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语文课堂 实现言意共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2-21
/ 2

激活语文课堂 实现言意共生

李明光

黑龙江省海林市 柴河第一小学 157131

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预习导航、问题引领、适时点拨有效引导,实现学生阅读方法、阅读需求、阅读体验的“三自主”和“生本与文本、课内与课外、阅读与生活”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追寻语文阅读教学的“言意共生”之境。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学呼唤“言意共生”的课堂。在阅读教学中,我坚持“三个自主、三个融合”的理念,即:学生阅读方法、阅读需求、阅读体验的“三自主”和“生本与文本、课内与课外、阅读与生活”的有机融合,通过预习导航、问题引领、适时点拨三种手段,将之渗透于课前预习、品读感悟和理解提升等教学环节中,实现“得法与课内,得益于课外,延伸于生活”的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力,努力追寻语文阅读教学的“言意共生”之境。

一、预习导航:激发欲望,引领方法,据“言”生“意”

科学编写预习导航,可以为学生课前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引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预习导航的编写,重在通过方法的引领和训练内容的层次性设计,引导学生在与文本有层次的一次次接触中,获得言、意、法的螺旋上升。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预习导航的设计为例:

1.我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了      遍。

2.我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或其它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混乱  废墟  危险  爆炸   瓦砾 

埋头挖掘  满脸灰尘  布满血丝  破烂不堪  血迹

大声呼喊  声音颤抖  无比幸福  紧紧拥抱

(1)我要把这三组词语正确美观地抄写两遍。

(2)我通过              ,理解了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3)我能想像出这三组词语描写的画面。

3.我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贵有疑,本课中我还有这些疑问。

5.我会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例如地震的资料。(选学项)

第1、2项预习要求,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为得言、得意奠定基础;而“想像词语所描写的画面、概括故事大意、提出自己的疑问”则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梳理脉络、大胆质疑;第5项要求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在与文本循序渐进的接触中,获得的理解与感悟由表层到内蕴,实现由“言”到“意”的转换。通过“阅读方法、阅读需求”的自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畅通了学生通过课前自主阅读得言、得意、得法的渠道,既提高了语文基本能力,又丰富了语文知识。

二、问题引领:立足文本,启迪思维,“言意”共生

在品读感悟环节,有效问题的引领,可以促使学生的个性解读和独特体验在积极思考中转化成言语表述,达到既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言”“意”和谐共生之境。这一问题的设计,必须立足文本和学生思维的触发点,能够引领学生抓住能触发“言”“意”共生的关键词语、句子、段落,通过层层深入的引领,使学生在反复读、品、悟的过程中领会语言之美,文字之妙;在与作者倾心交流中领会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领会文本蕴含的精神内涵、深邃思想和美好情感。

以《狼牙山五壮士》教学片断为例:

导学提示:认真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哪些地方表现了“壮士”的英勇?画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在关键的词句旁写一写你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学生自主阅读,读、画、品、批注。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画出的关键词语、句子,谈感受。

全班对话交流:

生:“他(马宝玉)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石头像雹子一样,这个比喻写出了壮士们非常英勇,非常顽强!

师:能具体谈谈你对这个比喻的理解吗?

生:把石头比作冰雹,说明石头数量多,速度快,写出了他们对敌人的仇恨,更写出了战士们的英勇!

师:理解很到位。关于这段话,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生:我从马宝玉的动作中感受到他的英勇顽强。

师:能把你的理解读进文字里吗?

生:我从敌人“叽里呱啦的叫声”“纷纷滚落深谷”想象出五壮士的勇猛顽强。

师:你从敌人的表现想像出五壮士的英勇,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五壮士的精神,你的发现很有价值。你还从哪里感受壮士的英勇?

生:“刚要拧开”“抢前一步”“夺过”“猛地举起”,还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这些词能看出来!

师:你从动作描写中感受到五壮士的英勇。正是这些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五壮士的“壮举”啊!

以“哪些地方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这一问题为引领,学生借助文本中鲜活生动的词语,精妙的句子,细细“触摸”、“品味”,深入体会动作的描写、画面的想象、以及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妙用,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解读,在阅读体验与生活实际的不断转换中体会到战士们勇猛顽强、血战到底的形象,从中品得“言”之真“意”,悟得“意”之“妙”“言”,达到“心意升言”、“言意共生”的境地。

三、适时点拨:重视体验  解难释疑 “言”“意”归一

教师的适时点拨,有助于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情感。有效点拨重在适时、适度、适情,适时即点拨在疑难处、分歧处、精要处;适度即点拨问题的设计要有导向性、探究性、纠错性;适情即点拨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基础。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段为例:

出示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哪些词语让你感动?

根据学生交流,突出这些词语:满脸灰尘,布满血丝,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看到这些词语,你眼前出现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交流)

师:这么多的困难,父亲没有放弃。你认为这是怎样一位父亲?

师:时间一点点地过去,父亲心里会想些什么?

学生交流

师:就是这样艰难而又痛苦的36小时,父亲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却依然没有放弃,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生1:顽强的父亲

生2:深受着儿子的父亲

生3:了不起的父亲

师小结:看似简单的几个数字、几个词语,却让我们通过想象体会到这么深刻的内涵。

教师抓住“满脸灰尘、布满血丝、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些词语描述的景象点拨学生进行想象,从词语读出画面的过程中,学生自觉地关注了言语本身,联系了生活体验,感悟到语言形象化表达带给人的真切感受。在对父亲心理的揣摩中,学生走进了父亲的内心,在这由“言”表“意”的转换中,父亲的形象也在学生心中逐渐明晰丰满起来,对于“言”的理解也更加真切。这时的点拨从学生理解的难点和困惑入手,帮助学生在阅读与生活的融合中领悟到文本的人文价值,同时领略到言意融合给阅读带来的心灵震撼,而此时的语文学习就是在这样言意互转的过程中,完成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