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说理,带学生走进数学智慧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深度说理,带学生走进数学智慧课堂

康梅蓉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邮编 : 361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科目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加快,而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相对于其他科目稍显枯燥,为此,小数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更为急迫。小学数学科目延续了数学科目的体系性与逻辑性,因此部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为了稳妥采取的方式较为传统,但此种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从深度说理层面拓展教学策略,顺应教育部门要求建设智慧课堂,并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智慧课堂。

关键词:深度说理;教学策略;智慧课堂

数学的体系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是之后更深层次更高难度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之后学习提供保障。又因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部分教师担心创新教学方式的进程过快会影响数学教学的逻辑性,由此导致小学数学教师创新力度较小,课程改革仅落实于表面,无法真正深入课程内核,故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越来越低,为此小学教师应加强课程深度说理,构建智慧课堂。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教学僵化,缺乏课堂活力

在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多采用讲解原理、概念、公式,运用例题练习已学知识,查漏纠错,布置作业这一顺序,在教师教授这一过程中,多为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将知识全部“塞”给学生,这一方式未含有任何创新元素,逐步僵化,从而导致学生积极性降低,产生“厌学”现象。由此,上述过程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吸收知识的数量与质量逐步受到限制,课堂效率低,课堂极度缺乏活力。

(二)学生学习被动,缺乏学习兴趣

在目前大多数小数数学课堂上,占据课堂主体地位的仍是教师,课堂教学仍旧只强调讲授这一层面。学生学习热情是学习兴趣的基础,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制胜关键,因此,教师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能否提升教育成效的决定条件。现今课堂上学生学习方式多为被动吸收知识,无法对课程产生学习兴趣而将其转变为主动听取,由此可知,缺乏学习兴趣是如今学生“厌学”情绪的真正原因。

二、构建数学智慧课堂策略探究

(一)数学智慧课堂的创新:丰富趣味活动

目前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因为在教学创新时担心数学内容科学性受到影响,所以其教学创新过程缓慢且表面。智慧课堂是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不断推进而逐步发展出的课堂形式,其要求之一为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同时,随着课程改革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不断提高,其对教师教授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能仅止于课本内容的浅显讲授,而应对课本内容深度说理,例如应将相关定律及公式的导出过程完整讲解或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由此可知,深度说理与构建智慧课堂是当前新形势下对教师教学的两大要求。那么,有效将深度说理与构建智慧课堂进行创新的方式的便是丰富趣味活动,其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增强智慧课堂的趣味性。构建智慧课堂的创新点,便可立足于增添趣味性,首先,可引导学生亲身感知课程趣味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教师教授过程不应止于教授学生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而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彩色卡纸制作出一个三角形,后将三角形三个角剪下拼到一起,学生可发现三个角可构成一个180度的平角,由此,学生可直观地了解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过程引导学生亲身实践,主动探索定律,并验证其正确性,并体现了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深度说理。其次,可合理设置游戏活动,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提前将不同小数制作成卡片,在课程中,教师随意举出两张卡片,学生可在计算出正确答案后抢答,并在黑板上写作计算过程,每次运算最快且正确的可获得奖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合理采取游戏活动,增强课堂趣味性,逐步构建智慧课堂。

(二)数学智慧课堂的关键:推进小组合作

深度说理,强调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全面掌握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主动探索课程内容,同时要求学生不应为了迎合应试教育仅对考点进行学习,且减少功利性学习,而应将全面掌握课程内容作为学习的重点,同时逐步推进智慧课堂,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开发多种形式。小组合作的形式一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可减少学生独立学习的误区与盲点,此种方式要求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掌握,不然无法进行小组合作,另一方面要求其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互帮互助式学习。构建智慧课堂,关键在于改变学生现有学习形式,即推进小组合作形式,教师需巧设任务促使学生适应小组合作形式,例如,教师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先将班内学生划分为小组,并且要求每个小组认领任务,由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三个图形中选择一个,在次日课程上以小组形式讲解给班内其他同学,要求学生先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后组内学生对预习内容加以讨论,以平行四边形为例,每位学生首先发表自己对学习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小组内每位成员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发言,对前一位组员的内容进行补充及拓展,此交流过程完成后,学生根据内容列出所需材料,学生可利用卡纸、剪刀等,在纸板上作出平行四边形,学生依据课程内平行四边形求面积方式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由此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在小组备课过程完成后,组内选出主讲人,在次日课堂上将组内所得讲解给班内其他学生。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不仅可对课程内所学内容完整掌握,同时可高效适应小组合作方式,教师掌握这一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既可推进课堂深度说理过程,同时加速推进智慧课堂进入数学教学。

(三)数学智慧课堂的核心:加强师生互动

传统教学课程中,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在课程学习中占据强势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距离感,教师讲解,学生听取,此种师生关系具有单向性。教师在推进深度说理过程时,学生会产生消极情绪,学生主动吸收效率较低,故其推进过程便会受到学生学习效率影响,停滞不前。同时,构建智慧课堂最主要方面变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其核心变为逐渐加强师生互动。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努力掌握构建智慧课堂的核心,即加强师生互动这一目标时,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设置合理导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加强教师间互动,例如,在教师教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设置问题: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过程有何区别?我们可否从整数的加减法过程中借鉴方法运用至小数中?如此教师采用设置问题的形式,可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吸引至课堂内,促使学生带着思考学习,同时在课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探索设置问题的答案。学生逐步深入探索课程的过程便是有效推进深度说理这一进程的有力体现,同时教师设问,学生寻找答案这一过程,有效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课程氛围,从而促进师生关系良性运转,进而教师可有效带学生走进构建完备的数学智慧课堂。

综上所述,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课程中,存在着教师教学方式僵化,学生消极学习的现象,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为应对此形势,应从三方面推进,即加快创新:丰富趣味活动,紧抓关键:推进小组合作,掌握核心:加强师生互动,不断推进深度说理进程,带学生走进数学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孙伟.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J].读与写(教师),2018(4):83-83.

【2】华燕娜.追求智慧课堂,凸显扎实教学——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之智慧课堂策略探析[J].新课程(上),2017(1):99-99.

【3】王海勇.展开有效合作,开启数学智慧——谈小组合作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江西教育,20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