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2
/ 2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凌玉欢

清城区松岗中学,广东省清远市 511500


摘要:

情感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初中历史的学习还是基于教师课堂上的主导型学习,历史知识的碎片化和教育方法的生硬给学生的历史学习带来困难。基于这种现状,本文立足分析情感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继而进行情感教育给学生历史习得带来的积极效果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教育;深度学习


1历史教学情感教育阐释

完整的教育中,情感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能够构建师生良好的学习情感交流环境,搭建合理的情感和认知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对知识背景和环境建立情感体验,激发其探索欲望,最终能够自主发现事物本质、总结其发展规律,是情感教育教学策略的内涵。

基于宏观和微观的历史概念角度,历史教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构建基于历史教材内容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结构,学习历史现象和发现历史本质与发展规律,进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而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是基于学习历史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情感联系和构建促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建立自主认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由于我国多年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对学科内容死记硬背,空洞乏味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被压制,造成教学的引导困难。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这一传统教育局限,促使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并驾齐驱,将我国教育理念引向更人性化的文化生态持续发展进程中。

2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内容

2.1爱国主义

初中历史教育是构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主要阵地。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步接触系统历史教育的阶段,学生对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还未形成价值观念认识,对中国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演变也没有足够的认知,由此学生对我国伟大的历史文化和曾经历史沧桑都没有共鸣。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开展情感教育是有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内容,通过教材中介绍的中国四大世界发明、东汉地震仪、南朝圆周率的科学文明率先出世,秦朝兵马俑、万里长城、留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等的伟大历史文明遗迹,《本草纲目》《甘石星经》《周髀算经》文化造诣传承留传,这些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华大地上百代更迭继而传承下来的鲜活的历史鉴证享誉世界,全球对中国古老历史文明都大为惊叹,学生们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的瑰宝,能够极大的激发自豪感和认同感,迸发其对国家的热爱和继往开来的创造使命感。

2.2良好品质

以史明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是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另一项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是许多人不愿过深回忆的一段历史,有人说这曾经是一段屈辱史,是中华文明历史尽显不断的哀伤。从情感教育视角来看,历史教育应当是依据历史的完整性对历史史实进行真切还原,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兴衰过往产生合理的情感,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例如,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楚国为黎民百姓着想,哀叹朝廷腐朽转身投身于江的屈原。面对支离破碎的楚国江河,遍眼潦倒穷困的楚国百姓,“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楚国士大夫在多次积极宣扬救国平外乱的政治策略后仍然唤不醒迂腐的楚国庙堂,于是悲愤投江以此明志。屈原的伟大爱国情怀和奋力救国的精神一直相传时代,被历史和现今的世人传颂。他的精神也极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

3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攻克的情感教育问题

3.1应试教育下教学目标固守,情感教育开展受限

历史学科在初中阶段长期以来处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辅助学科,虽然当前历史学科被设定为主要学科,但是学校教育对其重视程度和教学理念还未彻底扭转,对教学体系的研究比较粗略,对学生学习程度仅仅依靠考核成绩进行评价,使得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学习兴趣索然无味,临场考试单凭死记硬背,考核结束学习内容也就随之遗忘。例如,课堂教学典型的历史一课——新文化运动,这一段历史内容中含有大量细碎的事件发生时间和内容,这些时间、地点、人物在同一时空区域相互交织,学生学习和了解比较困难。而固化的考核硬性指标评价也使得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囫囵吞枣,不能形成内容体系,缺乏情感教学的带入。再比如,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在中国近现代史这一部分内容中介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蓬勃建设发展的大量内容,对老一辈革命家进行了以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为代表的40余位人物描绘,这一段激奋人心的历史进程拥有大量的事件和人物内容,但是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以及考核大纲的局限,很多教师放弃了历史环境与个体生活的情感教学建设,而是泛泛地进行应试知识内容整理。

