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从阅读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李森林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建政中学 563401

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中最具综合性的教学版块,字词句的掌握,语法知识等内容都涵盖其中。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写作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以往"以练促写"的机械形式,开始转变为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写作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从阅读和生活中获取的写作素材能够更加真实和生动的表达内心情感,语言更加丰富,文字更具感染力。学生能否从阅读和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是区分学生写作能力大小的关键。提升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能力,学生应该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和生活去发现和积累写作素材,为写出好文章打好基础,最终实现提升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在初中写作中从阅读和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阅读;生活化;写作素材;写作能力

引言: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到了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了,写作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在写作的立意、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存在欠缺。学生往往存在"茶壶煮饺子"的尴尬局面,写作创新意识弱,写出来的文章存在问题比较多。鉴于此,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从关键点着力,注重引导学生多积累写作的素材,写作素材丰富,在写作文时学生才能够表达自己的感情,阐明自己的观点,做到有话可说,有感可发。阅读和生活是获取写作素材非常关键的两个方面,将直接影响学生写作效果。

一、从生活出发丰富写作题材,激发写作热情

初中生语文基础不同,写作能力参差不齐。在写作教学当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写作题材来扩展学生的写作视角。1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是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编撰的,从语文思维逻辑到语言架构都具备专业性。但是往往统一化的写作题材缺乏个性化,学生对于写作主题的理解存在偏差,所以单纯的依赖教材不利于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鉴于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还要从生活出发丰富写作题材,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的真情实感,并且提高学生对于创作的理解和对语言的敏感度。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特点,要倾听学生来自生活中的感悟,并鼓励学生将感悟以日记的形式做好记录,生活化的写作积累。每一名学生都是有力量的个体,他们的生活感悟,对生活中一些人和事物的看法是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积累起来的。素材有了,再加上语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有所提高。

例如,写人物的写作题材是最常见的,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要将课文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写作素材的获取结合起来,能够为学生提供参考的模板。在学习了《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这三篇写人的课文后,教师可以将写人作为训练的重点。教师通过这三篇写人物的优秀作品,将写作中关于人物写作的重点和关键点,写作手法,技巧进行剖析,在讲解完写作的知识点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去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自己身边令人感动的人,令人敬佩的人,去描写一个人或者一类人,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刻画。从生活中丰富的写作题材为独立开展创作打下基础,学生再创造时得心应手,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结合生活丰富写作情感,创设生活化的写作情境

写作不是凭空捏造,不是文字的堆砌,是抒发真情实感的载体,学生要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要想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学生就要有一定的素材的积累,生活中的人和事,身边的场景、风景,都是学生创作的来源。从生活中得来的真实感受和体会更能够写出共鸣。2写作情境和写作情感是写作的基础,是写好作文的必备条件。来源于生活的真情实感更容易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在初中学生写作训练中发现,很多学生写作文空洞、可读性差,这就是缺乏生活体验造成的结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和创造,不要给出一个写作主题就全凭学生自由发挥,而是要创设合理的生活化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写作的积极性。例如,在朱自清的名作《背影》的教学后,教师要求学生们分享在生活中发生在自己和父亲之间的趣事、令人感动的事。通过分享的环节,学生们敞开了心扉,纷纷回忆和父亲之间发生的故事,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好了准备。写作教学的过程不是一支笔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创设交流互动的氛围,拓展学生写作思维,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情感,这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条件。

三、"以读促写"积累写作素材,及时鼓励评价

写作训练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必不可少的过程,在素质教育下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中的生硬教学法,教师要在写作训练中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不再提供写作的模板,改变学生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创新写作能力。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采取有效策略,想办法构建起创新协作教学体系,

将阅读和写作建立有效联系,实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标。阅读为学生敞开了探索语言魅力的大门,阅读的书籍越多,精读的作品越多,学生写作的灵感和借助的资源就越多。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素材库,面对不同写作题材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作文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养分,让学生在表达真情实感的时候,能在借鉴阅读材料写作技法的基础之上,创作属于自己的作文,写出自己的风格。

四、精度与略读相结合,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以读促写"是当前最有效的写作教学手段,通过阅读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以读促写"教学方法的应用的还不够成熟,初中生在文字方面的积累比较少,他们平时阅读的书籍和在互联网上获取的资源比较狭窄,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和对社会的认知不成熟,在写作时候素材是比较匮乏的。教师需要通过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阅读效果,从而保证"以读促写"的实施。"以读促写"教学法有效应用于写作教学当中,学生通过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式扩充自己的阅读量,不断积累写作素材,提炼出优秀的写作手法和经验,再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这对于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阅读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大脑,有助于学生筛选意义深刻的内容,留存在记忆中。在通过写作讲留存知识进行提取和应用。这个转换的过程就是"以读促写"发挥作用的过程。

通过研究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不难发现,其整本书具有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它的阅读助读系统。教读课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比较系统的精度教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一种是以学生为主导的阅读方式,略读形式的特点是广泛的阅读和感受文章。通过对阅读方式的细分,能够为学生在积累写作素材方面提供更具实效性的方法。细读课文是有针对性的积累写作方法、写作技巧等内容,略读课文则是积累好词好句,培养语感和拓宽视野的。两者有机结合,不断填充学生的写作素材库。为提升整体语文教学质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而言之,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是推动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从细化写作题材,激发学生情感和积累写作素材等多个角度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应渗透在写作训练的各个环节,从确定立意、构思和谋篇布局等多个角度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分享优秀作品的机会,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评价等。同时学生自身要发挥写作学习的主动性,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训练,并从生活中去寻找写作的素材。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通过写作素材的积累使学生有自信进行自主写作,这有助于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的提升,循序渐进的学习和实践,最终提高学生整体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分层教学探索[J].蔡守君.课外语文.2019(09)

【2】"读""写"整合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吴洁.基础教育研究.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