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在模仿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

刘孝利

重庆市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重庆 401220

摘要: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认为: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课文只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真正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创新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学生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这样的语文课可以认定是“教课文”。反之,如果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明确地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大致可以认定教师是在“教语文”。
评价教师“教课文”或“教语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我认为主要观察对象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习后在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行为上有什么收获,发生了哪些变化。正如现代课程论之父泰勒所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更加深深认识到教材中的课文只是教学的一个载体,而课文内容是可替代的。我们可以用这一篇课文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也可以换一篇课文来教。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必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转变,应该用课文教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如何表达。在课堂教学中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思想情感的感悟上,这样的语文教学可以否定了。那么,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除了少量的古诗词等流传千古的经典篇目,语文课本中的绝大部分课文内容基本不属教学内容。

我体会到,课文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完全是两码事,不能混淆。语文教材中一篇篇课文给出的是“课文内容”,然而它们只是学习语文的例子。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指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这些知识、方法和技能是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

在采用统编教材之前,用某篇课文教学什么语文知识、学习哪些方法、训练何种语文技能,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自行选择并确定。这就给我们语文老师带来极大的困难,并且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内容选择的混乱。现在统编教材的使用,单元目标要达成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方法,在单元提示中已经很明显地指示给了我们语文老师,主任务很明晰。我们语文老师不用挖空心思去寻找。可是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怎么达成这个目标呢?怎么达到让学生从知识——实践——迁移,入乎其内,化乎其中,迁移运用,掌握学习语文的有用的、有效的、可迁移的的方法?又是对老师们的一个考验。为了达成单元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篇课文中,如何去训练学生、实践、举一反三形成迁移的能力,我们语文老师必须针对这一个问题,寻找良策。

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扭转过去错误的思想,改变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切实让课堂变得鲜活起来。于是,我在教学中,时时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过去教学的覆辙,时时以吴忠豪教授的报告警示自己。下面我以我的一次教学经历,和大家探讨我在这个方面的一些收获。

《鸟的天堂》是一篇旧教材。如果按照过往的教学方式,一般是这样的流程:交流资料,初步了解“鸟的天堂”——梳理课文,了解文章内容——走进文本,讨论 “鸟的天堂”特点——探讨原因,“鸟的天堂”形成——拓展延伸,抒写环保标语。这样的教学,在过去自然流畅。但是,按照部编教材教学,这样的教学就缺少了语文味,是在教“课文内容”,不是教“教学内容”。

学习了吴忠豪教授的报告后,针对单元教学目标——初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在教学“学习描写场景变化”中,我的教学思路是:读相关文段,了解众鸟欢快的场景——揣摩作者如何描写众鸟欢快的场景变化。作者的方法是,先是周围静寂,后来忽然有了第一声鸟叫,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作者用了表示先后关系的连接词,条理清晰,其次是抓住了整个场景由“静”到“闹”的动态变化进行描写,展现了鸟的大小、颜色、姿态。

了解这个片段的表达方法后,我要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于是回忆下课时分,走廊的动态变化过程,采用课文中的写法,抓住关键词,写出这种变化。于是,学生有了这样的精彩表现:起初走廊是静寂的。后来忽然响起了清脆的下课铃声,回荡在校园。一个男同学急急匆匆跑到了走廊上。接着又看见第二个同学,第三个同学。铃声继续唱响着,走廊变得热闹了,到处是同学们的声音,到处是同学们的影子。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的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有的在和同学说着什么,有的在玩扔橡皮的小游戏。

但是这个片段只能是一种模仿和借鉴,还谈不上真正的知识迁移。为了真正让学生学到这种描写的方法,我让学生把视角伸到广场、早晨的大街、投票等待宣布结果的一瞬间……观察这些场景的动态变化过程。

在这样的学知识——巩固能力——迁移能力的训练中,我觉得是真正达到了从“教课文”到“教(学)语文”,从“非本体”到“本体”,从“理解”到“运用”,从学“内容”到学“方法”,从“教过”到“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转变。

至于有的老师质疑这样教学,语文课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问题,其实按照课程标准的指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这一目标应该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然渗透的,应该注重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而语文课程应该凸显的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活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具性学科。从部编教材的编排中,我更加切实体会到教语文、本体性教学、运用知识和学会知识、课外迁移的重要性。其实,要杜绝“教课文”现象的出现,可能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变“文本解读型”为“技能掌握型”。或许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J].杨宁.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9)

[2]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J].马亚军.文学教育(下).2020(09)

[3]创设多元情境 打造多彩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设计探索[J].陈燕莹.华夏教师.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