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新疆理工学院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新疆理工学院为例

吴钰

新疆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通过历史教育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课程。在以培养应用型理工科高校人才为目标的背景下,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知特点,积极探索“纲要”课教学改革,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才能切实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作用,实现专业知识与立德树人的有效融通,更好地为培养知、情、意、行相统一、适应新时代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服务。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问题导入式”专题化教学,应用型理工科高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这对当前应用型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全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政课程,“纲要”课如何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来践行这一新要求,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进而为地方培养各类应用型高素质人

才发挥更大作用,已成为各应用型本科高校和每位思想政治理论

课教师共同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作为一所植根地方的应用型理工科院校,新疆理工学院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在“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课程组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指南(2018年版·试行)》意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题式教学,助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之路,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带动学生全程参与和主动思考,对于增强本课程的教学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本课程的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有较好的促进效果,使学校“纲要”课程迈出了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为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纲要”课实施“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纲要”课采取“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要求、“纲要”课的教学现状以及“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的优势有着密切联系。

(一)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纲要”课实施“问题导入式”专题化教学,不仅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面贯彻落实“05”方案精神的体现,更是适应新时代“纲要”课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趋势,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新困难、新情况、新问题的客观需要。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在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上多下功夫,不断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2]构建“纲要”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新模式,正是与时俱进地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纲要”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纲要”课教学魅力的需要。

(二)应用型理工科高校“纲要”课教学现状

理工科高校是以理工学科为主兼有人文社科管理等学科的高校,因而具有明显的学科特殊性。受工科实用主义思维的限制,理工类学生偏多的高校,对于教师在进行思政课等方面的教学时往往排斥性比较强,管理者对此重视程度也不够。加之,理工科学生本身所处的学习环境以及专业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导致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学习经历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一些典型特点。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理工科学生广泛存在历史反思能力不足、党情国情世情不明、社会问题认识不清等问题,故课程基础知识掌握参差不齐,进一步影响了学校“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尽管学校“纲要”课程组教师为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究,构建了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从总体上来看,在目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一直未达到理想化的效果。枯燥重复、脱离现实、耽于说教,无法回应学生们的理论困惑,从而导致课程吸引力不强、说服力不够、引导力不彰,课堂教学缺乏一定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因此学生对“纲要”课程的学习与教育部的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新时代“纲要”课实施“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的优势

新时代,“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应用,对于

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提高“纲要”课程教学针对性、

实效性和吸引力具有显著优势。

第一,“问题导入式”专题化教学要求以实现教育目标和解决大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以提高教育实效为导向开展专题研究与教学活动。[3]“纲要”课采取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以学生学习与生活、社会发展与改革实践中出现的热点、难点或疑点等问题为导向设计专题,通过凝练专题、设计问题、导入正题等过程,均衡教材内容的整体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背后深层次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促进“纲要”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纲要”课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效。

第二,新时代背景下的应用型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有着较强的独立精神和主体意识,还有与之伴随的怀疑精神。正是困感促使他们想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4]此时,教师如果直接平铺直叙地讲解,将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信服。事实证明:“纲要”课以问题导入展开专题化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术探究精神。有利于给学生营造一个勤思善问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促进“纲要”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把学生排斥的教条式灌输转变为以针对性和亲和力为基础的内化自觉,从而实现能力体系、价值塑造和信仰培育的有机统一,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服务。

二、“纲要”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法实施的目标和原则

(一)“纲要”课实施“问题导入式”专题化教学的目标

“纲要”课实施“问题导入式”专题化教学的目标和课程教学的目标要求基本一致,主要包括:认知和思维层面,联系现实与热点,回应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疑问;情感意志价值观层面,通过精选视频和其他历史文献资料,找到情感共鸣点,引导学生从情绪到情操的过渡,调动家国情怀和挖掘现实正能量,使信仰落实在认知和认同的层面上;实践层面,构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与学生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实践教学活动化、学生活动教学化,从而实现应用型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

