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模式下班级团学干部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三全育人模式下班级团学干部培养研究

韩玉娟

郑州财经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本文从新时代“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下,辅导员组织团学干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为主线,阐述了团学干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根据辅导员在学组织团学干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对高校班级团学干部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即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类评价考核和激励、退出制度;利用新媒体扩展网络教育阵地,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注重保障,提升学生干部的人文和心理素质。加强团学干部培养、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既是辅导员开展班级工作的需要,也是学生干部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


关键词:班委 班级管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文件中明确指出,高校大学生团学干部是在学生组织中担任相应领导职务、承担一定职责、履行一定义务、对同学进行相应的教育和管理的部分大学生。“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这就对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该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构建高校“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一、团学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及意义

高校辅导员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班级团学干部是班级管理必不可少的核心力量,班级学生干部的选任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对整个班级班风的形成。要做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 必先从高校班级团学干部入手, 对管理方法进行不断改进、 探索和创新。

二、班级团学干部存在的问题

班级团学干部在推动班级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新形势下班级团学干部的管理和作用的发挥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班级团学干部选任机制滞后。目前,高校团学干部的选任,绝大多数是沿用旧的模式,即新生学生干部,通过进校的观察,由学生公选加辅导员老师指定产生。高年级学生干部,大部分情况则是沿用新生入学时的学生干部队伍,少部分不符合要求的由同学提议撤换,辅导员老师再另行组织选举或指定相应人选进行。这样,干部队伍中的主要人员仍然沿用旧的选任模式,导致新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

2. 班级团学干部工作能力欠缺,培训机制有待加强。目前高校学生干部大多被定位为辅导员老师的 “助手”,平时主要负责一些上传下达、事务处理,这就使得“重使用、轻培养”现象较为突出。辅导员对班级团学干部的培养,往往只注重了“前期”培养,并未注重开展工作工程中的中、后期培养,且很难发现团学干部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给与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导致大部分班级团学干部工作缺乏科学有效指导,长期积累,往往造成工作被动、创造性欠缺,在这种模式下演变成为工作的“机器”。

3. 团学干部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如今高校团学干部大多是00后, 独生子女居多, 绝大多数家庭培养只注重了个体独立的发展, 忽视了人与环境融入能力的培养。且形式多样的媒体冲击着他们的生活,影响着她们的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造成了部分团学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不够、责任心不强、容易受到外界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影响。这样,团学干部的自身素质与协助辅导员管理班级、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要求往往不匹配。

4.缺乏完备的竞争考核制度。健全完备的规章制度是团学组织良性运作的根本。目前,虽然有些高校有班级管理制度,但是多数高校缺少对班级团学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对团学干部的考核往往是主观的、缺少量化的考核,缺少奖励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利于调动团学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高校团学干部管理的途径

加强班级团学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学生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对于发挥好整个团学组织的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意义十分重大,对于辅导员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开展以及团学干部自身的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工作。班级团学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对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开展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得力能干的学生干部不仅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对新生干部的选任不能仅凭第一印象,而应当经过多方了解。辅导员在选拔团学干部的时候更应着重考察他们的动机和思想政治素质。要选拔那些思想觉悟高、作风正、能力强的学生。此外, 还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培训,特别是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能力、管理技巧的培训。除此以外,辅导员还应加强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组织策划能力的培养。建立团学干部培训指导的长效机制,在学生干部开展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的的实际工作中,将理论联系实际,予以指导,教会其工作方法,帮助团学干部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2.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类评价考核和激励、退出制度。目前对于班级团学干部的考核,多是以主观性的考核为主,缺乏系统全面的量化指标,考核之后,缺乏对于先进事迹的宣传和表彰,也没有对不合格团学干部采取批评或惩戒措施,因此起不到激励和惩戒的作用。因此,必须首先建立健全班级团学干部考核制度,细化各项考核指标,增强量化考核指标,变以前主观的考核为主为主客观相结合,使得考核更加全面客观。另外,就是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考核结束后要实行一定的奖惩,对于优秀的团学干部给予奖励和晋升,并加强对于先进事迹的宣传,在整个团学干部中形成个良好的创先争优的氛围,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同学要给了定的惩戒,以达到激励鞭策的效果。

3.利用新媒体扩展网络教育阵地,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网络的互动性和交互性改变了学生传统的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的角色,他们能在网络虚拟的空间中变成信息的参与者和传播者,给传统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挑战面对新情况。辅导员应该端正态度,重新认识网络在团学工作中地位,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扩展网络教育阵地,在网络上用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去引导团学干部,老师和学生的多向互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近年来,微信成为了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社交工具,高校各部门和学生组织也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及时推送各类学校的信息和资讯,这对于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辅导员应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引导团学干部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使青年在网络上弘扬正能量,自觉增强网络文明素养。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辅导员开拓团学干部网络教育阵地,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4.注重保障,提升学生干部的人文和心理素质。团学干部除学习之外还要合理处理各项工作,遇到挫折容易出现灰心失望、焦躁急进等情绪;还有许多学生干部从选任之初就抱着功利主义思想。针对这些情况,辅导员应当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干部妥善处理和积极面对自己失败和挫折的态度,也决定了其自身的不断成长过程。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素质的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已经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辅导员们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为团学干部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平台,让他们更好的发挥在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中的作用,更好地推进各项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探讨网络时代下对学生干部的培养[J]. 陈海富,廖嘉文.  智库时代. 2019(22)

[2]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路径[J]. 陈凌子.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3)

[3]新舆论环境下高校团学干部话语引导思考[J]. 倪颖.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9(03)

[4]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方式的创新探索[J]. 陈洪静. 考试周刊. 2018(37)

个人简介:韩玉娟,女,198510月,山东梁山,本科,讲师,外国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