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8
/ 2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用语教学的探究

胡芸

宜宾市南溪区南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四川宜宾 644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化学用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多的改革机会。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做出努力与贡献,本文以初中生作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探讨如何在教师语言表达方式上有所突破,首先从句式结构及词汇体系着手,然后对化学用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剖析,最后针对这些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探究

引言:

近年来,由于学生对于化学用语的不熟悉,导致做练习题的时候该拿的分拿不到,从而出现了学生成绩两级分化严重的现象。初中化学教师要重视化学用语的教学,采用分散难点、合理安排、强化记忆、加强练习等措施开展教学。重新审视和不断改进自身原有的化学用语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化学用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更好地学生进步发展。

一、分散难点循序渐进轻松记忆

(一)拓展记忆渠道,轻松记忆符号

由于每个学生的记忆能力不同,初中化学教师对于化学用语的教学不要太过于着急,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打好基础,帮助学生不断掌握化学用语,加强学生对于初中化学用语的记忆。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的初一《开启化学之门》的教学时,把“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和“常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设计为插图,制作并完成一张化学彩图或一幅化学卡通画,正确张贴在初中各个班级教室的显眼的地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或者进教室时能够多看多记,巩固化学用语的相关知识点。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物质的化学性质,从根本上让学生了解化学用语。

(二)引进竞赛活动,激发学习潜能

将“竞赛”引进化学用语的教学,通过开展竞赛帮助初中学生掌握化学用语的知识点,减少不必要的错误。竞赛的过程一般就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综合学习、复习以致熟能生巧的实践过程。竞赛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学生化学专业用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校可以经常组织一些化学用语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竞赛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化学素养,巩固化学知识。

二、加强物质的三种表征促进化学用语教学

(一)通过实物展示、实验分析,实现从宏观到符号的抽象

对于常用以及多见的如水、氧气等物质的化学式,初中学生通常不会写错,主要是这些化学式在学生头脑中的表征非常丰富。所以,教师在化学用语教学中应增强学生头脑中对物质的多重表征的认识,细化物质的多重表征,并通过不同感官的刺激,加以整合,化抽象为具体。例如:Na C03是初中学生写错最多的化学式之一。大多数教师都是根据化合规律及书写化学式的步骤得出碳酸钠的化学式,这样得出的化学式在学生大脑中的表征太抽象、太单一,学生写错也在所难免。讲解Naco3时,教师如果在第一次讲碳酸钠化学式书写时,先向学生展示在厨房中常见的碱面,让学生取少量碱面溶于水,蘸取少量溶液在手中,让学生感触它的滑腻,然后教师将其化学式写在黑板上,再告诉学生这种物质是碳酸钠,然后再通过化合价规律讲解得出这个化学式的工程以及其化学式的书写步骤,这样,学生通过对碳酸钠外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对象观察,能在学生头脑中自动产生了通过图像(具有白色透明粉末或胶状物质)、情景(具有滑腻感)、概念(确定化合物和价格的规律、化学式方法书写时的步骤)等诸多方面对象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多重物理刺激,有利于学生对这些相关表征物理信息及时梳理、整合[1]

初中化学中许多有机反应的物理规律性还难以从化学理论上完全明确说明,学生对许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只能靠死记硬背。由此,教师在讲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应认真开展好演示实验、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再配以教师生动的解说与分析,引导学生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分析,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式的记忆,实现从宏观到符号的转化。

(二)利用微观粒子图式,促进化学用语教学

新课程教材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各种微观化学粒子结构图式,它直观、形象地向全体学生准确展现出了化学物质的各种微观粒子结构、变化运动,蕴含着物质微观构成和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知识。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研究充分利用分子微观分解图式,通过多媒体把各种化学分子符号、图式充分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全体学生对于化学用语的综合联想的基本知识线索,加深全体学生的记忆,提升学生对于分子微观的化学式的理解与记忆能力。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对人教版的教材中出现了两次发生水溶液性化学反应的两个分子之间微观化学分解关系图进行讲解分析时,为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关系图中说的有关上述两次水溶化学反应相关概念的基本化学含义,教师应通过具体展示分子微观分解图式,引导初中学生通过认真进行观察与讨论,从而理解与感悟出一种化学分子由多个原子共同组合构成,化学反应前后两个原子的化学成分以及原子数目保持不变等化学原理,进而能够运用在化学方程式进行配平中,并且在配平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化学式的记忆

[2]。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利用现代互联网学习资源,通过下载与设计一些物质、化学反应的微观图式、课件等帮助学生进行化学用语的学习,而且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丰富学生对物质、化学反应的微观表征理解,促进化学用语的教学效率提升。

三、结束语

对于初中学生的化学用语教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为主要教学目的,通过不断改变化学用语的教学模式,根据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改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不断提升初中化学用语教学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玉荣. 新课标下初中化学用语教学方法探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7):122.

[2] 耿艳艳, 王娟, 李翔. 初中化学用语的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J]. 新课程(教师版), 2019, 000(0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