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如何强化汉字的文化传承功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0
/ 2

语文教育中如何强化汉字的文化传承功能

崔雪清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园区第一小学 011500

摘要:针对小学生,想要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识字课堂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识字教学为的是让学生认更多字,掌握更多字的字理,但这些知识太过枯燥,如果教师直接讲给学生听,学生很容易感到索然无味。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师不妨从汉字的文化入手,为学生创设和汉字相关的情境,学生将在特殊的氛围里学习生字,自然更容易理解生字的字理。基于此,本文章对语文教育中如何强化汉字的文化传承功能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汉字文化;传承功能;强化策略

引言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最核心的任务,只有准确理解汉字的意思,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的任务,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识字教学不应只局限在拼音上,更需要从字理入手,让学生明理识字、追根究底。

一、强化汉字文化传承功能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掌握话语权。在全球化格局中,文化冲击及语言危机处处可见,汉语较之其它语言的学习难度,不仅外国人一致公认、且中国学生也感同身受,要在跨文化交际场景中获得话语权,中国本土学生要先具有良好的使用能力,并加深对汉字所蕴含的文化理解,认识到汉字的先进性,以此强化民族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心。其次,有利于拓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途径。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很多,尤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内,文物、风俗、服饰等均在其列,而“汉字”也是其中一种,且在文化传承层面有着深厚的积淀,在汉字的结构、韵律、表义中,不仅蕴含着独特的美学价值,也富含中国人的智慧与哲学。例如“汉字书法”是一种文字为基础的艺术创作形式,点横撇捺的疏密布局,上下左右的庄重飘逸,流露出中华民族的人格精神。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一)识字教学脱离生活

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生字的时候,通常是根据教材进行刻板的讲解,没有生字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性。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单纯地依靠教材的讲解,学生往往很难体会汉字具有的奥妙,掌握不了汉字的精髓。同时,汉字的内容博大精深,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下往往具有不同的含义,教师如果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单纯地依靠教材的内容对汉字进行讲解,很容易使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很难理解生字的结构与更多含义,长此以往,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学生对汉字的记忆。

(二)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会带领着同学们对生字进行一遍又一遍的机械性记忆,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巩固,而忽略了课堂教学氛围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的问题,长期处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课堂教学模式单调乏味,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比较单一,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识字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语文基础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长期处于学习效率低下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语文教育中强化汉字的文化传承功能的策略

(一)创设文化情境

情境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在小学低年段语文生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汉字文化情境,促进汉字文化在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首先,教师可以针对抽象的汉字,创设生动形象的文化情境,帮助学生感受汉字中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挖掘出汉字背后的情感内涵,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汉字所蕴含的情感,深化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征,创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文化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汉字的内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汉字文化情境,提高学生的生字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文化情境,营造良好的汉字文化氛围,提高情境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生字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嫦娥奔月的影视片段,拓展有关月亮的传说和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月亮的文化。

(二)追本溯源汉字之美

在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中,教师可以制作耳、目、手、足等部位的汉字贴纸,然后让学生将贴纸粘在自己的眼睛、耳朵、手、嘴巴上,观察这些身体部位与汉字的关系。再将对应的甲骨文也做成贴纸放在桌子上,让学生推测这些汉字对应的甲骨文。之后再用讲解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这些汉字由甲骨文到现代汉字的发展历程,告诉学生这些汉字都是由视频中的图像演变而来的。

(三)以识引想重视启发发现

如果学生能够仅凭汉字本身的构字特点就能猜出大致的意思,就是掌握了自主识字最重要的能力了。统编教材比较注重汉字规律的启发与发现。“识字课的编排注重字理识字,比如一年级的《日月水火》,展示最原始的汉字及其发展历程,让学生体会象形字的创造”;二年级的《树之歌》《中国美食》利用形声字学习与“木”“火”相关联的字词,识字的同时还引导了学生自己去发现象形、形声等字的构字规律,体会“音、形、义”之间的规律,感受汉字博大精深的魅力。教学中,要侧重于汉字字形和字音的掌握。在统编教材中,除了通过阅读文章进行识字之外,语文园地许多板块都跟识字有关,比如创设了多种情境识字、比较识字、关注易错易混淆的字词等等。例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字词句运用”和“我的发现”,从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偏旁表达不同含义入手进行识字,尽管是学生不认识的字,但是可以通过猜测去加以判断,由此,学生就系统性地认识了汉字。

(四)能识会写音形结合

在《对韵歌》中,课文“云对雨,雪对风……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就将“云”“雨”“鸟”“虫”“山清”“水秀”等进行了对韵安排。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加深学生对汉字音韵的理解,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当以这些汉字的对韵关系为基础,详细讲解汉字的音形义规律。在导入阶段,可以运用上一节课用到的造字过程,让学生初步理解“云”“雨”等字的发展历程,之后展示组合字“清”“红”“绿”,并解释“水为青色就是‘清’,丝衣被染成红色就加‘工’,被染成绿色就加‘录’”,引导学生根据字的部首组合推断字的读音。在课堂最后还可以延伸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如,为什么“清”是形容水很清澈,而不是形容水是青色的呢?在现代生活中,清澈的水一般是无色的,然而在自然环境下,清澈的水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蓝色、青色等。青色的水说明水底有很多青苔、海草,而这些植物的茂盛生长就代表了这里的水质很好,因此“清”就用来形容水很干净。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关键,提高识字教学的课堂效率,能够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对其他学科提供帮助。因此,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明确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所肩负的教育责任。开展识字教学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意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落实各项教育策略,采取高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识字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施露露.与汉字文化“联姻”,激活“智趣”识字[J].新课程导学,2020(24):49-50.

[2]颜莎.浅谈汉字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2020(31):16-17.

[3]林英敏.传统汉字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家长,2020(22):137-138.

[4]黄燕燕.浅论汉字文化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联系[J].小学生(中旬刊),2020(08):72.

[5]陈作宏.传统汉字文化在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成才之路,2020(1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