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思维驱动——拓展思考维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思维驱动——拓展思考维度

李抒惠

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137400

摘 要: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针对某个问题的争议焦点以及写作着力点做出规定。作文试题大多设置具有启发性和争议性问题,目的是通过学生多维度思考,考查其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文章分析了任务驱动型作文几种思维方式: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发散思维。通过真题进行实战演练,展望了拓展思考维度的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思维方式;拓展维度

思维驱动实际上是指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某个问题的焦点、以及写作着力点所做出的规定。 作文试题大多设置有启发性和争议性问题,目的是通过学生多维度思考,考查其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主要有一下几种思维方式:

一.纵向思维。纵向思维其实是一种由个别引申到普遍的、由浅显推广出深刻的思维方式。纵向思维过程一般特点表现出为向纵深发展,就是能够从看似平常小事,进一步探讨从而发现更深且被掩盖着的内在的事物本质。

二.横向思维。横向思维其实是突破原有问题结构范围,源于其他领域事物或事实当中获得的启示,进而产生新的设想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横向思维一改解决问题的平常思路,试图从其他方面或方向入手,拓宽思维广度,能从之外领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其实是大脑在思考时,呈现出扩散状态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的具体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大多呈现多维发散状。若合理使用这种发散思维,既有助于解决眼前复杂多样的现象,又能从多方面、多个角度去寻求问题所隐藏的答案。

一.纵向思维

纵向思维其实在特定结构范围内,按有顺序的、可预测的方向而进行的思维形式。纵向思维的过程是按思维本身逻辑顺序,使思维向深层探索。这种思维过程清晰且逻辑连贯。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用是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进而揭示事物不断变化发展的规律。

运用纵向思维去分析问题,见解会入木三分,会加深文章论述说理效果极具透彻性。例2020天津卷作文真题: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社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2020天津卷作文)

该试题材料引用了古今人物的事迹,诠释“中国面孔”具体的内涵。学生可发散纵向思维,针对现实背景,聚焦中国抗疫,探究“三元思辨”的深刻性,必须紧扣个人、家庭、社会这“三元”,进而拓展到国家、世界的关系,大视野中去审视个人的位置,我们处于“百年位于之大变局”,青少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表达出独特的新思考和新感悟。

实战演练

2020年,淘宝上好几家汉服店,销售额不声不响过了亿;600年的故官成了文创产业的头号IP,故宫卫带火了一批网红爆款;李子柒中国古风美食文化视频在每外“圈粉”无数;华为科技公司,注册下一代商标时,操作系统叫吗蒙,实验室叫玄武,还有昆仑、浩天、灵豸等商标,均出自(山海经》,这些字词读起来总让我们内心澎湃……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中国的文化符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21年省模拟考试题)

学以致用

中国文化符号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以及表现形式。中国文化符号特点之一是具体可感的,如书法、、景观、名胜、人物、茶艺、园林等;之二它能表达符表浅层义,又能表现深层义,可以很充分地体现出文化自信,例如“书法体现方正品格”“园林建筑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等等。具体论述时,考生可展开纵向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分析说理,能够获得入木三分又深刻透彻的语言效果。

二、横向思维

横向思维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相关、相近或相似点,进而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共性特征的过程。考生运用横向思维分析问题,可以拓展文章的内涵,得出比较新颖的观点。

例如 2020 年北京卷作文题(1):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 55 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2020 年北京卷作文)

试题材料以一则热点新闻引出话题“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材料中“每一颗”强调的是个体,“功用”体现的是价值,考生可以结合材料并联系实际展开横向思维:一个人只有在默默奋斗和无私奉献中,方能发出光亮,实现人生价值。

横向思维是一种打破逻辑局限,将思维往更宽广领域拓展的前进式思考顿式。它的特点是不限制任何范畴,以拓宽思维的广度来逃离垂直纵向的逻辑思维,从而得出更多匪夷所思的新想法、新观点、新理念。

实战演练

尼康退出中国并不是因为被同行打败,而是败给了毫不相关的行业:智能手机。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直线下滑,并不是因为其他品牌方便面崛起,而是因为美团、饿了吗等外卖应用的兴起。打败卖单车店铺或修自行车铺的也不是同行,而是共享单车。有人曾开玩笑说:“打败小偷的是移动支付。”这一切都很像科幻小说《三体》中所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

“敌人”在哪里?你想过吗?请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议论文。(2021年省模拟考试题)

学以致用

认真解读以上材料不难发现,真正的敌人并不存在,打败自己的往往不是同行的竞争,而是因不积极创新而丧失了发展的机会,最终被时代的浪潮淹没。如果采用横向思维,将经济生活拓展到

三、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过程。考生运用发散思维分析问题,可以增强文章的新颖性、灵活性。例如

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题: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

试题材料呈现了六则名人名言或警句格言,要求考生任选两三句立意行文。考生可以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思考,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性重组,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发散思维见高度

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正反两面进行比较,因而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可以得出独特的新思想、新观点。

实战演练

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其实,每个人都应成为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当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此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2021年省模拟考试题)

学以致用

在准确把握单片拼图、整体拼图各自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考生可以进行发散思维,既可以从拼图单片的角度立意:单片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个性特点)、单片与单片之间的融合性(相互关联)、单片在整体中各尽其能(价值实现);也可以从整体拼图的角度立意:拼图由单片拼接而成(构成方式)、拼图为单片提供位置(遵守义务)、融合而产生整体性价值(价值实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8

[2]反省思维在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中的应用[J]. 王昕悦.  教育观察. 2021(31)

[3]新高考背景下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理论实践与研究[J]. 李成学.名师在线. 2020(35)





[4]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刍议[J]. 郑世荣.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20(05)

[5]近年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新走向[J]. 郑颖娜,李维民.  学语文.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