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教学 发挥各器官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运用多媒体教学 发挥各器官功能

翁素青

黄岩区西江小学教育集团 浙江省台州市 318020

[摘要]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学作了如此的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可见信息技术在现在以及将来的教学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网络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传统的语文课堂是老师枯燥的讲解,乏味的字词训练,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低,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教师不断地灌输,而学生机械地接受,长期下去,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剥夺了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生活,造成了课堂的沉闷局面。对于这样的教学,原本绘声绘色的语文成了学生的厌恶学科。而电教技术,使用美丽的图片,生动的动画,形象的视频,悦耳的乐曲等等,可以使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使课堂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在语文的教学上,运用多媒体,更能发挥学生各器官的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 教学 听、看、想、做

新课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已不再适应现在语文课程,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让学生更好地表现自我的课堂环境,使机械的,沉闷的,无趣的课堂变得轻松、自然、愉悦、活力。然而如何更好优化我们的课堂,让课堂“趣”起来,“动”起来呢?关键是看学生的主动性,而多媒体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运用而生。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就会让课堂充满活力,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知发展的直接桥梁,是认知发展的直接源泉。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根据心理特点,小学生应该发挥“听、看、想、做”各器官作用,自主探索认知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多媒体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碰撞出学习的火花。

一、“听”,让耳朵接受声音的沐浴。

传统课堂都是老师在上面单纯的讲解,不停的说教。老师喋喋不休,学生死气沉沉。老师讲得不少,学生左耳进,右耳出,讲得什么,一问全然不知。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的滔滔不绝,学生无动于衷。老师经常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语文课文朗读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而多媒体中的配乐,有节奏、有韵律,能吸引学生的耳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音乐,学生会立刻停下来享受音乐进入状态,内心安静而愉悦,学习兴趣高涨。例如讲解《春晓》古诗,配上古诗吟唱,学生不由得读起来,有节奏,有韵律,读上来朗朗上口,朗读几遍也不厌烦。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诗文也不觉得枯燥无味了,居然很快就背会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美,精神也得到享受,学习效率提高了。我觉得这给学生带来了兴趣,老师也变得轻松“起来”。

二、“看”,让眼睛享受图象的美观。

“看”就是让学生去观看、去观察,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小学的最重要任务是传授学生一定的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其中就有会观察周围的种种现象,留意身边的生活环境,做一个有心人。没有这些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的。如:讲《桂林山水》一课,向学生展现桂林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一张张的图片展示,孩子们不时发出“哇”、“哇”的赞叹声,被这美景吸引了兴趣来了学习劲头有了,自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的孩子由于生活在农村没有去过多少地方,学习这样的文章多媒体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他们的内心一定在想还有这么美的地方。同时这些图片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如同自己在漓江上看到山水一样。山之奇、山之秀、山之青,水之绿、水之静,水之清,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这样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风景的向往。

三、“想”,让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的生动形象地片段能鼓励他们大胆去想象,摆脱束缚,开拓创新。麦考莱曾说在所有人中,儿童的想象力最丰富。如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播放有关砍伐的树木,破环环境的片段,让学生观看。并且随机设计一个讨论题:说说你的感受。而看后孩子们想象的问题出奇的好。他们的答案是:谁砍伐的树木?树木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没有了树环境就会破坏?学生会有一系列的思考,也是借助多媒体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想象能力得到提高。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评价也增添了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爱因斯坦曾说:“比宇宙更辽阔的是什么?是想象力。”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

不仅仅是多媒体的视频片段能让孩子看的直观,想的更多,还有形象地图片也能引起学生的联想。记得我在讲古诗《乞巧》的时候,在导入新课时用了一张美丽的夜空的图片。我是这样导入的(出示夜空图片):“同学们,当你在美丽的夜晚抬起头仰望星空时,你会想到什么神话故事呢?”孩子们立马沸腾起来,你一句,我一句,都举起小手抢着回答。有的是想到孙悟空,有的是想到嫦娥,有的想到七仙女,有的想到银河……是的,就是一张普通的图片就能达到如此的效果。在讲解诗文的时候,又出示了牛郎织女的图片,看完后同学们说的头头是道,我这时讲解诗文孩子听后若有所思,理解了。有的能编出简单的童话故事。小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很丰富的,在他们的脑海里,各种神奇莫测,五花八门的想法都有,你有时没有想到的他就会想到,孩子的想法常让你出乎意料。这个阶段只要重点指导启发就能使想象力得到提高。

四、“做”,让小手感受运动的快乐。

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做,眼、手、脑同时运动,团结协作,学习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而运用多媒体则更清晰直观。对于学生来说看屏幕做题,字体整齐。比起老师的板书,他更喜欢看这样整齐的字。学生乐于学,乐于,行动起来比较快,课堂纪律也变得出奇的好。对于老师来说既减轻了劳动负担(板书、抄题等),又使课文的重难点,字词句一目了然。如在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课文里有两处“鸟的天堂”意思不一样,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提前把意思输到课件里。上课时省去了向黑板上的板书,学生可以直接抄,节约时间。这样学生乐于接受,老师也在无形中把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自己去做,去写,发挥了主动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孩子心里都存在着好学,渴求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我想多媒体应该是开启孩子求知大门的催化剂。多媒体有多样性,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想象力,还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综合能力。

总之,运用好多媒体课件,发挥“听、看、想、做”各个器官,把教学延伸到学生的眼,延伸学生的耳,延伸学生的脑,延伸学生的手。把各器官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起来,配合多媒体,语文教学就会更好。我们要在以后的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寻找新的途径,多在各器官上功夫,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瑞士] 《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

《论多媒体课件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 窦颖芳

[苏]苏霍姆林斯基:《将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