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文化产业的理性发展探究——以马家窑洮砚特色小镇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3

特色小镇文化产业的理性发展探究——以马家窑洮砚特色小镇为例

赵晓倩 尹心怡 王海峰

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省 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特色小镇如火如荼建设的今天,以文化资源为核心、文化产业为主导的规划建设项目蜂拥而起,过去人们所定义的“文化软实力”如今正发挥其强大的经济功能,但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中曲解文化造成文化迷失的现象。基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和文化产业与特色小镇文化经营的思考,以马家窑洮砚特色小镇实践为例,挖掘其文化资源并对其特有文化进行深入探析,运用规划语言将其文化进行传达,探寻特色小镇文化产业发展中真正应该承载的内容及其承载形式。

【关键词】:文化产业;特色小镇;洮砚;

[Abstract] Today,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in full swing,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with cultural resources as the core and cultural industry as the leading.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defined by people in the past is now playing its powerful economic function, but misinterpreting cultur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leads to the phenomenon of cultural los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thinking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cultural manage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taking the practice of Taoyan characteristic town in Majiayao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cavates its cultural resources, deeply analyzes its unique culture, uses planning language to convey its culture, and explores the content and form that should be carri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haracteristic towns.

[Key words] Cultural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town; Tao inkstone;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一方面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却催生了文化产业的泛滥、文化迷、失等不健康的发展现象,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规划人员的我们在进行每一个文化产业的分析规划时更应该思考其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生存下去的可能性,不能千篇一律的将文化理念冠以每个规划中,最终导致传统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得不到深入的传承与发展,甚至导致人们对于文化的误解。因此对于规划区文化本质的理解以及该种文化在如今社会的发展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2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解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日益旺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经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 个百分点,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却存在一系列问题。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由政府宏观调控,主要依靠市场引导。随着近些年全国文化旅游热的出现,有限的文化资源在全国很多地方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争夺战”,特别是“历史名人故里”之战,更是不断上演。往日里被人冷落的帝王将相、圣人学者,此时都仿佛显了“圣灵”一般,被无比的拥戴和推崇。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地方确实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拉动经济的发展,但也有些地方偏离历史事实,只是以文化资源作为噱头,其后果可想而知。这种文化迷失现象:只为追逐经济利益,或对不管什么文化都胡乱加以利用,内容同质化等,将会造成盲目投资开发,大量人力财力白白浪费。

探寻原因会发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地方政府长期倡导的一种“文化招商”模式。为了谋取地方经济的发展,不同类型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规划建设项目缺乏深入论证便投入开发建设,其中绝大部分对于文化的理解都过于肤浅,在开发区内我们只能看到文化符号,对于文化的精神内涵及精髓却无处可寻,这种文化迷失带来的是经济的虚热,或许也是人们急功近利、内心浮躁的一大表现。这样下去,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精髓很有可能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了解到某种文化的冰山一角。因此借助文化发展经济无可厚非,但我们需要理性的对待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利用,使文化产业能够健康发展。


3马家窑洮砚特色小镇文化产业发展的理性探索

3.1文化资源要素分析

临洮是黄河上游古文化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美誉,迄今建县已有2380多年的历史,闻名中外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都因首先发现于境内而得名。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地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更是地域特色的最本质体现,是民族之魂。临洮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文化特征明显,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是建设特色小镇的文化支撑。现状将文化可以划分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物态文化包含马家窑彩陶文化、洮砚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行为文化包括民间习俗、传统技艺、瑰丽传说;制度文化包含贤士文化、礼仪制度;观念文化为宗教文化。各类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宗教文化、洮砚文化对基地影响较大,是文化产业的主要文化支撑。