(二)“纲要”课“问题导入式”专题化教学法的实施原则

1.整体性与系统性原则

在问题凝练、专题设计方面,要以整体性和系统性为原则,特别是在专题设置中要以“四个选择”为宗旨,通过回答专题导入问题或核心问题形成问题链,使各专题之间保持紧密的逻辑联系,以此提升专题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2.科学性与思想性原则

“问题导入式”专题化教学中,史实材料的引用要准确无误,选取的案例要精准适用,语言的表达要准确恰当,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方法。同时要注意挖掘专题问题设置和典型案例运用之间的内在思想性,将抽象的理论灌输变为具体的生活叙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体验生活,最终外化成为具体行为。

3.贴近学生实际原则

在问题选取、专题设置与教学设计方面,要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和客观实际,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在遵循教学体系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认知的欲望,提高学生关注度、参与度,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内化,使学生树立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院校,除了要结合“史实”对学生进行“四个选择”教育外,教师还应结合学

生特点与课程相关内容,加大对大学生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

观教育,使教学更具特色和针对性。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问题的凝练、专题的设置,应该依据教材又超越教材,首先要立足学情,教师应基于多渠道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基础的了解,掌握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需求和期待。又要联系现实热点问题,通过对历史脉络的梳理,明辨事实真相,正确认识现实,释疑、解惑,以史为鉴,参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帮助大学生提高历史素养、增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纲要”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过程

新疆理工学院以理工学科见长,理工科学生居多,其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学习经历与文科学生相去甚远。因此,“纲要”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需要建立在教师对理工科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为此,新疆理工学院“纲要”课程组教师围绕“四个选择”的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提炼专题。“纲要”课程研究小组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中国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进行简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性提炼、分解和重新整合,从问题出发,立足于一个专题讲深、讲透,以理工科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调整,弥补教材相对全面、重点不够突出、内容不够生动的不足。同时,注重

在专题设置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理

念信念、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等时政新元素。

第二,设计问题。应用型理工科高校也有经管、文、法等学科专业,这部分学生的知识功底较于其他理工科专业学生而言深厚许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导入问题、教学内容不能单一化、同一化,必须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和不同接受能力,“有的放矢”便体现在问题选取与凝炼方面,对待文理科学生采取差异性的运用上。学院“纲要”课程组教师结合当前学生的性格特质、思想困惑与需求动态,兼顾教学重点、学习难点,致力于找到所导入“问题”与“纲要”课内容的最佳契合点,进一步细化问题,启发思考,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对于文科素养较好的专业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对专题史料、案例等进行共同探究;对于理科学生,则偏重于基本史实的阐述,通过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发学习。讲授中力求简明扼要、突出中心,由点带面,将历史事件以某种线索建立纵向联系,培养学生自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纲要”课独特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第三,编写教案。学院“纲要”课程组遵循“精要”、“易

懂”、“前沿”、“有效”四个原则,在教案撰写中既注重执行

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充分体现“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的特点,形成了“集体撰写专题教案+集体使用教案课件”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规范和统一讲授进度、内容,便于教学管理。

第四,考核过程。“纲要”课教学改革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落脚到教学中,为此,学院“纲要”课程组通过教学方法、过程等的创新,使专题教学活跃、生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课堂教学体系;通过设置“纲要”社会实践课,运用新疆地方性资源,有选择性地采用文史漫谈、红色感悟、片段赏析、激情辩论、历史剧场、歌曲体验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或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微视频、微电影的录制,组织开展优秀调查报告、作品的评比活动等进行价值引导,搭建社会实践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根据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在专题中设置练习考查模块,在充分把握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不同权重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出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不同类型专题练习题,通过慕课堂小程序发布推送给学生完成相应专题的练习任务,既能实现动态考核,又能形成考试题库,以此增强应用型理工科高校学生“纲要”课学习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新华社,2019-03-18.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华社,2019-08-14.

[3]仲计水.针对问题教带着问题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导入式专题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J].北京教育,2017.09(01).

[4]吴争春.问题意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2010.01(01).


基金资助:2020年新疆理工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PT-x2020022)


(作者系新疆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