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对提高介入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疗效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09
/ 2

风险管理对提高介入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疗效观

侯晓华

阆中市人民医院 四川 阆中 637400

摘要目的:具体了解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介入治疗患者各类治疗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入院的介入科患者106例,将符合标准的106例介入科患者随机均等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3例,针对对照组53例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可见,在常规护理干预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措施的介入治疗患者(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介入治疗患者,在褥疮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1例,风险管理组0例;血栓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3例,风险管理组2例;出血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2例,风险管理组2例;感染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1例,风险管理组0例;血肿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2例,风险管理组1例;假性动脉瘤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1例,风险管理组1例;结果可见常规护理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8.87%,风险管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1.32%(P<0.05)。结论:风险管理在降低介入治疗患者各类治疗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正面效果积极有效。

关键词风险管理;介入护理管理质量;作用疗效

前言

介入治疗是一种介于内、外科两者之间的一种新兴治疗方式,是利用各种医学影像技术进行引导,对相关病灶进行精确性治疗的一种方式,它的优点十分明确,创伤小,且治疗定位精确,可以在最小程度地减小患者损伤疼痛的基础上进行治疗,临床中一般分为血管介入治疗与非血管介入治疗。虽然一方面可见患者治疗损伤成本降低,但另一方面,各类潜在风险却增加了,由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重要性开始凸显。在本项调研中,希望具体了解风险管理对于降低介入治疗患者各类治疗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过程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9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入院的介入科患者106例,男性58例,女性48例,年龄范围28岁至68岁,平均年龄(43.72±4.69)岁,所有患者及其陪护家属均已知情、同意本项调研,研究过程由本院伦理道德委员会进行监督。

纳入标准:能够配合诊治护理工作的患者,需要并确认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将符合标准的106例介入科患者随机均等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3例,通过分析确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分析观察未有影响(P>0.05)。

1.2方法

1.2.1针对对照组53例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包括体征监测、相关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等。

1.2.2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接收患者后结合患者整体情况及医生诊治意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制定预防方案及发生后应对预案并进行执行,风险评估方面包括①术中各类不良反应,如术中心功能异常可表现为胸闷、恶心等,需要增加观察患者体征数据及询问字体感受的频次[1];②患者自理能力,结合患者整体活动能力及协调性增加病区内保护性设施,或适当调整物品位置,同时注意患者进行检查或治疗过程中进行场地转移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增加相应保护措施[2];③增加风险相关知识教育,对患者及其陪护家属讲解疾病、检查、治疗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提高患者本身风险意识,同时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3];除以上提及部分外,如出现风险评估分级较高的患者,要着重观察,适当增加监测及巡视频率,增加护患沟通频率;科室内护理管理人员定期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及考核,针对近期出现或有潜在风险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组织会议给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经验分享及提出应对方案。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项目为褥疮、血栓、出血、感染、血肿、假性动脉瘤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处理分析,「%」表示,「χ」检验,可见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调研对比结果分析(P<0.05)。

  1. 结果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可见,在常规护理干预内容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措施的介入治疗患者(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介入治疗患者,在褥疮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1例,风险管理组0例;血栓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3例,风险管理组2例;出血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2例,风险管理组2例;感染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1例,风险管理组0例;血肿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2例,风险管理组1例;假性动脉瘤事件中,常规护理干预组1例,风险管理组1例;结果可见常规护理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8.87%,风险管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1.32%(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n

褥疮

血栓

出血

感染

血肿

假性动脉瘤

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

53

1

3

2

1

2

1

18.87%

观察组

53

0

2

2

0

1

1

11.32%

x2

-

-

-

-

-

-

-

19.81

p

-

-

-

-

-

-

-

<0.05


  1. 讨论

通过对我院106例介入科患者的观察,能够发现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有存在价值的。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增加护理工作中的风险评估及护理人员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意识的培训及考核,能够有效降低介入治疗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具体可见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经过对纳入观察介入治疗患者的褥疮、血栓、出血、感染、血肿、假性动脉瘤事件的归纳与分析,结果可见常规护理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8.87%,风险管理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1.32%(P<0.05),由此不难发现两者数据差异是显著的。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降低介入治疗患者各类治疗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正面效果是积极有效的,建议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虞英姿,王世英.三级质控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4):1987-1989.

[2]陈鹏.责任制分组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05):523-526.

[3]张丽丽,黄兰,李玲燕.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升护理管理质量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6):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