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专业基础课程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9
/ 2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专业基础课程建设

马丽娜,李晶晶、魏惠芳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专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增强。而各个高校的思政教育开展一般都是结合专业基础课程,以其为核心进行思政教育的强化渗透,将思政教育最为关键以及难以解决的部分融入专业基础课程。用通信工程专业学科举例,思政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在日常的授课以及学习过程当中,首先提升教师对思政课程的理解认识,进而设计出合理的德育内容,在日常的课程中伴随着基础课程知识进行传授,潜移默化的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识,并且有助于学科多样性发展,使得学生在日常专业学习当中不仅了解学习了现今的技术发展,并且提升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做过的科学技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德育以及技术基础。

关键词:课程思政;通信工程;教学设计;课程建设

引言

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的重要发言要求从各个方面做好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协同实施,以立德树人为基本教育方针。各个高校开始重视日常学习中的德育教育,本文将结合通信工程专业学科的学科特点,论述如何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全面提升高校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认识。将专业基础课程教育以及“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突出我国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科技发展理念,增强学生技术自信、文化自信以及技术自信,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工匠精神,通过各种案例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强化爱国情怀[1]

  1.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实施的必要性

现下通信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仅仅包含通信技术发展以及演变的过程,而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其课程当中,不仅是一种创新,并且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对枯燥的技术基础理论的接受程度。在日常的授课当中,可以通过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强调各种德育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在网络应用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进行互联网信息浏览时对自身爱国意识、道德基础、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思考,帮助学生分辨不良信息以及不良言论,引导学生体会思政教育带来的主流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以及责任感。这样不仅提升了理论课程的趣味性,并且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

  1. 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

通信技术基础是对计算机网络以及通信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一门学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也有着显著的变化,在新的概念以及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这门课程的理论内容以及知识组成结构也要做相应的变化,而随着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我们发现可以在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穿插思政教育,将德育教育与技术教育互相融合,提升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案例教学,将网络技术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互联网技术价值观进行穿插教学,使学生在体会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的同时,对技术道德规范有相应的认识,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自身素养。

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的进行试验课程的安排,将思想政治内容和实践内容相互结合,结合网络技术应用,发掘技术发展背后的故事,学习人物背景以及技术产生背景,使学生对技术发展有更为深刻的人事,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对人物背景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2]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穿插一些视频教学,比如我国在通信领域领先的技术介绍视频、人物访谈视频、技术安全发展视频等,要求学生自主分析技术背景以及人物背景,教师引导学生对爱国情怀进行强化,提高学生在网络教育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1. 通过课程设计加强非思政学科的思政教育

在传统的基础技术课程上,通过融入开拓思政教育元素,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专业技术学习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具体体现可以是通过课堂互动,教师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提问,以学生为主,教师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的思想主动靠拢,主要方针体现政治自信、民族自信,让学生的教育学习与国家发展相互融合,在此基础上对个人未来发展进行规划。

另外可以结合相关的政治教育主题,在课程单元教授过程中定期举行思政学习,以小组为单元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设计研讨,只要内容以国家重大决策、发展机遇、技术历史、文化素养等方面为主,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计当中。通过对课程资料的收集讲述,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政元素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相应的发言了解其思想政治觉悟,及时的进行引导干预,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上寻求突破,利用课上+课下的模式组织学生学习,在专业课的学习中融入思政内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插入相关思政教育以及学生感兴趣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3]

课上教师主要以发问为主要的互动方式,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比如:“大家都使用过华为手机吗?你对华为除了手机又了解多少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小组讨论和思政内容的学习中来,在轻松的课上环境中,将对学生的思政引导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启发学生通过技术了解企业,再自主分析企业背后的文化、精神以及机遇挑战。同时授课教师加以引导,上升至国家层面,为学生分析我们现下的机遇以及挑战,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在课堂上,并不是仅局限于已经建设好的思政模块进行思政建设培养,而是有时通过一句话、一件事、一种技术,告诉学生如何进入这个领域,曾经遇到什么困难,用什么方法解决,我们未来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诸如这些经历,从切身最真实的案例来对学生加以引导。

课下学生可以通过自己下载学习课程资源,对相关思政内容加深理解和认识,形成自己的学习总结报告,让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正确的引导,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增强了对本专业科技前沿成果的了解,同时让学生找到个人成长的方向和空间,找到学习的最大动力[4]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关键是结合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开阔相应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通过各种案例以及事际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技术背后的发展历程,充分体会工匠精神,让技术学科结合实际。告诉学生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技术壁垒。在学生的内心培养出爱国的种子是关键,时刻围绕着知识目标是基础,能力目标是核心。根据这些理念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鼓励培养课后的自主研究探索能力。并且教师要科学地设计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训教学体系,将两者充分结合,并且融入相应的“课程思政”元素,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同时实现教师教授、学生思考、分析、动手做的课程学习目标。强化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面临的机遇以及挑战中保持良好的应对态度,实现工匠精神的传承。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 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

[2] 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 2018, 000(003):64-69.

[3] 刘戈, 詹健. 高校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8.

[4] 余江涛, 王文起, 徐晏清. 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2018, 000(001):64-66.

项目:1. 2019年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校级精品课建设项目《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 2020年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3. 2021年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立项课题《民办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 “大思政”体系研究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