护理后,患儿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

  • 标签: 疝气手术 疼痛程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3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综合性护理),各68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对提升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护理 肿瘤 疼痛 镇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痹症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选取110例痹症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治疗4周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痹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疼痛明显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痹症 利多卡因 膝关节腔注射 中医辨证 治疗有效率 疼痛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术后疼痛是一种刺激,当患者把术后疼痛估计得过于严重时可产生恐惧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有研究表明,术前心理应激水平与术后疼痛成明显正相关系。Johnson提出“准确性期待理论”,即一个人在遇到紧张事件时产生的痛苦情绪是由当时的经历与此前的预期之间不一致造成的。如果在常规术前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疼痛教育,使患者在对术后疼痛有了认识的前提下,形成比较准确的期待。为此,我们对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疼痛教育,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疼痛感受 疼痛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不同动脉穿刺成功率,并就患者疼痛做比较,旨在能选出最佳动脉,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动脉穿刺服务质量。方法:收集在2021年4月-2023年4月到本院行动脉穿刺患者336例,使用整体抽样分组方式分为3组,每组112例,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上桡动脉、股动脉和肱动脉的血气标本采集,记录并对比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穿刺疼痛情况。结果:上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8%、96%与89%,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桡动脉组疼痛为重级,而股动脉组和 肱动脉组的疼痛级别分别为中级、轻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动脉穿刺中,穿刺成功率最高为股动脉穿刺,而后是肱动脉,再次是为上桡动脉,且穿刺中,肱动脉穿刺患者疼痛最轻,其次为股动脉穿刺,上桡动脉穿刺患者疼痛最大。上述3个不同动脉穿刺所收集的血气标本均不会对临床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 标签: 不同动脉穿刺 穿刺成功率 患者疼痛感 动脉血气标本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减轻局麻手术患者术中疼痛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制订局麻手术患者术中疼痛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PICO模式构建循证问题,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美国指南网、英国国立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Cochrane Library、MedlinePlus、PubMed、CINAHL、医脉通、CNKI、万方数据库关于减轻局麻手术患者术中疼痛方面的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证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30日。由2名具有循证护理知识的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级别评定。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包括指南1篇、临床决策1篇、系统评价5篇,从术前评估、疼痛识别、术中疼痛干预措施、手术疼痛评定、健康教育5个方面汇总16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关于减轻局麻手术患者术中疼痛的最佳证据,为相关科室局麻术中疼痛控制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循证依据。医护人员应结合医院特点和临床背景,有针对性地选择证据,以减轻局麻手术患者术中的疼痛,提升患者手术体验。

  • 标签: 手术 疼痛 局部麻醉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存在的疼痛症状,实施疼鸥管理对于减轻患者疼痛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护理分析对象是76例需要进行脊柱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护理资料完整,具有分析代表性。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的例数是38例,观察组实施疼痛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指标:①术后各个时间的疼痛症状评分;②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形成差异对比。结论:针对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存在的疼痛症状,建议对患者实施疼痛护理有助于减轻其疼痛,其护理价值高,建议应用。

  • 标签: 脊柱外科 疼痛护理 疼痛感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癌症患者疼痛觉、情绪及认知3个维度的关系。方法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肿瘤科收治恶性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癌痛调查表、SCL-90量表和PBPI量表调查患者的疼痛程度、情绪与认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经调查发现,患者在确诊后初次疼痛最严重,使用镇痛药物后有明显缓解,目前疼痛评分平均为(2.87±0.71)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及总评分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疼痛信念最强的为"感到疼痛很神秘";疼痛程度与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这4个因子相关性显著(P<0.05),与"感到疼痛很神秘"和"认为会持续疼痛"这2个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癌症患者的疼痛觉与焦虑、抑郁、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情绪密切相关,且与"感到疼痛很神秘"和"认为会持续疼痛"这2种疼痛信念呈明显的正相关。

  • 标签: 癌症 疼痛感觉 情绪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分析在患儿肌肉注射中采取不同注射方法对其疼痛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一年的时间作为研究时间段,即2020年6月-2021年6月,选取接受肌肉注射的患儿为320人,利用平分的方法划分对照组(n=160,常规肌肉注射)、实验组(n=160,平行肌肉注射)。最终比较内容为VAS评分。结果 实验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即疼痛更轻,且1次穿刺成功率与家属满意度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不同注射方法 患儿 肌肉注射 疼痛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 对癌痛患者实施阶段性疼痛护理,可缓解其疼痛,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

  • 标签: []阶段性疼痛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8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将这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无明显差异,分别为(7.97±0.54)、(7.41±0.14),数据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受显著优于常规组,分别为(2.54±1.14)、(5.89±3.22),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知水平的影响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控制疼痛状况,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阶段性疼痛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疼痛感知水平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常规组进行传统护理,给予观察组持续性疼痛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能力与疼痛评分。结果 干预后,常规组与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5%、97.5%,后者高于前者,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和生活能力改善情况都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阶段性疼痛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 疼痛感知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轻迈普新皮下注射给病人带来疼痛的方法,减轻医护人员、病人的心理压力。方法采用双盲法进行自身对照观察,单日(周五)用灭菌注射用水作溶媒,双日(周二)用0.9%氯化注射液作溶媒。结果0.9%氯化注射液稀释注射显著优于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注射,可有效降低注射时的疼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稀释注射能减轻病人的疼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胸腺肽皮下注射注射用水生理盐水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