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中体现语文的社会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浅谈如何在课堂中体现语文的社会性

孟祥红

河南省永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河南 永城 476600

语文是各科之母,它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突出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即语文的基础性和社会性。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曾说:“语言文字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文化知识更新的载体和交际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质构成与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语文就谈不上其他任何学科的素质。作为社会的人,从呀呀学语起,就接触并使用了语言,进而到文字 ;一个儿童,入学之前,已具备了初步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我们也都知道语文本来是充满乐趣的课程,近年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干预下,语文教学已经越来越远离的语文的社会属性,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太多的语文老师眼睛只盯着可令的分数,把学生看作是做题的机器,把自己看作是做题机器的操作者,不想花一分时间去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中学着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结合起来。语文的社会性功能丧失殆尽。有感于上面的认识,我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力求避免笔记教学、试题教学,有意关注语文社会性的彰显,收到良好效果。做法如下。

一、举办有特色的语文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我发现他们都有争强好胜“死要面子”的特点,于是我就抓住学生的这个特性,将“死要面子”转化为他们的兴趣,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隔三差五的举行各类语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求胜心,表现欲望。达到使学生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一般做法是:比赛前应根据事先分好的学习兴趣小组人员名单,给每个学生分配不同性质的任务,以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接着放手发动学生参与到比赛试题的制定或比赛程序的设计中来,让他们积极的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去查资料出试题。这些方法都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移花接木,如此以来学生既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又能感受到研究的乐趣。对于比赛的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而定,可以是成语解释、古诗文名句的背诵等基础性的比赛,也可以是语言活用一类的综合性比赛;既可以是生活常识的考查,也可以是歪理斜说的斗智。总之,只要能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提高能力就行。以上做法的好处是让学生得到了锻炼,既丰富了知识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多让学生参与课本剧表演。

这些做法在各类语文综合活动中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高中学生都有爱表现的欲望,所以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给学生以充分的展示空间。老师在学生表演的始终都应参与其中,不要像放羊一样任务一布置就撒手不问了。在学习戏剧《窦娥冤》一文时,开始我就让学生知道学习这课是要汇报表演的,然后再让学生研读课文熟知故事情节并分析人物形象,接着按事先分好的学习兴趣小组就让学生写出剧本(情节可以适当改编),每组选出导演、演员什么的,最后经过一周的排练再正式演出。通过学生的演出他们能更好的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接着再让学生写表演心得,如此做法比老师讲十遍还要有效。除了书上的戏剧外我还让学生自编自演小品相声,这些小品相声都是以语文基础知识为背景的,像《斗嘴》、《阿Q求爱记》等,学生对此兴趣极高,比天天逼着做试卷效率要高出许多。

三、作文要出奇出新,讲特色故事,举办特色诗文朗诵会。

通过一年的实践表明,布置特色作文与平常让学生规规矩矩的写应试文章相比,特色作文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写作欲望。为了让学生都有话可以写我让学生写自己村庄或市区的历史、村的来历及和村有关的名人轶事,写写自己的“情书”等,有些学生就写出了《六尺巷的来历》、《还金阁的由来》、《龙岗的传说》(我们这里的一个乡镇)等语言优美内容深刻的文章;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名人故事大家说”、“反弹琵琶话英雄”都是很好的项目。高中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头疼老师又感到无力的教学内容,我们在学习时就放手发动学生,让他们勇敢的去仿写,学习《寡人之于国也》时,同学们纷纷写出了《寡人之于学也》、《校长之于学也》等优秀仿作,甚至有的学生把玩游时的心得也写入了作文。最后我又他们优秀的仿写挑出一部分在教室后面张贴,结果学生的学习文言文的欲望高涨,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夏秋冬季节的诗文在班上开展特色朗诵比赛,并评出班里的朗诵家、播音员在学习园地里展示。举办名人故事大家说活动是我的又一力作,让学生分组收集不同时期的英雄故事,经过润色后在开展讲故事比赛。用这种形式无形就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成绩自然会提高。

四、敢于出新、相信学生。

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勇敢的拿出晚一节自习时间让他们评论社会实事,并且发表即兴演讲,如此做法即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又能让他们的知识得到扩展,生活的外延同语文的外延是等同的,很多老师害怕让学生看课外知识,认为那样会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有的老师连学生看《读者》都加以干涉,试问这样教出来的学生的语文社会性怎样体现。

新课标指出,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多多体现其本身的属性,让它根源于现实、关注生活,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学习的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拓视野。教师同行们只要我们关注语文的社会属性无疑使语文教学改革中事半功倍。总之,只要老师努力为学生开创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时刻把握语文的根本,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在改革中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