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去动机研究内容综述及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4

外语学习去动机研究内容综述及反思

董琳

(东南大学 江苏 南京 211189)


摘 要:在外语学习动机领域,去动机已成为二十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国内外外语学习去动机的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探讨了目前去动机研究较为关注的四个方面:去动机的概念;影响去动机的因素;去动机与语言技能的关系以及去动机应对策略,并对该领域研究的前景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外语学习;去动机;综述与反思

前 言:作为影响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外学者基于去动机对语言学习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近些年,国内学者也逐渐聚焦于动机的减弱,从多方面丰富了外语学习去动机的相关研究。然而,现有研究内容繁杂,亟需系统的梳理,因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回顾现有外语学习去动机的相关研究:去动机概念、去动机因素、去动机与语言技能的关系以及去动机应对策略。

正文:一、去动机概念

在外语领域,去动机研究起步较晚,尚没有广为接受的概念[1]。Chambers于1993年首次提出动机减弱的概念,将其描述为“对需要学习的东西缺乏兴趣且忽略外来帮助”[2],这一概念有助于清晰地对动机减弱和学习能力不足进行界定,但忽略了学习者动机减弱的原因。之后,Dörnyei于1998年提出“去动机”这一术语,将其定义为“降低或减少行为或行为倾向动机基础的特定外部因素”[3],这表明一些来自外部的消极因素会削弱诸多积极因素的作用,从而负面影响学习者动机。这一定义最初广为学界接受,然而,Dörnyei的观点中也存在一些悖论,虽然Dörnyei将可能减弱动机的内部力量排除在外,但他在研究中却提到了一些内部抑制因素,如自信心降低和对外语的消极态度。一些学者对此定义产生质疑,不完全同意去动机的形成仅受外部因素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内部因素也应被纳入负面影响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因素中,如缺乏信心、态度消极、不能适当处理负面情绪等。因此,Sakai和Kikuchi把Dörnyei关于去动机的定义扩展为“同时涵盖了削弱学习动机的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4]。国内多数学者较为认可这种解释,如周慈波和王文斌曾指出,学习者自身的态度、性格等内在因素会与外部因素结合,共同作用,导致其动机减退,降低学习效率[5]。综上,去动机可被认为是动机的消极面,是削弱学习者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二、去动机因素

从去动机概念的相关研究可知,不同学者对于去动机强调的因素持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去动机仅指削弱动机的外部因素,另一种观点则强调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同时作用。对于去动机因素的具体探讨最早始于西方国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经典研究:Ushioda发现去动机与学习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如教学方法不适应、学习任务过重和课程压力较大,但较少的样本量和较为单一的研究工具限制了其研究结果的推广[6];Oxford等人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回顾减弱其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并进行归纳,但此实验中的提示内容较多涉及到教师,导致教师因素以外的因素被忽略[7]。后来,在分析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Dörnyei对外语学习者的动机减弱影响因素进行了概括,共涉及以下九个方面:教师相关因素(性格、职业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学校设施差、自信心缺失、消极态度、强制学习、二外干扰、对言语社区的态度、对言语社区成员的态度以及外语教材,其中,教师因素是最突出的因素[3]

之后,外语学习去动机研究不再局限于少数西方国家,而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热点。较为经典的是Sakai和Kilkuchi的实验,他们总结了六种常见的外语学习去动机因素,其中对学习者影响最大的是学习内容、材料以及考试成绩,这一结论不同于以往研究强调教师因素的重要性,此研究还发现,学习者的原始动机强度不同,去动机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4]。由于亚洲国家的外语学习语境存在诸多共性,Sakai和Kilkuchi总结出的去动机模型可推广作为亚洲地区的去动机研究框架之一。近年来,关于去动机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内容上更广泛,在方法上更创新。如Song和Kim对去动机和动机再激发的动态过程进行了纵向研究,他们要求被试绘制动机图来体现其动机变化,并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和后续访谈引出被试动机变化的原因,发现学习者倾向于将学习动机的变化归结于外部因素,如低效的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和社会压力等[8]

我国关于去动机因素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有一定成果。早期研究多基于国外研究结论开展,发现大部分的动机减弱由教师因素引起,这与国外的部分研究结果相一致。而近几年的研究中,不同学者关于最主要的去动机因素有不同发现。熊伟华和万丽君认为教师、学生、目标和环境等都是形成去动机的重要因素[9];田忠山指出,去动机最主要的形成因素源于学生自身,其次是教师以及环境[10]

。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去动机主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另有一些学者对去动机进行模型构建。胡卫星和蔡金亭对环境、目的、兴趣等因素是否影响学习动机进行调查,此研究不仅识别了各种去动机因素,还探索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较早地构建了一个有关英语学习去动机的因果模型[11];汤闻励认为外语学习去动机因素可分为以下十个方面:学能、教学内容、教师个性、教学能力及教学方法、作业、教学模式、教学设施、分层教学、其它课程和课外活动的影响、动机不稳定以及学习氛围,同时涉及了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是一个较好的综合性框架[12]

三、去动机与语言技能的关系

语言技能主要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及四个方面综合运用的能力,过去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多是探究去动机因素,但近年来更多的学者将重心转移到了基本语言技能与去动机的关系研究上。