3.2特色文化挖掘研究路径

3.2.1文化脉络梳理

根据现状文化资源挖掘,可以用“陶·砚、佛·道,集·市,贤·士、山·塬·河”十一个字对其文化进行精炼概括。“陶·砚”代表彩陶文化、洮砚文化,“佛·道”表明地区宗教文化多元与共生,其中佛教、道教盛行,“集·市”一词源于临洮的丝路文化,自古以来临洮就处于多民族消长融合的地区,是茶马互市之地,“贤·士”代指临洮是老子飞升之地,自古以来出了众多贤士能人(如李氏家族),“山·塬·河”体现了当地良好的自然山水文化。当然,十一个字不足以概括当地丰富的历史、民俗等多样文化。当地的饮食文化、民风民俗、瑰丽传说无不令人神往。

3.2.2文化核心品牌

通过对文化脉络梳理,规划提出了“陶砚流芳,韵城溢彩”的文化核心品牌。品牌意在积极发扬彩陶文化、洮砚文化使其流芳百世,并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带动小镇产业发展,造福一方。此外,小镇也对其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促小镇多元文化共融局面。在该核心品牌下,结合地区地域文化,衍生出七洲彩陶 四海洮砚、上善若水 五蕴皆空、华城闹市 八街九陌、礼贤纳士 山塬河居。四个品牌分别代表了陶·砚文化、宗教文化、集市文化、贤士文化、山水文化多个文化的发展策略。

3.2.3文化产品导出

1)陶.砚文化

提高对遗址区以及现有彩陶制作工坊的重视,进行物质遗产保护。对彩陶制作传统技法进行保护与传习,进行非物质遗产保护。设立洮砚技艺传习社等机构,培养新一代洮砚大师。建立大师工作室和洮砚技术学校。世界彩陶博览会、中国马家窑文化研讨会以及国际彩陶文化节等诸多相关大型活动的策划打响马家窑彩陶文化知名度。将洮砚作为国礼赠与国际机构、国际友人,传承华夏文明。设置全国砚文化研究中心,高端奢侈品鉴赏中心,定期举办砚文化学术研讨会。陶艺绘画技法、洮砚雕刻技法等运用于基地内部建设,打造特色陶文化广场、陶文化馆、特色陶艺街区、陶瓷制品产业集群等。提取陶·砚中的文化符号构建城市文化标识体系,凸显城市特征。在原有马家窑文化、洮砚文化的基础之上,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延伸文化产业。设置创意手工艺品店、创意工作室、创意集市,陶艺节能中心,举办陶艺创作比赛,形成以马家窑文化、洮砚文化为核心的多样文化产品。

2)宗教文化

对太极山和卧龙寺进行重点保护,并挖掘现有文化资源。进行遗迹的修缮和环境、服务质量提升,空间环境管控。内生机制挖掘,摆脱传统民间集资新建的方式,依托现有资源,积极发展宗教文化经济,设置信仰教育基地。民间庙会、宗教活动、宗教节日等诸多相关大型活动的策划参与,大力推广宗教文化,使其让百姓更加了解,更具吸引力。对于本地已有的多种宗教,可以成立各自宗教文化协会,同时建立起宗教共融机制,共同指引百姓的生活。梳理现状要素,整合现有资源,打造旅游线路,进行旅游解说,重点打造以老子文化为主题的道教旅游线路,和以卧龙寺为中心的佛教旅游线路,最后进行文化线路的融合。在原有宗教文化的基础之上,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延伸文化产业,设置养生中心、禅宗悟道之所,自然无为之处,形成以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为核心的多样文化产品。

3)集市文化

通过对瑰丽多彩的民间传说 、民间戏曲、 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等民间艺术神韵和传统技法的挖掘,进行非物质文化的传习。通过对刺绣、剪纸、砖雕、民间绘画等民间艺术传统技法的保护和传承,进行物质文化的传习。将本地已有节日拉扎节、迎神赛会进行重新策划包装,使其走出甘肃,扩大影响范围。围绕着临洮社火打造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节日,如花儿和花儿会,组织全国民俗歌曲大奖赛,使其体系化,产业化。提取民俗文化中的精神意向和物质精髓,如:民间传说故事神韵,刺绣、剪纸、砖雕的技法,民间戏曲、歌曲、音乐、舞蹈的表演技法,运用于基地内部建设中,打造特色民俗文化步行街、民俗文化广场、特色民俗文化集市等,使集市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在原有民俗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民俗文化的区域品牌建构,打造西北特色集市文化,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对民俗文化进行综合性联动策划,形成小镇特色文化品牌。

