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化研究

——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例

骆泽顺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东·广州 510640)


摘 要:加强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是新时期教育部对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为例,将雨课堂平台有机地融合进传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中,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师生全时段互动为关键,以过程考核有效反馈为保障”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实现将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表现、课后讨论等过程环节的考核可视化、定量化、动态化,强化了教学过程管理,从而形成良性的“评——教”互动反馈机制。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 反馈模式 教学改革 雨课堂


一、引言

混合式教学不是简单地将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结合,其实质是教学实践、空间、方式、评价四个方面的混合。换言之,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整个教学流程的教学模式[1]。当前混合式教学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学资源建设单一化、教学交互缺乏、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割裂[2]。鉴于目前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优化的需要,传统混合式教学模式显然未能充分关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阶段的师生互动环节,教学过程管理效果亟待优化。

基于此背景,将雨课堂融入到传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何通过雨课堂的相关功能用于优化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成为当前核心关注。雨课堂是2016年研发的一款线上的混合式教学工具,它能将传统教学活动与线上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较好地契合了“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需求[3]。通过创建线上虚拟课堂,营造互动、高效的学习环境,确保师生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进行有效互动,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通过对现阶段教学模式存在症结的深入剖析,本文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为例,试图将雨课堂平台有机地融合进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中,以期改善教学环节中师生互动,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模式改革。

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问题诊断

(一)教学效果反馈机制存在时滞性

在实施教学模式改革前,本校《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主要采取“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机会很少。因此,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所授知识,教师无法得到有效反馈。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师所授知识,教师无法得到有效反馈。对于学生是否课前进行了预习、课后是否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与加强等,教师更难以追踪了解。对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往往也只能依赖期末考核。这样以来,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中授课以及课后复习等环节的教学效果反馈都存在时滞性,这显然对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效果以及调整教学方案和方式带来了挑战。

(二)教学过程评价有效程度不高

现阶段《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过程评价形式主要包括小组作业、PPT汇报展示、课堂表现等环节。事实上,这些环节都是结果导向的,缺乏对学习过程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也无法实现过程评价的动态监管,从而导致了无法真实、及时、客观地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能力。这样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过程管理,既不利于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也无法从教师的视角得到有效反馈。

(三)教学效果评估缺乏交互性与延展性

目前《旅游市场营销》课程采取面向学生对象的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效果评估主要是期中反馈和期末评教两种方式。对期中反馈而言,理论上任课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调整和修正学生反馈的教学中存在的阶段性问题。实际上,根据笔者所在学校教务处的相关数据显示,教师对中期反馈的回应率和响应程度并不高。而期末评教反馈的问题,教师一般无法进行回应和调整。从结果上看,这种点状式的评估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教学效果评估无法有效得到教师响应和调整。也正是由于这种“评——教”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与反馈,直接导致了教学评估效果缺乏延展性,这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困扰。

三、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6195c61f0af29_html_216f7af8e34066e4.gif
《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主体思路是将雨课堂平台的功能有机地融合进三段式教学模式之中,并针对传统混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在雨课堂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支撑下,探索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师生全时段互动为关键,以过程考核有效反馈为保障”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1 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

科学、有效的教学过程评价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保障,也是本科教育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雨课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确保教学过程评价的反馈机制运转良好。并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优化教学过程评价的反馈模式,同时进行及时的教学调整和优化。

(一)课前师生互动反馈过程:线上预习

课前预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为课前做准备。教师通过雨课堂将“课前任务”的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内容主要为本章节最为核心的理论问题。教师遵循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逻辑程序,有意识地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的自学,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维活动,从中发现概念,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该问题可以案例、提问、讨论等形式导入,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准备的状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寻找本质”的思维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问题意识,为课程内容做准备和铺垫。

