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处理中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联用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9
/ 2

供水处理中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联用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陈元

桂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广西省桂林市 541002:

摘要:为保障社会居民供水的的安全,提升供水处理综合效率,降低水质风险,消除水质中的藻类微生物,保障水质的清洁稳定。本文通过案例来对供水处理中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联用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供水处理;二氧化氯;次氯酸钠;联用方法;应用


1案例情况

某水厂供水规模大约是每日50000m3,原水来源于附近水库,处理流程是常规工艺,用过二氧化氯替换液氯进行消毒,当作供水生产氧化消毒剂,一般的投加操作是前加氯预处理联合滤后出厂消毒。其中前加氯投加在反应池内,对藻类与氧化有机物进行杀灭,在特殊阶段投加点调整在过滤之前,过滤之后以及出厂时进行加氯处理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随后为了强化水质的安全性,在2020年阶段开启次氯酸钠投加机制,开展二氧化氯联合次氯酸钠运用在供水处理中,获取显著成效。


2水质隐患类型

以上述案例水厂为研究对象,对其中供水进行抽样检测,发现水厂原有水质优良,即地表水的标准类型在Ⅱ至Ⅲ级之间。单一的氧化消毒剂类型有,也就是二氧化氯投加方式可以初步适应水厂氧化有机物处理、藻类处理和供水消毒操作的需求。基于突发情况或者季节性模式下的消毒工艺,水厂存有一定安全问题。其一,水库原水藻类的繁殖体现爆发特征与氨氮日益增加的趋势,水厂适当增加二氧化氯的剂量实施藻类与有机物的处理,增强工艺处理质量,确保水质足够安全。其二,每年的10月份,季节出现交替情况,气温急骤降低,水厂不能规避原水锰超标的情况出现。案例中的某水厂原水溶解锰数值最大是0.3mg/L,究其原因是气温降低造成水库上层与下层的水体互相交换,以致于水库底层锰元素大量释放不断上升转移在对应的泵站取水层位置,水厂和原水泵站仅仅距离500m,原有水中锰元素不能在自然氧化的作用下提供给水厂。运用相同原水泵站和管水管路下游的水厂不存在相同问题,原因是下游两家水厂实际的原水管路距离相对远一些,管渠长度数值分别是6000m、12000m,下游两家水厂原水进厂前段各自存有长度为2000m的输水隧道,这样原水涉及的锰元素可以在输水管渠内部进行氧化与沉淀。对于原水锰超标的季节中,如果水厂工艺处理方式不够恰当,势必会引出管网黄水问题,很可能引发市民投诉。所以在此期间,水厂要想更好地去除锰,需要增加二氧化氯的量,尤其是过滤之前增加,由此增强工艺处理成效。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处理方案造成二氧化氯设备运行表现出高负荷性,增加了供水消毒剂嗅味,还会带来水质安全风险问题。


3二氧化氯与次氯酸钠的投加流程

将二氧化氯当作供水生产期间的氧化消毒剂,此种物质通过现场实际制备,工艺包含:盐酸与次氯酸钠在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中进行反应,即盐酸和氯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氯气、氯化钠和水。


4问题处理要点

为处理单一运用二氧化氯引出安全隐患的问题,要改进次氯酸钠,通过次氯酸钠以及二氧化氯进行联合运用,需要解决处理原水氧化消毒剂需要大幅度增加与氧化消毒设施不健全的问题。2019年通过引进次氯酸钠投加体系,将其和二氧化氯投加体系相结合,构建了灵活的氧化消毒投加机制。综合思考水厂建设情况,把二氧化氯消毒当作主要操作点,对应次氯酸钠当作补充的物质,决定首先进行次氯酸钠消毒,之后选取二氧化氯消毒的方式进行供水处理。2020年该水厂把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同时运用在供水处理中,以确保生产过程科学与水质安全为目的,生产期间的关键点参数和之前的达到一致,也就是过滤之前水中余氯保持在0.10-0.15mg/L、二氧化氯也保持在0.10-0.15mg/L。


