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积累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3
/ 2




语言文字 积累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分析 王琴 (福建省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二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7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学段对语言文字积累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语言文字的积累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环境较为复杂,与城区学生相比,他们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平时父母多忙于生计,孩子多在家自学或寄放在托管,学习上缺乏辅导,加上生活环境的局限,进城务工随迁子女除了在校园里在课堂上能进行较为系统的语言文字的学习积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因父母教育意识的缺乏,孩子对语言文字进行系统学习积累的机会也相对较少。为了凸显教育的公平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会学生正确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方法、习惯,并在有效的活动中,加强他们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识字教学;务工随迁子女;语言文字积累

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随着我国全面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用政策的展开,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已经顺利进入城市学校来接受正规教育。但是在适应城市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心理、环境、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进城务工子女在校的表现与城市学生有一定差距,如何弥补这个差距,使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并获得共同的成长,是学校、教师所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本课题则从语文识字教学的角度,研究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

一、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识字中面临的问题

  1. 生活学习环境的差距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在初次进入学校时,首先面对的是崭新的学习环境,不同以往老师的授课模式。他们在进入城市学校之前接受的是家乡以及父母工作地点的教育。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他们中较多人识字方式单一,遗忘率较高,写话或习作时,错别字出现频率颇高,,因此生活学习环境的差距,导致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识字水平较低。

  1. 心理角色定位的差距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生活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在家乡接受的教育与城市教育的不同,以及与家人沟通使用方言,教师在进行汉字的教学时,他们往往表现得比较被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也容易因为自己的方言口癖而产生自卑情绪,当因读错或者地方口音很重而被其他同学嘲笑时,便越发不敢回答。如果此时教师不予以重视,不加以鼓励的话,他们与教师、同学的交流就会越来越少,长此以往,直接影响他们对汉字、语言积累的学习积极性。

  1. 学习资源的差距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但进城务工人员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与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关,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投入的学习资源也会随着家庭条件和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度有所差距,此外由于进城务工子女经常搬家,很少为学生常备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这种学习资源上的差距,也导致学生在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语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差距。

二、语言文字积累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性

  1. 为学生提供交流互动材料

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接受教育的环境不同而导致的视野、经历、流行事物等差距。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积累的过程中,会采用与城市学生相同的材料,并引导学生在识字、阅读、朗读、表演等语言积累活动中,为学生创造交流互动的机会,而丰富的交流互动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更顺利地融入城市教学氛围。

  1. 发现语言交流、学习的方法与乐趣

语言积累的过程,是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应力锻炼和交流知识储备的过程。随迁子女的流动性较大,未来依然会面临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同时现代教育对语文素养的重视,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积极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喜悦和成功的快感,进而帮助学生可以顺利适应各种环境,并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在语言文字积累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储备大量的可在交流中使用的语言文字材料,同时语言文字积累的过程中,学生也会获得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在立足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语言文字积累,善于运用语言文字,进而改变随迁子女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薄弱的现状。

三、利用语言文字积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一)识字教学中培养学习汉字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课件的灵活设计。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便于理解等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进行课堂识字、学习,并将汉字的组成形象化、生动化。如“葡萄沟”认识“梨”字的过程中,该字的笔画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使用Powpoint软件或希沃白板软件将“梨”进行上下拆分,用偏旁部首的识字方式来认识“梨”字的组成,并通过多媒体软件来展示“木”字底上面长出来的“梨”,使学生在更加形象的课件中掌握认识新字、理解新字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相同的部首来认识、推测其他新字词的意思,如“木”字旁组成的“棚”、“桃”等,多与树木有关;“钅”字旁组成的“钟”“钢”等字,多与金属类事物有关,引导学生发现同类型生字的组成规律和发音规律,从而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识字规律。通过多种方式的识字教学,在玩转汉字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理解,帮助学生提高对学习汉字的兴趣,这也有助于改变学生对汉字学习的态度。

(二)语言文字积累习惯的培养

良好有效的语言文字积累习惯有助于学生进行长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在面对新的环境、知识时,能够做到不慌不忙,并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掌握完整的语言文字积累素材,例如在阅读的过程中,单篇短章的语言积累素材,会让学生很难找到语言积累的重心,也无法让学生在短篇、小规模的阅读过程中形成统一完整的语文思维结构。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进行语言积累的同时,将其进行有效的实践。语言文字的积累要将其进行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用读后感、同学的交流分享等形式来获得语言积累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语言积累自信。此外,在进行语言积累的过程中,总结在阅读过程中新学习的词汇、知识,并对阶段性的识字、语言积累、应用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使学生形成语言积累、实践锻炼、阶段总结的学习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都将促使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将课堂语言文字的积累与生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进行有效联系,达到走进课堂、走出课堂、学以致用的目标。

(三)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积累活动

语言文字积累的过程是一项教学活动,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积累活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交流过程中吸取他人的经验,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使学生更加自然地融入集体。例如在班级中举行“汉字串串烧”“汉字接龙”等游戏,学校举行汉字故事演讲大赛,汉字手抄报等,又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大声朗读和表演的方式来积累语言经验,首先由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其次,引导学生加入自身主观意识的表演,拓展活动的深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使用某个关键词如足球,并引导学生来扩展足球这个事件,比如 a同学在闲暇时喜欢踢足球,下一位学生可以将其进行丰富:a同学在闲暇时经常与 b同学在学校操场练习踢足球。通过对语句的扩展来丰富其中的人物和事件形象,让学生在进行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解a同学的机会,使a同学自然而然的,融入到集体中。

结语:针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有意识有计划地提升随迁子女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能力,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势在必行。对提升随迁子女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能力的策略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这不仅可以提高随迁子女的语文素养,更有利于加强随迁子女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积累,提升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提高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度。

参考文献:

[1]王军. 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2]吴美华.让语文更生活化:切实提高语文的有效积累与运用——如何提高外来务工子女的语文素养[J].新教育,2016(24):21-22.

[3]傅昌华. 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素养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

附录:本论文系课题《玩转“字里乾坤”,提升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FZ2020GH05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