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4
/ 2

提高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思考

王迎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109

摘要:现代科学文化教育既要重视医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文化教育,又要重视医学人文文化教育。本文研究了我国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现状和令人担忧的现状,以及我国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缺乏的现状,并结合医院近年来的实践,明确提出了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若干改进措施。学生们。医学人文情怀对策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口腔学生的历史人文课程内容,提升其对工作的敬业精神、语言沟通能力、分歧处理等综合人文素质。

关键词:提高;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思考;

引言

医学的特点是双向的。这是合理和准确的。同时,必须把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放在首位。强调生命的价值是历史人文特征的具体体现。医学课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口腔医学,与其他医学课程不同,具有独特的特色。随着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口腔文化教育已不再是一种非常少数的文化教育,而是呈现出大众化、泛化的特点。这对于我国口腔医学的进步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大多数人的需求也有所上升,但关键是医患沟通不充分,医患纠纷不断产生,甚至是恶意的,让误解越来越强烈。 .在医患矛盾和焦虑正在经历现代医学模式转型发展的诊疗环境中,提高口腔学生的人文素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大量的口腔学生如何才能拥有更高的人文素质。

1.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缺乏的原因分析

1.1人文精神在社会中的缺失

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和互联网资源快速发展,社会发展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意识等不良思想观念层出不穷,造成精神本质缺失、信仰缺失、个人道德败坏、人性化服务冷漠。

1.2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与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脱节

在制定口腔医学专业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时,我国部分学校对医学人文情怀的塑造很少或没有纳入塑造条件和考核标准,导致对医学人文情怀的塑造,学生医学人文素质。进入专业学科学习培训期的终止,无疑强化了“重技术、重专业、轻历史、轻人文”的错误核心理念。此外,部分医学院校在临床实践主题活动中,并未将医学人性化服务感受和动作的塑造纳入日常课程内容中。教师对学生的规定仅限于医德、医德考核和工作纪律。宣传口号和批评服务质量有裂痕等,对学生的需求只限于遵纪守法、不收礼等医生的底线,这样的低标准和规定使人们的医学、人文、文化教育处于空缺状态。

1.3人文关怀普遍缺乏

北京大学医学系主任韩启德教授在2006年12月21日的“医学人文数据平台大会”上表示:“医学是改善生活的大学问题。医学绝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人文。医疗服务是第一疗程,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有的患者都必须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关怀,技术性只能处理怎么办的问题,是否需要处理的问题是离不开人文素质。”。由此可见,人文素养属性的重要性不可低估。殊不知,进入临床医学实习后,牙医学生就相当于其中的一部分,缺乏人性化服务的核心理念,忽视了患者的情感需求,将客户视为需要修理的“设备”,用有机化学和创新彻底治疗患者。功能;与患者缺乏合理的沟通技巧,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难以与患者产生良好的医患矛盾。

2.提高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思考

2.1贯穿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于口腔专业教学全程

虽然很多口腔院校在口腔内部专业学科的逐步推进中,或多或少地分配了课程内容来实践学生的人文素质,但进入专业学科学习培训和临床医学实习后,难免会陷入困境。 “技术专业,历史人文疏忽”的现状,人文素养和文化教育并非以整个口腔高等教育为中心。因此,在实施职业技能塑造时,必须立即加入历史人文情怀和人性化服务的文化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医院在修订口腔专科课堂教学规范和规定时,注重培养计划和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考虑,同时积极推动教研组开展基于教学的课堂教学。临床病例和/或临床医学问题。新模式,引入大量与当今医患矛盾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从浅到深化解矛盾,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是合理的。处理医患冲突的方法,然后在课堂上和课后练习中主动提高我的医学和人文素养。此外,在临床医学实习中,医院非常重视导师和学徒。在培养学生的同时,必须把人文服务专业技能作为开展学习和培训的必要医疗专业技能,以人生价值观为导向。文化教育、医学职业道德文化教育、责任意识文化教育、人性化服务感受的塑造有机结合,以机构学生参与“爱牙日”责任宣传教育和各类医学人文素质专题义工活动为基础以讲座的形式,到学校和社区给孩子涂氟,塑造学生对病人的关爱感;根据医患关系沟通、病历步态分析、模拟模拟访视等方式练习学生的专业护理技能,教会我们如何合理沟通,如何表达关怀,进而进行学习与训练人文素质教育始终围绕口腔高等教育展开。

2.2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

说白了,“教师是人心中的技术工程师”,其实就是对教师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卓有成效的最好体现。老师的言谈举止所体现的人文素质,会起到让学生着迷的效果。 “应用的魔力是一个头脑。”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的全过程,更是师生内部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全过程。殊不知,直到现在,大家通常都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责任,却忽视了教师讲道解谜的责任。此外,现在有少数教师人文素质薄弱,过去受人尊敬的教师无法解决。 “响尾蛇”的艰辛。因此,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优秀声誉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极大地促进当代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更好更快地成为医疗事业的接班人。

3.口腔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口腔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难点不仅与时代有关,也与实际的基本国情有关。但关键原因可能取决于教育系统本身。新时代是一个以培养为基本特征的时期。不同的课程不断地交叉和相互结合。口腔新锐人才具有广阔的专业知识视野和灵活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科学方法虽然可以应用于口腔问题的科学研究,但也需要能够应用人文和人文。处理牙齿问题和健康问题的方法。现阶段,已有的文科和理科的文化教育和医学专业教育体系逐渐脱离了临床医学的新规。对包括口腔学生在内的许多临床医学专业进行现代教育的目的越来越得到体现。开展现代教育,提高历史人文比重,不但不会影响口腔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不能否认,医学专科教育在早期为解决我国医疗卫生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教育制度所带来的医学牛人文素质欠缺的问题已越来越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人才与卫生事业的发展。国家教育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近几年教育改革.将许多医学专科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的一系列举措.就是要改变和解决这一困扰医学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4.结束语

总之,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体。当代口腔医学教育不仅仅要把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更要把医学人文素养的教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须加强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环境的熏陶及社会实践的锻炼。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不可能在本科教育后划上句号,而是延续到毕业后,甚至是从医者一生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5】 姜 明,丁仁生.谈口腔医学美学的发展【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5,5(4):347-348.

【6】 袁额玲.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J】.广西社会科学,2009,3:187-189.

【7】 李洪军,王 伟,何成彦.重视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7)∶99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