5研究结果

5.1增强水厂氧化消毒剂投加体系的运作水平,减少风险隐患,全方位保障水质安全

以往供水厂仅仅运用1套二氧化氯体系,立足于原水水质突变状态不能增加投氯量优化投加点,次氯酸钠投加体系因为长时间闲置,不能发挥应急以及补充的效果,存在水质安全隐患。次氯酸钠体系与二氧化氯体系结合之后,对应的次氯酸钠以及二氧化氯投加体系形成更为灵活的机制,完善了供水氧化消毒投加结构,从根源上提高了水厂供水生产与水质安全质量。

5.2减少供水出厂副产物浓度以及管网内副产物的浓度,更好地提升水质

次氯酸钠以及二氧化氯的联合运用,促使供水水厂和管网水副产物亚氯酸盐、氯酸盐含量降低。

5.3没有增加药剂成本

单一运用二氧化氯、联合运用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的两种模式需求药剂基本相同,且联合运用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的模式提升了供水处理的安全指数。


6保障供水水质安全的措施

6.1勘测监督水质的安全性

水质检查工作者要接受水检测资质培训,得到对应的岗位资格证与健康证后方可上岗。选择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联合投加的模式完成水质消毒。蓄水池最好选择全封闭类型的水池,水质检查结果达到国家制定标准可被再次利用。供水管理期间,要定期对清水池进行清洗,按照季度为单位排放消防栓。冲洗新安装的输水管道,保证水质安全。当城区出现的主管暴管现象,应全面冲洗主管之后开展水质恢复处理,使得管网无污染。供水单位结合水质要求要保障水质合格率超过98.0%、管网末梢水质合格率超过98.0%、管网漏损率不超过15.0%,做好水质检测工作,让出厂水质完全符合国家制定的饮用水要求。

6.2注重输配水网冲洗与消毒

全新运作的管网在实际运用之前应该被彻底消毒,并且冲洗送水之前的抢修管线。细致分析水质,在供水水源区域以及配水管网区域设置水质采样管理点,结合国家要求依次化验供水水质。管理与考核供水水质,区分地下水以及地表水,保证地表水在水质浑浊程度小于1度,出厂余氯数值为0.4-0.7mg/L,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由此最大化地保证水质安全,给群众带来安全的供水。

6.3开展供水水质的常规检查工作

为保证供水的安全使用要经过多个流程工序进行处理,包含水源筛选、水质管理、二氧化氯药物管理、供水体系建设和生产管理等,并对每一个环节把关。取水点100m之内杜绝垃圾堆放,禁止建设存有有害物质的企业。企业取水点附近应设置对应的防护牌,井口要全面进行封闭化管理,若存在水质污染问题要停止取水操作,启动备用井点,及时将取水信息发布给市疾控中心和市政府单位中,同时与多个单位共同努力消除水污染情况,在水质达到对应标准之后方可再次使用。


7结束语

次氯酸钠与二氧化氯联合运用能够让供水处理的更为灵活,并增强水质安全,同时两者联合运用能减小副产物生成的浓度,可进一步规避水质的不安全性;并且两者联合运用的成本不会增加,可以实现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化的供水处理目标。


参考文献

[1]蒋绍阶,赵翔,黄雪,等.两种预氧化法与氯胺消毒联用对polyamine形成NDMA的影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9,51(2):39-43.

[2]薛媛丽.基于ARM处理器的自来水厂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9,27(9):100-105,109.

[3]邬美晴,董玉莲,苏兆斌.二氧化氯DPD现场测定法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J].供水技术,2019,13(5):56-60.

[4]李骏.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自来水厂供水工艺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2):152-153.

[5]韩争明.自来水水质常规处理办法探索[J].价值工程,2021,40(1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