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剧表演的开展及对语文教学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17
/ 2

语文课本剧表演的开展及对语文教学作用分析

吴吉娥

房县天明小学 湖北省十堰市 442100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大力倡导语文课程改革的时代,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可以指导学生编排表演课本剧。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展现自我,在表演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受到思想教育。要做好这个尝试,须了解表演艺术,认识表演的作用,选择合适的表演形式,注意处理好表演的几个问题。这样,才能将表演艺术恰当地引进语文教学,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是一门思想性很强、同时具有交际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殊任务。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身体领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表演艺术不仅能让学生体会课文人物的情感,了解人物形象,深入掌握课文内容,还能让孩子们在表演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肢体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更自然更深刻地实现教育的三大目标。

一.什么是表演艺术?

表演艺术指通过人的演唱演说、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表演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指把教学内容赋予表演的诗意和情感,转化为师生可感知的外在形式。显示出表演艺术的直观性、丰富性的审美特征。

二.表演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生年龄小,天性好玩,活泼好动,如果让他们静静的听讲,可能很快就会走神,就会觉得无味无趣。如果让他们处于主动的表现中,处于活力的活动中,以亲身实践为基础,真正让学生获得情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学习的规律是:听过一遍就忘,看过一遍就有印象了,做过一遍就学会了。可见,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教与学的基础上还应该让学生去“做”,而让学生去做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孩子们的好奇心很强,他们很喜欢扮演自己以外的角色,成为一个新的人物或事物让他们满心欢悦、新奇好玩。而且孩子们似乎都是天才的表演家,他们能很快进入角色中,成为课文中的某个角色。我的语文课堂上的课本剧表演,孩子们总是兴致勃勃的,大家一改平时被动的不自信的状态,争着抢着要扮演角色,就连平时不积极发言的孩子,也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情绪激昂起来,想参与其中。就算是一个分角色的表演读,孩子们几乎全都踮起脚尖站起来,高高地举起小手,此时再也不是以前的推选,叫着别人的名字,现在都是“我选我”了。似乎此时的教室不再是课堂,而像一个晚会现场,那份热烈那份快乐都是我深深感动的。此时我也真正地明白,其实孩子们天性就是爱表现自己,爱演戏,在装扮别的角色中去体验生活的不同风味。

于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孩子们的亲身表演。只要遇到适合表演的教材,我就抓住时机,让孩子们去表演出来。最近四年级学习一个单元的童话,孩子们对童话很感兴趣,对童话的故事情节很容易把握,但是对童话的主旨,即深刻的思想意义却不易领会清楚,于是我就让孩子们把童话表演出来。当然表演前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指导孩子们熟读课文,准确把握故事中角色的形象特点,理解其性格品质,感受角色的内心的思想和情感。这样才能在表演时把台词的语气语调表现准确,把动作行为表演到位。孩子们此时会特别用心地去把老师指导的知识技能用于实践中。表演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着,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都非常入情入境。这样,孩子们就快乐地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受到了教育。

我认为,这就是提纲挈领,以一场表演为纲,轻松自然地达到了多方面的教学目的。犹如中小学生学习古诗词,以朗读为主,以想象为翅,就可以达到理解意象,进入意境,熏陶情感等目的。

三.表演的形式

小学的课文,大多都可以表演,一般都有生动的形象,个性化的对话,有趣的情节。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来确定不同的表演形式。

直接表演

让学生完全依照课文内容表演,要演出课文情境表现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有时就是一个分角色朗读性的简单表演,孩子们也会认真去模仿角色,用自己的语气词调去体现形象特点。如学习《小木偶的故事》时,我让孩子们分组分角色表演。课文中有七个角色,孩子们争当自己喜欢的角色并为表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了很多准备,我认为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理解和深入内化的过程。

模拟改编表演

根据生活情景和自己的经历或自己喜欢的形式改编课文内容。如在教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我启发学生可以改编故事。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设计了“我是小导游”环节,让学生像导游一样介绍景点,其他同学可以像游客一样向导游提问。这样,学生们对知识的获取就变得积极主动,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明晰了。

创编表演

老师提供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设计情境组织表演。例如,我在教学童话《去年的树》时,我给学生一个友谊的主题,让他们自己去创编一个故事表演出来。学生们自己组织几人一个小组,在课外排练好以后,在课堂上表演。这样不仅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内化理解,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把表演艺术形式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性创新。可以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而且还将知识能力和感情深化,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我们要注意化弊为利。

四.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表演。二是深入了解课文思想内容,选择恰当的表演方式。三是备课时作出预设,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表演。四是表演前给予指导和表演后及时总结深化。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形式正在不断创新,表演艺术的加入无疑成了其中的亮点,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我们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有效的表演形式和途径,发挥好“导演”的指导作用,做好表演后的评价和总结工作。相信表演艺术形式会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文玉.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课本剧编演能力的策略[J].家长,2021(23):52-53.

  2. 陈劲凤.课本剧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化与拓展经验分析[J].教育界,2021(09):40-41.

  3. 杨孔娇.课本剧编演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67.

  4. 段富兵.小学语文课堂表演性朗读的运用策略[J].学周刊,2020(03):95.

  5. 林婷婷.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学生表演手段学习微探[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8):27.

作者简介:吴吉娥,性别:女,职务:教师,职称: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