大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去动机与语言技能的关系,如靳铁柱结合网络辅助教学模式的新特点,探讨了听力学习与去动机的关系,指出学习习惯差、同伴积极性不高、网络交流被动、偏多偏难的教学内容、对教学模式的不适应等因素都会对学习者的听力学习产生消极影响[13];Afrough等人探索了口语中的去动机,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口语能力和表现、教学设备和课堂环境等去动机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英语口语产生消极影响[14];Karaca和 Inan对二语写作中去动机的来源进行探索,他们发现写作材料、写作方法和教学情境对学习者的写作动机有负面影响,该研究同时验证了英文写作去动机量表(EWDES)的有效性[15]。部分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如王晴基于去动机因素,探讨了如何构建线上线下相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帮助学习者重塑动机,提升写作技能[16]。另有个别研究探讨了学习者以外群体的语言技能与去动机的关系,如Muoz和Valenzuela将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学术阅读动机量表(EMLA)探究了其在培训期间进行外语学术阅读的去动机情况[17]

四、去动机应对策略

由于在影响去动机的各因素中,教师因素所占比例较大,因此目前多数学者提出的去动机应对策略更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靳铁柱提出为了削弱学习者去动机,教师应从改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管理、发挥新角色作用、筛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13];高强、刘振前和王梅花认为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各相关学校也必须合理配置优质教师资源,改善教学环境[18];Karaca和 Inan认为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材料和学习环境,关注学生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推动、激励的氛围[15]

当然,除了教师方面需要有所提高,很多学者也针对学生和教学环境提出了建议。比如,崔广莹提出学习者本人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调节,校方也应从教学条件上给予必要的支持[19];Song和Kim提出要内外部激励机制相结合,以减弱学习者的去动机影响,其中外部激励因素包括转变学习方法和同伴激励,内部激励因素包括提升对学习英语的重视程度、成功的经验以及对英语文化的兴趣[8]。海源和陈黎明认为学校应根据不同动机阶段去动机的影响程度来制定应对策略,如在前动机阶段,应给学生们灌输现实的学习理念,在动机阶段,应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倡自主学习,在后动机阶段,应保证研究经费的投入,根据教育需要适时进行转型发展[20]

五、反思及结语

外语学习去动机的相关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程,国内外均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关于去动机的概念,尽管Dörnyei和后来的学者对去动机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扩展,但直到现在,关于此术语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此外,去动机主要是由于内部或者外部的原因,学习者学习的欲望减弱了,因此,学习动机相关研究能够且应该为去动机方面的研究提供很多借鉴,但目前去动机仍缺乏明确清晰的理论基础。因此,需要借助动机研究,尽快明确去动机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二,去动机因素是去动机研究内容中成果最为丰硕的一部分,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出发、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等得出了诸多结论。虽然由于视角、对象、方法或者命名习惯的不同,关于去动机因素的研究结论有所出入,但总体上去呈现出由仅考虑外部因素到将内、外部因素结合起来考虑的发展趋势。与学习动机相关研究的复杂性一样,有关去动机的研究也是复杂的、动态的,现有的研究虽己基本揭示了去动机因素的几大方面,但由于因素比较多,相互之间作用比较复杂,因此必须进行细化分析。此外,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研究者可根据年龄、学习目标等方面的差距,在今后的研究重采用历时研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

第三,国内外关于听力、口语等语言技能与去动机进行了结合研究,但研究成果较少,各类语言技能与去动机的关系亟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目前,研究者多用调查法进行论述研究,主要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实现,然而数据分析是支撑实证研究的基础,今后研究者可将各条目量化,对这一方面研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以便使结论更加全面和可信。

第四,尽管当前去动机应对策略涉及了很多方面,但总体而言比较空泛,且缺乏实证研究验证策略的有效性,因此未来应探索更多详细的、操作性强的方法,如将学习环境、个人经历、家庭影响等因素均考虑在内,构建模型,通过历时研究验证策略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近些年关于外语学习去动机的研究较多,研究的范围和内容较广,但仍有许多有待完善的方面。鉴于我国外语去动机研究尚未成熟,国内学者应不断学习并借鉴国外系统的研究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弥补现有的研究视角较狭窄、研究结论不一致等问题,以更好地推动和发展我国的外语学习去动机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战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

  2. CHAMBERS G. Taking the‘de’out of demotivation[J].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1993,7(1).

  3. DORNYEI 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 Language Teaching, 1998, 31(3):117-135.

  4. SAKAI H KIKUCHI et al. An analysis of demotivators in the EFL classroom[J]. SYSTEM -OXFORD, 2009.

  5. 周慈波, 王文斌。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研究[J]. 中国外语, 2012。

  6. USHIODA E. Effective motivational thinking: A cognitive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J].Publicacions De La Universitat Jaume I,1998.

  7. OXFORD R L.,TOMLINSON S.,BARCELOS A,et al.Clashing metaphors about classroom teachers: toward a systematic typology for the language teaching field[J].System,1998,26(1):3-50.

  8. SONG B. & KIM T Y.The dynamics of demotivation and remotivation among Korean high school EFL students[J].System,2017,65:90-103.

  9. 熊伟华,万丽君。非英语专业专科学生动机衰竭的调查研究[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0. 田忠山。大学新生英语学习负动机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

  11. 胡卫星,蔡金亭。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模型构建[J].外语教学,2010。

  12. 汤闻励。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研究分析[J]. 外语教学, 2012。

  13. 靳铁柱。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听力习得负动机因素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 Ta A.,Ar B. & Mz C.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Demotivation:A Construct Validation Study-ScienceDirect[J].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36:49-53.

  15. Karaca M, Inan S. A measure of possible sources of demotivation in L2 writing: A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study[J]. Assessing Writing, 2020, 43: 100438.

  16. 王晴。基于负动机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 英语广场,2019。

  17. MUOZ C. & VALENZUELA J.Demotivation in academic reading during teacher training[J].Journal of Research in Reading,2020,43(1).

  18. 高强,刘振前,王梅花。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消退成因探究[J].外语教学,2014。

  19. 崔广莹。克罗地亚汉语学习者去动机因素调查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3。

  20. 海源,陈黎明。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去动机现状研究[J]. 英语广场,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