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明式家具的设计美学及其现代转换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3

“以人为本”:明式家具的设计美学及其现代转换运用

马浩哲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在中国家具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明式家具无疑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其制作工艺的精湛,结构的简练以及造型的严谨,完美地展现了设计师的审美品格与设计理念,其中所蕴含的人学精神和哲学内涵,成为了现代设计的范本。当前,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商品越发市场化,许多商品的设计已不再关注产品设计的初衷和理念,对于设计美学的追求也有所消解。本文试图以明式家具为例,对其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美学精神和哲学理念进行分析和阐述;从现代平面作品设计的角度出发,对明式家具设计美学的现代性转换及运用作出更进一步的探索。

关键词:明式家具;以人文本;设计美学;视觉传达设计

家具设计实践最早源自人类生存之初。其时,设计理念作为一种形而上层面的精神,尚未很好地形成一套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然而,在实际的生活实践中,中国人开始设计出了最“原始”的家具,并使其具有了“以人为本”的实用性与适用性;而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家具的审美功能与艺术价值逐渐得到凸显。而明式家具作为发端于明代的家具形态,因其中正典雅的审美风格及其所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设计理念,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具有典型的民族品格的中式家具文化范式。以现代性的视野对明式家具进行观照,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其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精神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以古为鉴、从古出新,不断推动现代设计美学的实践性转化,促进民族性审美样式的构建。

  1. 从家具形态到审美范式:明式家具的发展流变

中国具有悠久的家具历史,而明式家具则是其中的一种典型形态。若对其发展进行溯源,我们可以发掘、梳理出其长达几百年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辉煌历史。纵观其发展脉络,从具体的家具设计类型、样式演变为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甚至一个民族经典的家具文化范式,可以说,明式家具对于中国家具文化乃至中国设计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具有显豁的意义。

1.何谓“明式家具”

顾名思义,从广义上看,明式家具是指在数百年前的年代制作出来的家具及其衍生出来的家具文化谱系;从狭义上说,其专指在中国明代以及清初的城乡中普遍为百姓所使用的家具。综合来看,时间的流变与空间的扩大赋予了任何一件流传至今的明代家具以文物收藏的价值和美学欣赏的价值。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设计在人们生活中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明式家具也已然成为了一种具有实用功能和美学价值的学科文化。这正如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作者王世襄先生认为,明式家具的特征简练朴素、静穆大方,其中以江南地区的苏式家具最为正宗,其主要发源于明代到清初的一种家具形式和文化。可见,中国明式家具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中式家具,其不单指明朝至清初时期人们普遍使用的家具,更是指向伴随着家具使用范围的扩大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独具中华审美风格的设计文化。

如前所述,明式家具作为优质中式传统家具,其广泛制作于明朝至清朝前期。从造型、材料来看,其用料以优质硬木材料为主,精致的设计手法和制作工序以及简约的设计风格是其显著的特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在材料的选用、加工和处理上,着重突出、保留了原有木材的天然木质纹理和原木制肌理,具有自然主义美学的精神。而这种制作工艺和美学理念,也为当时世界家具的发展创造了新的艺术标准。直至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堪称为中国的艺术瑰宝之一。

2.何为“明式家具”

唯物史观认为,一种事物的产生是由多方面的力量推动而成的;在其现实性上,其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明式家具作为一种具有民族品格的中式家具文化的典型形态,这种设计范式的形成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从这个角度上看,明式家具根植于社会历史的沃土之中,因时代需求而催生出来,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蕴的家具文化。具体而言,明式家具的产生及发展可从社会环境和材料本身两个基本维度进行审视和分析。

2.1社会原因

宋朝设计大师李诫在其著作《营造法式》中记载道,宋代的工匠在家具的制作、造型、结构等方面,艺术和技术都日渐趋于成熟,为接下来明式家具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明朝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也作出了很多的努力。首先,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转变使农民具有了更大的土地自主权和生产自由权,这也进一步推动了商品交易、土地买卖等活动的盛行,现实生产劳动的需要促进了器具制造的进步;其次,以劳役制为基础的官营手工业向以雇佣劳动力为主的私营手工业的转变也使得百姓有了更大的商品生产权和制造权,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手工业得到显著的进步,并有效推动了家具制造款式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其三,统治者在政策方面也给予了市场和农民以更多的关注,从而使整个家具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2.3材料原因

