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5
/ 2


浅谈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

曾育玲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京溪园镇员墩小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那要怎样培养小学生习作的兴趣呢?笔者多年从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在习作教学中做过不断的尝试,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感触与体会。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只有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的人,才能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可写的素材,并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源于生活,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对于客观事物,只有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才会有深刻的理解,才会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引导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美丽的大自然,构成了学生生活的广阔空间。学生投身其间,其乐无穷,如果让学生稍加留意,并随时将自己耳闻目睹的、感到有趣的、印象深刻的东西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记下来,日子久了,学生就获得了作文的很多材料。这就解决了学生作文时瞎编一气,为躲过一次作文而撒谎,提纲式的几句话就交差的毛病。

  如一位教师利用一节语文课跟学生一起交谈,问他们最近有什么新发现,为了表现自己,学生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就在他们说得正带劲时,教师忽然止住了他们的话题,用同情的口吻说:“真遗憾,许多想说的小朋友没办法在这里说。可是老师还真想知道每位同学的见闻,怎么办呢?请大家帮一帮老师吧!”很多学生都想到了用写的办法把想说的记下来,让老师再慢慢去看,于是,教师赞成了学生的想法。老师对学生提出了每天都写写当天看到的人和事的要求,并教给他们写日记的格式,发给了每人一个本子,在本子封面上写下“每天都有新发现”。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让学生多阅读,为写作提供资源

  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阅读是一种资源,是吸收知识的过程,是作文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广泛地阅读,首先要把课本阅读好,理解透彻。我们的课文大都是些名家名篇,都是很好的范文,是学生获取写作知识,借鉴学习写作方法的好范例。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怎样选材,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过渡照应的方法,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获取多方面的语文知识,培养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每周布置阅读任务,并把好词好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把自己认为本周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分享给小组成员,这样互相分享,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逐渐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上好“口语交际”课

  我常告诉学生,不应该把作文看得太神秘、太难,作文不过就是“我写我心,我叙我事,我说我话,我抒我情”,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因此,只要做到作文前认真想好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怎么写,然后先自言自语说通顺,最后把怎么说的就怎么写下来,这便是写作文。我常常抓好语文课本中的“口语交际”,有时还自己随机设计一些题目,如介绍我的家,介绍一种你熟悉的动物,讲故事,说笑话,说说读后感(观后感),说每日新闻,演课本剧,学当主持人、导游,小小讨论,小小建议等等,学生说完演完后,就动手写下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习作起来很轻松,提高了他们的习作兴趣。

  四、多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跳绳、踢毽、打乒乓球、拔河、跑步、赛陀螺、老鹰捉小鸡等活动都是学生爱玩的,玩时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者,留心观察其中的喜怒哀乐,不管是自己参与的,还是没参与的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良好素材。如几个同学玩赛陀螺之后,其中一个同学写到:赛陀螺真有趣。中午,完成了作业后,我们几个小伙伴拿出自己的陀螺比赛起来,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谁就赢。我们同时转动陀螺,我的心随着心爱的陀螺的转动“咚咚”直跳,害怕它早“死”了。眼看我的陀螺要“死”了,我在心头不住地给它打气、加油,让它再坚持一会儿,但后来还是输了,我的心思白费了。再赛的时候,我认真总结了失败的原因,最终我取得了胜利。看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多动脑,才会成功。

利用大课间或体育课,我也组织学生做抢凳子,添鼻子,吹泡泡等游戏,然后上课引导学生说出游戏过程,然后再布置学生写下来,学生们因为自己亲眼目睹或亲自参与了,写起习作就变得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了。

  五、从“讲故事、听故事”中培养写作兴趣

  听故事是所有学生都喜欢的,“讲故事、听故事”,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口头作文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听完故事,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再讲给班上的同学听,回家讲给家长听,学生从中就得到了锻炼,收获多多。如听了《龟兔赛跑》故事后,可以续编《龟兔第二次赛跑》的故事。续编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吸取教训,学生的想象力和作文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有利于写作兴趣的培养。

  六、放低要求,让学生尝到“达标”甜头

综观世上成功的事例,无论大小,都是人在充满自信的前提下取得的。针对小学生作文的畏难情绪,最要紧的是要培养呵护其习作热情,增强其习作信心。而实际中,许多教师对学生作文“要求高,一刀切,向齐看”,令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当学生将一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成的“大作”捧上去,老师的红笔一挥:“中”“及格”,甚至是“差”,这无疑像一盆冷水当头泼下。有句话说得好:“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小学生毕竟看重分数、等级,这样几次下来,学生什么兴趣都消失殆尽了。本来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对的,高目标也明确,可事与愿违,令人失望,因为这样的做法忽视了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习作训练中,我认为教师应制定可行目标,因人而异,特别对学困生应放低要求,让他们通过不大难度的努力尝到“达标”甜头,以激起他们的写作愿望,如对那些连句子都写不通顺的学生,只要他能理通句子,表达清楚意思,人家一篇文章几百字,他少些也行,并给予鼓励式的评分,这样他就不会总因失败而气馁,“小达标”甜头就形成良性因素,对作文的喜欢就会促使他们一步步往高处登。毕竟人都有一种共同的心理,期待别人的肯定和赞许。所以,适当放低要求,让学生有成就感,才能激起写作兴趣。

七、抓住亮点,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一无是处,一篇文章亦如此。在批改作文时,教师要将学生文章中的“亮点”抓住并作专门记录,大至谋篇布局,小至一字一词一标点,讲评时加以分析,增强其写作自信,创作的欲望自会激荡心胸。比如,在一次描写家乡美景的作文中,一位六年级学生的“文章”交上来,内容枯燥乏味,多有病句,可里面却有一句颇为神来之笔:“八月,你来到我们这里,就会感到多么的甜。”一个“甜”字,韵味尽出(因为我们揭西的特产是龙眼,八月是龙眼的收获季节),于是,我抓住这一字眼,讲评时肯定了他的恰当表达,这同学喜滋滋的,要知道,他的作文能被当众表扬,那可是平生第一遭啊!后来在多次表扬中,他的作文兴趣特浓,进步从此开始,时不时也就有小作品送到我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孩子观察的方法,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量,更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赞许,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保持写作的兴趣。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