3.2教育方法单一与情感教育创设悖离

历史教学方法单一是普适性的问题,使得情感教育无法施展。课堂历史教学中老师还是大部分进行教材内容的宣讲,而实际上历史的范畴十分宽广,一个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之相连的空间发展、社会环境、人类情感都是诱发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而这些往往就是课堂教学中被忽略的。仅凭对教材的梳理和内容灌输缺乏社会情感导入,造成历史发展与社会情感割裂,使得学生习得缺乏历史本质的真实。例如,教材中对春秋战国时代内容的介绍,借助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对历史内容探究和归纳,教材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思想、治国理政策略、诸子辩论观点和人性问题都提出了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文化思想兴盛的历史吸收和提炼,构建自己的文学思想架构。这一时期的历史内容非常丰富,也异常精彩,是我国从诸国割据到统一一朝的人文思想发展的巅峰,遗憾的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照本宣科,没有运用多种资源构建当时各国战略环境、历史地图和错综多变的连横情感,继而使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史实在学生的记忆中平淡无奇,失去了构建历史思维能力的机会。

4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4.1基于深度学习视角,构建创新历史教育理念

对深度学习的解释,学者们最靠拢一个方向,那就是在学习者基于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图像、声音、文本使其能够构建出将知识综合运用的实用体系。深度学习理论的构建是一种综合性实用主义的发展学习理论。追求对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的双向拓展施教,最终使学习者将学习动力转化为内需,完成自主学习和自由学习的融合。

历史学习在我国教学体制中发展多年,随着国家对中考制度的深度改革,历史学科的重要地位显露出来。以前历史学习过程乏味、枯燥,强调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死记硬背。显然,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这种学习理论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学习基于由内而外的自主学习,不再崇尚“注入”式的由外而内的学习过程。历史的学习也应当顺应这一理念,关注历史习得的环境和思维的建立,重视历史逻辑宽度和深度的培养,将社会发展情感和历史传递的情感注入教学中来,从而构建学生的历史学习逻辑思维体系。

4.2基于情境教学模式,构建历史情感教育环境

情境教学可以很自然的注入教育情感,利用环境构建引导学生对历史空间的体验,增强历史习得的认同感和真实性。历史教学中要看重教学单元内容与情境教学的关联性。情境教学的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要以教学单元内容为基础,辅助施教,要让单元内容在情境教学开展过程中有鲜明的、显著的存在,具有整体性。要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针对单元内容展开提问和反思,形成学习结论。例如前面所述的新文化运动,可以将1915年这个重要时段中发生的内容生动再现,袁世凯隆重的祭孔场景和接受《二十一条》条约的情境,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的过程等等,引导学生对历史氛围的感受,从而搭建还原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情感,引入深度学习过程。

4.3基于课外历史学习,构建情感教育扩展学习方式

历史教育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构建学生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博大精深,涵盖人文、地理方方面面的科学内容。单靠历史教材的摄入并不能将历史深度还原,这就需要依靠课外历史的习得丰富历史教材的学习。同时,对课外历史的学习还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历史情感体验,通过多种维度历史内容的了解增加历史学习的厚度和立体感。例如,上面所述“北京人”的相关学习,就可以通过社会上广博的读物、视频、图片甚至相关物品展览加深学生对这一段时期“北京人”生活的了解,会增强学生对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无尽想象和好奇探索,实现学生自我扩展学习。

初中学生已经逐步呈现思想的社会性,基于历史教学的情感教育实施能够极大激发学生对于历史事物发展背景和原因的认知和理解,使学生从中能够深度学习和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产生对历史时空的情感认知,在现实社会中能够积极运用事物的发展规律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永.探讨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新课程,2021(33):95.

[2] 袁彩芸.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A]. 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五)[C].福建省商贸协会:福建省商贸协会,2021:3.

[3] 杨琼.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1(01):55-56.

[4] 赵万民,陈秀丽.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分析[J].名师在线,2020(33):75-76.

[5] 何宝香.让课堂动起来——谈影视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0):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