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限制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以《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1
/ 2

“条件限制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以《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为例

史佩强 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 210012


一、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指出:“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不同内容的教学规律与要求,进行更有准对性和实效性的教法与学法创新,调动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通过体验、思考、探索、交流等方式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应对问题、自我锻炼、交往合作等能力,开展富有个性的学习,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经验,学会体育学习和锻炼。”因此,加强教法研究,依据技能形成的规律和技术特点,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条件限制法来预防和纠正学生在学习技能时的易犯错误,能帮助学生较快、较好的掌握技术动作,是贯彻执行课程标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本节课选择的教材是水平二四年级《小篮球——行进间运球》,篮球运动深受小学生的喜爱,而篮球的运球技术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想要篮球打得好,必须熟练的掌握运球技术,而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如果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篮球运球技术,学生学习效率较低,学习效果较差,难以完成学习目标。根据学生此年龄段身体素质、身体机能、技能储备、接受能力、兴趣等特点,在教学中,采用条件限制法,促使学生达成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

二、案例描述

本次课采用的器材是直径50厘米的皮革圆垫,正面中心贴有直径10厘米的红点一个,圆垫反面贴有“姚明”“乔丹”“科比”等人的海报,上课之前按照学生一人一个的数量,前后左右各相距1.8米,队型为四列横队,开始时候正面朝上平铺在地上,后面随着练习深入,圆垫反面朝上。

片段一:

师:看看这是什么?

生:一个手套啊。

师:知道手套五指为什么黑了吗?(白手套五指用黑笔涂色)

(学生们一听开始议论起来)

师:这是老师带着手套练习运球的时候弄脏的,所以说你们运球的时候知道用手的哪个部位嘛?

生:就是手套上黑的那一部位。

师:对的,不仅手的位置要对,还要让球落在垫子中心的红点上,落在红点之外区域的算失败。站在圆垫的侧后方,身体成基本准备姿势,准备,开始。

(学生开始复习原地运球)

师:抬头看我。(提示学生人转球不转)看图片问题抢答啦!(老师手里拿着姚明的海报)这是谁?

(学生一起抢答,姚明,姚明,姚明……)

师:哎呦,大家都挺熟嘛,看下一张(下张图片上写着“换一只手运球”)图片上写着什么,快做到。(学生迅速进行了换手运球练习)

师:抬头啊,看下一题(图片上写着“抢答:你们班班主任老师是谁?”),抢答啦。(学生异口同声:陈老师,陈老师……)

师:再看下一题,图片上指令是啥?(图片上写着“换低姿运球”并备注了低姿运球的要领)

师:换低姿运球啦,注意手的触球部位和球的落点。

……

就这样,通过图片不停组织学生高姿低姿、左右手运球变换,通过皮革圆垫上的红点控制了球的落点,从而让学生更主动的找到了正确的触球点,促使技术动作的巩固和提高。

片段二

师:你们觉得我是一个人来上课的吗?所有人把垫子翻过来。(边说边把地上的皮革圆垫反过来,圆垫反面贴有明星海报。)

生:“我的是乔丹!”“我的是姚明!”“我的是易建联!”“我的是史老师!”(同学们纷纷议论)

师:下面将进行运球 “挑战”明星练习,运球时,让球飞过自己圆垫上的篮球明星,球的落点只能落在另一边,如果球碰到圆垫上的篮球明星,算被篮球明星 “抢断”,则为失败。

讲解示范后,学生们纷纷运球“挑战”明星,运过去运回来,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大多数同学都挑战成功,能够主动地摁压球的后上方,让球的落点在限制的范围内,学生们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不错,有的触球部位不准确,有的上下肢不协调,依据不同问题,巡回指导,逐个纠错。此方法作为行进间运球的辅助练习,让学生迅速地找到了正确的触球位置,控制求得落点,大大的提高了练习的效率和积极性。

片段三

师:是不是觉得难度不够大了?OK,增加难度,运球“挑战”四个。

生:啊?怎么玩?

师:第一排同学退到与自己小组相对应的标志盘后面,面对老师,后面同学一次退到第一排同学后面,前后四人变成一组。

学生们迅速调整好队形。

师:(讲解示范)看我做一次,运球连续飞过四位“明星”,不能碰到“明星”,飞过四位“明星”后右转运球回来,排队继续挑战,先慢一点,左手、右手、低姿、高姿都要试试,开始。

生1:挑战成功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耶!

师:不错,很棒!继续加油。

生2:呀,被“明星”抢断了一次。

师:先慢一点,想一想应该触球的什么位置?再试一次!

生2:好。(同学们掌声鼓励)

师:慢一点,控制住球,不错,进步很大。

……

师:下面播个通知,加快一点运球速度。

生:收到(呀,加速啦)!

……

组织学生练习速度依据对技术的掌握情况由慢到快,通过运球时让球飞过圆垫上的篮球明星,限制了球的落点,意在让学生体验行进间直线运球时,主动地找到了正确的触球部位,通过条件限制法,预防和纠正了学生运球时步伐和球弹起节奏不一致、手触球部位不正确、动作不协调等易犯错误。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发现,大多数同学能够通过条件限制法,较熟练的掌握行进间直线运球技术,少数同学经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后,能够连贯的触球后上方,加强了对球行进路线的控制。通过此方法,对学生掌握运球技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大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片段四

师:我们一会去认识下其他“明星”,看示范,运球绕圆垫一周就算与这个“明星”认识了,看看谁认识的明星多,要求是不能碰到“明星”,否则算抢断一次。

生:好的。

师:运球时,既要注意自己的运球路线,还不能和其他同学撞到一起,运球要抬头。

生:好!“我认识了陈楠”“我认识了胡雪峰”“我认识了林书豪”

师:要想清楚认识“明星”的方法,运球绕一周。

组织学生进行与圆垫上篮球明星“交朋友”的散点练习,经过前面的几个环节练习之后,学生们提高了控球能力,此环节通过绕圆垫上的海报,限制学生运球的路线,从而迫使学生掌握曲线运球技术,并且开阔了他们的运球视野,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运球技术,增强了身体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还让学生了解了篮球的文化。

三、案例反思

1.“落点”限制,解决学习难点。

本次课通过皮革圆垫限制球的落点,“强迫”学生让球落在要求的位置,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去找手该触球的部位,让学生知道原地运球、行进间直线运球、行进间曲线运球触球部位的区别,便于学生更快更准的找到正确的触球部位,便于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技术,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2.有效限制,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不断实践发现,条件限制法使教学能够不断的向着预定的方向去发展,依据学生在学习技术中的情况,而提出来的有针对性的限制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纠偏”,以求在最短的教学时间内收到最大的教学效果,这种条件限制可以是经常性的,也可以是专门性的,它可以应用在各种技、战术的教学中,在学习的不同时期,在动作技能掌握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限制条件,采取不同的练习手段。

3.多样限制,增强学习信心。

假如我们在每一节体育课中,都能让学生在有条件的、有限制的要求中学习、锻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学习和锻练,能够较快的掌握所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拼搏后的自豪感和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促使学生身心更好的发展。

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我充分认识到以条件限制手段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法,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创新教法和学法的今天,值得尝试。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还可增设运球的慢速区和快速区,分层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发展空间,让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学生到运球快速区练习,同时还应该增加些练习方法,纠正学生运球时身体不协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