4)贤士文化

以保护和开发相统一原则为指导,对原有的贤士文化(如李氏文化),临洮尊以保护和开发相统一原则为指导,对原有的贤士文化(如李氏文化),临洮尊师重教,明理养德精神,以及临洮历代名人故事进行挖掘。提升地方文化底蕴深度。以临洮贤士文化为题材,设置贤士文化节,即可用于发扬贤士文化,也可在此设置临洮县的人才交流中心。贤士文化可与陶•砚制作相结合,通过图画的形式将贤士文化进行传播尊师重教、明理养德精神,以及临洮历代名人故事进行挖掘。提升地方文化底蕴深度。

5)山水文化

既有的山水格局,地形地貌,如洮河流珠的精彩、牡丹国色的芳香、山峦叠张的趣味等,这些都是历史和自然对我们的馈赠。通过治山理水、人居环境脉络梳理以及环境治理,以达到特色地域山水文化保护的目的。在原有山水文化的基础之上,针对山区开发高山土豆 、高山苹果 、滑雪场 、狩猎场、 山地越野赛;针对塬上主要设置芳香产业 、香道产业;针对洮河,设置洮河文化带,以洮河文化主题为主,设置对应的景观和重要节点。

617114f0d315b_html_75de4e2505881caf.png

图1 文化导出空间示意

3.3.4文化空间落位

文化空间的落位重点强化现有文化,新增文化节点,落位文化品牌着眼空间基础,衍生文化项目,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体系。具体落位地点有马家窑遗址、一村一陶片区、马家窑文化产业园、卧龙湾水镇、王家咀村;卧龙寺、太极山、西岩寺、老子文化产业园;花卉集市、民俗集市、彩陶集市;沿洮河的贤士人物群雕;芳香产业片区和高山产业片区等。(图1)

617114f0d315b_html_14af5c05bcb5a7bb.png

图2 文化空间落位图

针对不同文化产品,规划结合现状已批、待将项目,进行相关文化产业的梳理以及规划。旨在将小镇形成集聚、有价值、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空间。原有空间产品通过包装与规划的文化产品共同形成地域特色文化品牌代言。规划后的旅游产品包括博物馆、彩陶集市、各类农耕文化体验园、彩陶文化展示等,具体落位到核心片区以及相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村庄,租后通过游线组织实现各类文化产品有机串联.


4结语

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首先必须加强政府部门宏观控制的力度,规范市场秩序,避免歪曲历史事实、人造文化的文化产业的落地,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作为规划设计人员,我们需要对历史文化熟悉并理解,利用设计语言将文化的核心价值呈现给广大民众,使他们在我们营造的文化氛围中感受文化、传承文化。当然,广大民众也需要审视自己对于文化的认识,这样才能迫使已经走在文化迷失道路上的文化产业在市场上丧失生存之道,促进未来的文化产业走向文化正途。



[参考文献]

[1] 刘丽娟.文化资本运营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博士论文].吉林大学,2013.

[2] 南垣. 文化旅游:别让资源之争催生盲目开发[J].文化月刊,2009.

[3] 顾作义等著,柯可主编.文化产业论[M].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

[4] 宋维尔汤欢应婵莉. 浙江特色小镇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初探[J]. 小城镇建设, 2006.

On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Characteristic Towns ——Take Majiayao Taoyan characteristic town as an example


备注:项目来源《临洮马家窑洮砚特色小镇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