在明式家具发展中,制作材料的进步和制作工具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基础条件和物质保障。在明朝时期,南洋地区的珍贵硬木材料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受到百姓的欢迎。硬木材料的出现更好地提升了明式家具的实用性。与此同时,因为硬木材料质地相对坚硬,也就更加需要优秀耐用的制作工具,催发了当时冶铁工艺的提升,诸多有利条件,进一步促进了明式家具的发展。


  1. 以人为本”:明式家具文化中的哲学内蕴

明式家具作为中国家具文化审美特征的集中体现,对其进行研究,对寻求当代家具乃至家居产品设计的灵魂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以人为本”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重要内涵,其在明式家具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同样有所体现。可以说,明式家具作为中国家具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审美范式,其包孕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精神,并以此为基点,获得了强盛的生命力和阔大的生长空间。

1.材具用料的“师法自然”

材料之美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因此明式家具在选择材料时选择纯天然的木制作为材料,在家具选材上有着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发展的过程。一部分材质随着环境的变化会不断地产生与其相应的变化。明式家具的设计和制作尊重材料本身的自然美,一般不用非天然的漆和胶,以更好地彰显出中式家具所蕴含的清新质朴,展现简洁大方的自然之美。在选择木制材料时,其多选用黄花梨木、楠木、紫檀木、榆木、柳木、樟木、铁梨木、胡桃木等各种具有天然纹理的优质硬木作为家具制作的原材料。而这些材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天然原木纹理,质感也相对古朴雅正,适合于用来制作硬木家具。更进一步来说,这种硬木风格的家具不仅能够表现出中式传统家具所追求的坚韧的力度和强度,从现代视野来看,其材质的自然色彩更符合当代人们所遵循的回归自然之美的审美心态和生活理念,符合当代对于“师法自然”的生活美学情调。而从根本上看,这就是明式家具在整体设计材料上所体现出来的“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本质体现,强化了作为审美感受主体和价值使用主体的人的主观感受。

2.造型设计的中和美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儒道思想是延续千年的主流文化思想。其倡导中庸之道,讲求“和”与“中”的人本美学。具体体现在设计方面,其强调产品设计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造物行为中,其要求器物对称统一、协调适宜,完美地凸显出“中正、秩序、平和、适度、整体、和谐”的审美特征。

圈椅中国作为明式家具的代表作,就充分体现出了这种中和美学的设计原则。通过查阅相关史料可知,圈椅在明朝深受人们欢迎。从外观上看,其是一种由明代交椅发展而形成起来的现代经典明式家用座椅。在明代交椅的基础上,圈椅继承了交椅一体化的座椅背部和两侧扶手,坐面下方基本上与官帽椅相同。圆弧的圆形椅圈与一个s形的椅背板相互配合,承托并紧紧包围着一个人的全部身体及整个手臂。椅腿底部有自然挺拔和棱角,下面的直线和上直线之间形成一种鲜明对比,各自线型的整体特征都能得到鲜明的体现。整个椅子的框架采用圆弧状,使上下两个部分的造型达到内在的和谐。此外,椅子的整体结构、装饰图案等呈现出中轴对称现象。因此,坐在圈椅上面会使人感觉到舒适、安逸且平衡。从整体来看,明代圈椅在造型上美观大方,上下部分的比例自然平衡,曲线的运用均匀和谐,既有强烈的线条美感,但又不失中正典雅的秩序感。

3.审美风格的雅正疏朗

明式家具的装饰在形塑和实用的基础上追求审美化和艺术化,其在纹饰、造型方面都给人以古朴雅正、旷远疏朗的审美感受。如前所述,明式家具在选材上尤为注重自然特质,在材料的处理上也非常遵循材质本身的风格、风貌。也正因此,尽管明朝时期的器具装饰艺术已经相对成熟,装饰技艺也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手工业产品中,但明式家具却在图案纹饰上尽可能简化,可谓是惜墨如金。

