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讲故事学汉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0
/ 2

追根溯源讲故事学汉字

张红帅

新发中心学校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8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教学给出了明确说明: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要重视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课标对于不同的学段的识字和写字也提出了相应的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学习掌握识字能力是人的一种权利,是学习任何其他知识的基础,并使人们拥有改善生活、更积极地参与社会和做出明智选择所需的手段、知识和信心。”

以上的信息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但我们目前的识字教学与课标要求距离很大。语文老师习惯于传统的识字教学法,比如说:加一加、减一减、换部首……。

尤其识字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最严重的是教师缺乏汉字文化知识,所以识字写字教学是原有模式、方法僵化。这导致识字教学过程枯燥,学生识字效率低下,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就谈不上了。新课改以来,低年级识字量增多,学生识记生字成为了教师头痛点。让学生喜欢学汉字,对学习汉字有兴趣呢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国家提出“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提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新课标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渗透字理识字,带领学生了解汉字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新教材提倡字理识字,强调“探寻汉字背后的文化,寻找汉字的根”。那么就让我们要在课标指引下,以新教材为内容让孩子走近汉字,在生动的汉字故事中追根溯源学习汉字!

讲“汉字故事”是以往识字教学从没触及的东西。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其实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造字规律和理据,进行识字教学。运用“溯源”、“对照法”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字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历史、文化、故事、哲理。因此,在教学汉字的时候,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识用结合。让学生体会每个汉字都由“横、竖、撇、捺、钩、折、提”这些笔画组成,都有着有趣的故事、智慧与情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的同时,培养独立主动的识字能力,并深深感受汉字深厚的内涵。

曾看到一位老师执教《彩虹》一课,为了区分“虹”和“红”两个字,这样教:“大家想,两字发音相同,为什么彩虹的虹是虫字旁,红色的“红”是绞丝旁?”学生面面相觑,老师娓娓道来:“其实,彩虹在民间俗称“龙吸水”,以前人们认为彩虹是雨后出来吸水的大虫,所以是虫字旁,在我们看来美丽的彩虹,在古代可没那么浪漫。古人认为它是能吸干河水的怪兽。所以每当彩虹出现,人们就敲击锅碗想吓走彩虹。彩虹如此邪恶,那红色的红为什么如此招人喜爱?有没有想过“绿、紫”这些字为什么都是绞丝旁?其实啊,绞丝旁,表示给丝线染上的颜色,用以织布。而红色在古代代表富贵喜庆。所以每当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穿着红色衣服,两个红(虹)字,一大一小。一个是高高在上的飞龙,一个是百姓家中的丝线”。一年级的小朋友,被老师图文并茂的讲解深深吸引了。这种“故事”,既让孩子们加深对这两个字的理解和感悟,增加了汉字的趣味性,又带孩子们找到了汉字的根。所以说,追根溯源讲故事的“字理识字”能把枯燥的汉字教学变成学生喜欢的、有趣的学习方式,所以说字理识字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字理识字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其实,我们可以依据汉子类型选择不同识字教学方法。

1、象形字图文对照来学习

象形字是描摹事物外形的字,意义形状浑然一体。一位教师在教学“禾”字时,先出示“禾”图画、甲骨文问:“这是什么?”“是啊,禾苗长大了,果实沉甸甸,把头压弯了,古人图画表示“禾”,这“禾”字又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你能从“禾”字身上找到和图画的联系吗?”学生说:“农稻穗垂下部分就是上面的撇,横是叶子,撇和捺是禾苗的根。”“‘禾’是粮食,人民吃饱饭后还要有自由民主的话语权,就是‘口’。那么有饭吃,就能畅所欲言,这就是和谐的‘和’”。

这个案例,老师帮助孩子了解“禾”由物到字的变化,学生自然同时记住了“禾”的音形意。案例中,老师还巧妙地“禾”带出了“和”。不但区分了两字字形还知道了字义。但要注意,教学中只让学生经历汉字由“图画”到“楷书”的思维过程即可,不过多讲解文学上,也不让学生复述汉字的演变,重点要放在楷书汉字学习上。

2、指事字发挥想象解符号

一位老师教学“上”和“下”时,她画了一个横线问:“孩子们,如果你来造‘上’和‘下’,怎么造?”一个说:“在这个横线上画横,就是‘上’,在下面画横,就是‘下’!”老师说:“真聪明,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来造这两个字的!”

案例中,老师根据指示字由符号表意的特点来识字,由字形到字意一目了然。

3、合体字拆分拼搭趣识字

汉字中合体字最多,把有同一部件汉字像积木一样拆开、分解、重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组合的乐趣,有趣的意义。一位老师教学“目”字时说:“目是象形字。现在写法只是把大眼睛竖过来了。甲骨文和小篆中的‘目’画的就是一只大眼睛,外轮廓是眼眶,里面是瞳孔。这只大眼还可和汉字其他元素拼装组合,变出不同汉字。”(出示水、手、人、竹)有如下一些原元素,我们一起拼出新的字。“水、手、人、竹”,这些元素和“目”能够拼装出什么新的字呢?又有什么新的含义呢?目加水:眼中流出了水就是?”学生:“泪!”;“手放在眼睛上,‘手搭凉棚’就是?”学生:“看!”师:“看得多专注。”孩子们在讲解下觉得汉字好玩,对于汉字意义就更理解了。在字理教学时,可借助本课生字,带出一串字。孩子们很容易记住字形字义,扩大识字量。

字理识字教学虽好,但运用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1. 严谨

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来讲解汉字中构字部件,切不可随意编造所谓的顺口溜。《图说字源》、《说文解字》、《白鱼解字》等这些讲解汉字知识方面的书随时翻阅参考。

2、有度

字理识字虽好,但切忌为了讲字理而讲字理,这样会给学生的识字学习带来沉重的负担。字理进行识字教学并不适用于每一个汉字,在备课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字进行选择和取舍。

  1. 科学

学生学段不同,教学侧重各有侧重,我们要科学分步推进字理识字教学,揠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

新的“字理识字”运用得科学合理可以让我们的识字教学“事半功倍”,但我们以前识字教学中,有很多好的识字教学方法我们也不能丢掉。总之,只有具备理性、规范、适合特点的识字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