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价值及实施策略

黄晓娣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茅家岭中心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同时也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如何才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并且高效获取数学知识成为了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主要探究信息化教学的价值及其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价值;实施策略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不管是互联网还是多媒体都逐渐出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必备工具。信息化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不仅能够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还可以促使教师借此创设相应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因此,教师能够快速上手,并且实现得心应手。

一、小学数学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在信息化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可以被凸显出来,积极参与到信息化活动中,思维也十分活跃,获取数学知识的效率也会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学实现信息化教学还能够扩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快速提升和发展,以此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知识讲解信息化,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基础知识和技能等传授给学生,并且采用题海战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上述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际,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时实现信息化,以此促进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过程中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快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了,课堂主动性会有所提升,获取数学知识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口算除法活动和笔算除法复习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当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以后,教师提出问题“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需要注意什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并由此延伸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讲解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两名同学将256张照片平均放到两本相册中的讨论的图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当学生提出应用除法方法计算出每本相册中的照片数目并列出“156÷2”的算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将“56÷2”的笔算除法步骤呈现出来,并鼓励学生模仿计算步骤计算出“256÷2”的答案。当学生自主尝试了计算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直观地将正确的除法计算方法和步骤呈现出来,促使学生与之前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形成对比,以此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效率。

又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一上课便利用多媒体将不同大小和形状的三角形呈现出来,并问道:“同学们知道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大,那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小吗?”有的学生认为较大的三角形内角和比较大,有的学生认为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较大,并且投入激烈讨论中。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三角形内角和概念通过图形的辅助呈现出来,以此促进学生理解什么是内角和。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将三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呈现出来,同时标记上各个角的度数,促使学生结合图片信息展开计算,并由此促进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为180°。随后,当学生猜测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以后,教师利用多媒体用拼接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直观呈现出来,促使学生快速理解三角形内角和验证方法,进而加深印象。当知识讲解实现信息化以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都会进一步提升。

  1.  合作、探究信息化,提升主动性

数学学习活动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展开。每一种新技术的运用,都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如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几何画板”里画图工具里的圆规作图就可以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圆》知识规律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使用圆规画圆,从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圆规的张开距离就是半径,这一平时抽象难懂的知识点,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迎刃而解。在画圆时,半径长短的变化和圆周的大小变化,到圆周的公式推导,水到渠成。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正是由于这个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受益者,变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1. 教学过程信息化,发展思维

以根据教材内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静、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认识具有“催化”作用,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解决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以往我们出示一些教具,如扇子、红领巾、三角板等,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生难以建立准确的表象,也就难以建立正确的概念。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一般。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动态展示和闯关的形式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有角,然后出示该物体的形象,再让学生找出这些角,同时局部放大,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抽象出角的几何形状,揭示角的定义。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

总之,信息技术集音、形、像等功能于一体,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无意注意。我们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推动数学学习的开展,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龙瑞国.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年12期

2.万亮.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