通过雨课堂平台,课前教师可以发布课前讨论案例、课程概要、与课程相关视频材料等,实现课前与学生沟通。学生需要实现进行课前预习,提前发现并提出课中可能遇到不懂的、解决不了的以及有疑问的问题。根据预习效果,学生可以在手机端的雨课堂平台上对问题进行标注。任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在授课过程中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优化和完善课程内容和结构。通过课前预习师生之间的互动,能保证课前反馈机制的有效性。

(二)课中师生互动反馈过程:线下讲授

在授课过程中借助雨课堂进行互动,比如课堂测验、实时弹幕等互动功能。学生可以使用“不懂”标记功能,在教师讲解过程中,学生如果对某页PPT的内容不太理解,可以实时点击“不懂”进行反馈。同时学生可打开“弹幕”,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教师可通过雨课堂,发布课堂测验试题,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可以现场统计学生的答题正确率、答案分布情况,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本人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

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雨课堂通过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反馈。在雨课堂平台下,教师通过开启即时的“弹幕”功能,这样即增加了学生提问的趣味性,也保证了问题反馈和解决的即时性。同时,在授课结束后,雨课堂记录了上课的实时学生学习数据,并用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呈现,教师通过这些数据能够更加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后答疑讨论或是下次课程回顾时,能够针对性进行查缺补漏。通过雨课堂相关功能在课中师生互动过程应用,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师生反馈机制的延展性。

这种教学模式的调整能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参与性,课堂抬头率明显提高,同时,雨课堂可以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给出初步分析结果并发送给教师。通过这些数据,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轨迹、量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对后续的教与学进行预测,从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

(三)课后师生互动反馈过程:线下讨论复习

讨论复习阶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既能够查看课前预习和课程学习阶段生成的数据记录,便于回顾和总结;又能够通过雨课堂平台参与话题讨论、学生间互评及师生互评。

教学评估反馈互动性。雨课堂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如“不懂”的页面、课堂测试成绩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对于学生存在的疑难点进行重点讲解,也可以教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集中解答并发布复习试题;通过雨课堂,教师将课后习题以公告形式推送到学生手机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辅助教师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够实现由传统的“传授式教学”转为“反馈性教学”。确保课前—课中—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实时互动的基础上,雨课堂可以收集学生相关的学习记录数据,帮助老师量化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有力地推进了教学融合。

教学评估反馈机制的延伸和动态化。教师还能够发布课程内容相关的开放性的讨论话题,回答学生私信提出的个人疑惑,进一步将课堂讲解延伸到线上讨论和沟通,从而保证了教学效果评估的交互性和延展性。课后学生及时进行复习巩固,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授课结束后,通过雨课堂设置的讨论区、私信功能以及发布公告功能,能有效地接续课堂活动。学生可以在讨论区提出自己对课程内容的见解,其他同学可以跟帖讨论。教师也可以通过发布前沿性的话题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强化师生间的互动,这样就实现了师生间的互评过程。另外,学生也可以将个人的疑惑或疑问通过私信的方式发送给教师,教师同步进行答疑解惑。这样既补充了课堂上遗留的问题,又可以把课堂活动向线上延伸。

四、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传统混合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教学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方面,将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融入《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的传统课堂,可以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动手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有所加强,教学实践成效比以往传统教学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利用雨课堂提供的技术手段,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反馈模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互动性与有效性,形成良性的“评——教”互动反馈机制,从而优化教学过程管理成效,实现真正意义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张锦, 杜尚荣. 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价值诉求及实施路径[J]. 教学管理, 2020(9):11-13.

[2]戴永辉,徐波,陈海建.人工智能对混合式教学的促进及生态链构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2):24-30.

[3] 杨芳, 张欢瑞, 张文霞. 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初探——以 “生活英语听说” MOOC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5: 33-39.

[4] 李妍, 朱永海, 丁智. 混合学习中基于雨课堂的深度学习探究——以 “多媒体创作基础及应用” 课程为例[J]. 现代教育技术, 2018, 28(11): 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