经考究,诸多明式家具的代表作品在纹饰方面仅仅是在如背板、桌椅脚等个别部位进行刻画描绘,并且尤为值得强调的是,这种雕饰绝不是单纯的装饰之用,其坚持和倡导“意”的悠远旷达,追求简约大气的中式美的呈现。从纹饰图案来看,题材相对广泛,从具象的动植物到具有象征意义的图腾等,形式丰富,种类繁多。然而,从根本上看,每个纹饰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都有其特定的审美价值,成为整件家具作品的点睛之笔。另一方面,从造型上看,如其在纹饰上的简约美学追求一样,明式家具的整体造型坚持大方耐看的原则,在线条处理上自然流畅,做到了曲线与直线的完美结合,在中正疏朗中蕴含着优美典雅的视觉审美特征,而这也恰好体现出中华民族化传统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底蕴。

  1. 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是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瑰宝,彰显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学”精神追求。而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可视的形式来传播特定事物的主动行为,其以视觉为主要的呈现形式。于此而言,以设计的视野对其进行观照,“以人为本”则是构建当代设计美学内涵的核心质素。

1.理论价值

众所周知,对于设计师而言,设计就是认识世界,对周围的世界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观察,以源源不断的设计物来完成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哲学就是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认识人类生命本身。当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设计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学科。广大设计师们从最开始的只关注产品的功能,提高到在注重产品功能的实用性的同时,更侧重使用对象和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

事实上,“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哲学角度探讨人、物、生态之间的内在关系入手,揭示出设计的实质。一方面,其要求现代设计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体现出人的自我价值认同等;另一方面,其要力图实现设计的实用性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优化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例如设计服务老龄化需求,为压力大的青年服务,为弱势群体需求服务,满足社会发展可持续的需求等。

2.实践探索

2.1“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在设计宣传手册中的应用

在很多时候,人们对于宣传手册与印刷出版物只是单纯地为了追求视觉的炫目效果。然而,在实际上,这其中还包括了胶水、纸张、油墨的味道等,有一些优秀的设计师会运用超凡的设计,在人的体感基础上,加入人们对宣传册的气味、嗅觉、听觉的效果,从而使阅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更加地方便。

2.2“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社会的诸多设计师颇为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哲学思想,这表现在其设计从单纯满足客户的基础需求转化为注重对用户艺术审美心理的满足上。而在商品包装设计方面,满足用户审美心理情况需求的设计,不仅能更好地使产品的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融为一体,而且也将更为突出商品的艺术美学属性。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在图形的设计、造型的考虑、色彩的应用以及文字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上,都会更多地考虑到使用者的审美感受和实用需求。比如,在包装材料的应用和选择方面,纯天然的材料逐渐成为当前各大设计师的第一选择材料。而这种例子也不胜枚举,俯拾皆是。

综上所述,通过对明式家具的发展历程、设计理念和原则等方面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其具有“人本主义”的文化特征,注重“人”的主观审美感受和体验。而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更应该成为我们在设计和制作产品的过程中所遵循的理念和原则。在产品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一方面指的是要在设计家具时在遵循合理适宜的原则,保证家具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其是指在设计家具的过程中要以文化为前提,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广泛的审美愉悦等功能性要求。

众所周知,设计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在设计实践中,只有对人文主义精神有足够的敬重,对人本主义思想有深刻的体现,并对自然主义的美学原则有一定的遵循,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够称得上是清新秀雅、简洁大方的兼具实用属性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其才能具有更为长久的生命力,在文化设计的浩瀚星河中熠熠发光,成为时代的经典与范本。


参考文献:

[1]唐晓雯.明式家具的美学内涵[J].大众文艺,2017(01):93.

[2]张爱莉,沈妍君.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可拓性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2):15-17.

[3]文婷,杨依依.基于明清椅型家具造型设计的感性意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01):13-15.

[4] 魏丽芳,刘雅芳.新中式家具对传统造物观的理解与继承 [J].工业设计,2017,9(20): 25-26.

[5] 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M].香港 :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89.

[6]李育红,杨涛.“以人为本”的哲学释义.传承,2010.3

[7]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8]胡美芳.试论色彩心理学在包装设计中的功用.设计,2008.3

[9]王芳.突出以人为本—谈现代商品的包装设计.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

[10]齐兰芬.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哲学思想的教育创新意义.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5

作者简介马浩哲(出生年—1995),男,汉,河南三门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